书城管理管理员工有绝招
9172100000038

第38章 管理员工的权变绝招(3)

当你召开会议时,固然要安排下一步的工作,评价以前工作的成绩,但更要注意倾听下属的意见,尤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员工对福利的进一步要求

·员工对工作安排的想法与看法

·员工对公司未来发展提出的建议

·员工对你办事方式的建议

这时,倾听比交谈更重要,而且千万不要加入你自己的看法,因为这样会使沟通无法无拘无束地继续下去,大家谈论的倾向会自然地向你靠拢,即使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或意见,但碍于你的情面,也就会缄口不言或顺着你的意思说,使你形成一种错觉,更加肯定了自己原先的想法。

倾听的结果是接受或不接受,但你的表达一定要委婉,无论接受与否,都应当用肯定的语气加以表示。

会议的情况与个人私下交谈有许多不同,倘若你与员工进行个别私下交谈时,一定要学会“接话头”,用简短的话语调动谈话的气氛,并将谈话内容进一步引向深入,常见的“话头”有以下一些:

·那他又怎样了呢?

·这事能办成吗?

·他会出差吗?

·嗯,不错,那接着又怎样了呢?

一些话头话语虽少,但却有着丰富的含义,会让员工觉得你在认真地倾听他的讲话,并且给予了充分的理解。话语要少而精,这样不会使他觉得你在有意探听隐私,谈话会显得更加流畅自然,下面我们不妨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主管:你最近怎么啦?

·员工:家里出了点事。

·主管:需要帮忙吗?

·员工:没事,我自己能解决。

·主管:嗯,不过你自己一定要注意呵。

·员工:不瞒您说,我和爱人离婚了。

·主管:你别太难过,这怎么啦?

整个谈话显得很自然,刚开始员工明显不愿意说自己的隐私,但主管既表示了自己的关切与热心,又不是很好奇地打探此事,使员工很放心地对其倾诉,以下对话虽然没有,但显然会进行得很顺利。在主管了解情况之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劝慰、引导,促使其情绪改变。

在这个小节,你体会了倾听对主管的重要性,也学了“善解人意”的几招,最后我们要向你提出几点忠告。

·倾听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积极性

·倾听最重要的是耐心与热心

·倾听的后续行为要明确,以达到效果

·倾听后要为员工保留隐私,不可张扬

·倾听的中心应放在员工身上

有效倾听一定会为您和您的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融洽的工作环境。

老板,别老板着脸

1.给老板画像

老板总是板着脸,好像总有很多的事情不令人满意;老板不苟言笑,因为与下属说笑会损伤做老板的威严……

你是个这样的老板吗?告诉你吧,那是上一个世纪的老板,现代老板们已经增添了一个新的素质:幽默!

有人说,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表情。

你是个懂得幽默的老板吗?

来看看幽默的妙处吧。

2.幽默缓解压力、消除紧张气氛

老板推行幽默化的工作方式需要持之以恒,三分钟热度是没效果的。因此,如果你心情好才推行,心情不好就随它去,你将很难获得收益。比如,你可以把一些真正有意义的逗笑漫画贴在员工最意想不到的地方,也可以在布告栏上专门开辟一个幽默窗口,鼓励员工随意发挥。长此以往,员工的积极性就变成了自觉行动,工作带来的紧张感和压力也就随之缓解。

3.“授权”幽默,效果奇佳

威斯廷宾馆及娱乐场的人事部主管约翰娜·霍维说:“我是一个缺乏幽默感的人,但我喜欢公司内部有幽默气氛。因此,我鼓励员工们尽力发挥。我告诉他们,他们有责任使会场或工作间变得轻松愉快。”

这种方式不仅发生在威斯廷,许多公司也如法炮制。例如本&杰瑞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笑话小组”,成员们每年也有“配额”,规定每年一定要为员工们准备一定数目的笑话,形式各异,可以自创,也可以到处收集,结果活跃了整个公司的气氛。

4.借助幽默,发泄不满

约翰逊—威克斯公司的部门主管布瑞吉特·雪莉为员工创造了一个较为奇特的发泄不满的方式:拿圣诞树出气。用小玩偶装饰圣诞树,然后给它们戴上类似老板戴的眼镜。雪莉素以“幽默管理”而著称,她的管理哲学是:压抑不如疏导。

5.幽默管理,事半功倍

某公司向来不吝啬幽默,幽默是该公司的管理理念。为此,公司还专门成立了“幽默委员会”,由员工管理。公司副总裁安娜·洛夫说:“为了缓解员工的紧张气氛,我们曾尝试过许多办法,效果都不佳。自从采用这种方式,并成立了委员会,收效很好。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效益也有所增加。”

“幽默委员会”进一步增强了员工间的凝聚力,他们举办的一些游戏和智力竞赛更别具特色。在过去10年中,公司规模扩大了4倍,流动率降低了许多,内部发生的事故也大大减少。安娜认为,这与公司的“幽默委员会”不无关系,她极力推崇幽默管理方式。“公司成长这么快,我们反而开始担心人情变得淡漠,担忧与上级间的沟通出现障碍。幸运的是,幽默消除了我们的担忧,不仅企业文化得到发扬,人们的团队精神也提高了。”

6.幽默改变处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主管,难免有出错的时候。这种时候,如果你能充分运用智慧和幽默,不仅保持了领导尊严,还能令手下佩服不已。《营造幽默环境:严肃工作与自我放松》的作者坦瑞·L·保森博士在他的《幽默运作》(Making HumorWork)中曾这样写道:“曾有位老板最近办了件蠢事!结果,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创意,还博得大家好感。”

7.幽默“化险为夷”

凯瑟琳·赫德逊担任柯达公司信息部经理时,与员工有着良好的关系,但麻烦的是,员工们在她的办公室急于各抒己见,搞得她谁的话也听不清楚。她决定,专辟出几天听取员工建议,但必须事先领有号牌,按牌号顺序发言,并限制每人只讲5分钟。她觉得这个办法比较现实。但是,实施以来,效果并不好。多数人根本无视她的新举措,并认为她开始摆领导派头。一个员工甚至不满地指责她:“什么?还要先取号牌?那是不是也要买票?”结果,周围的人也被激怒了,群起而攻之。但是,凯瑟琳很冷静地笑着说:“高价票也买不到,还是排队的好。但是,你们放心,我保证‘物有所值’。”

8.以身作则,劳逸结合

史蒂夫·威尔森在《劳逸结合的艺术》中说,有位主管每当成交一笔生意就摇铃祝贺。还有一家公司结束股东大会后,让大家分享糖果。

柯达公司为员工设立了幽默室,房间内有各类笑话集、幽默小品、喜剧影带、玩具等。员工们疲劳时可以来此小憩一会儿。有些公司则在类似的活动室内为员工准备拼图拼字游戏、娱乐杂志,给员工设立轻松愉快的休息空间,以增加工作时的精力。

威斯廷宾馆及娱乐场的主管劳拉·马丁说:“培养幽默员工,首先自己就必须试图幽默。笑和幽默有助于增强团队精神,创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降低压力。你应该以身作则,带动员工。”

权变说服术

高明的老板很少用自己的权力来增加自己说服的力量,他精通说服的技巧。

阳货说服孔子出来做官,就是采用以矛陷盾的游说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游说者善于抓住对方曾经用过的观点或说过的话语,作为还击的武器,以逼迫对方就范。

孔子“十五志于学”,而且曾经明确说过“学而优则仕”。但是他到了“四十而不惑”的年龄,又是博学多才,且有“克己复礼”、复兴周公礼法的宏愿,却始终没有出来做官。

阳货,春秋时代季氏的家臣,有权威、有势力。他觉得孔子确实是位人才,想劝他出来做官。一次见到孔子,刚想搭话,没料到孔子摆起架子避而拒之。阳货无奈,只好打道回府。过了些时日,阳货又专程登门拜访孔子,且给孔子送去了当时最高级的礼品——一只烤得喷香的小猪。不巧,这次孔子却真的不在家,阳货只好留下礼品,怏怏而回。

孔子回来后,见到阳货送的礼品,心里有些不安,认为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想回访阳货,但内心深处又着实不想如此。思虑再三,孔子想出一条妙策:趁阳货出门时再回访,一来尽了礼,二来又避免了见他。于是打听到阳货的行迹后,乘机虚情假意回访阳货一次。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正当孔子得意地坐车而归时,路上突然遇到阳货从外面回来。不期而遇,孔子无法回避了。

阳货一见孔子,稍事寒暄,便进入正题,展开了他对孔子的游说。他拉着孔子的手说:

“来!我与你说说话。”

孔子见阳货讲话有居高临下之势,觉得反感,又不便发作,只好随着阳货去。阳货问孔子道:

“把宝贝藏在怀里不拿出来而使鲁国迷乱,这能称得上仁吗?”孔子无语。

“不可!”阳货见孔子没反应,自己径直断言道。

“喜欢从事于政治,却屡次丧失良机,能说是有智吗?”阳货再问。

孔子还是无语。

“不可!——时间已经消逝,它是不等待我们的。”阳货点题了。

孔子仍是无语。不过,过了一会儿,他左手凭轼,间或用手搔了搔花白的头发,果断地说了一句:

“喏,我就要做官了!”

孔子起初看不起阳货,阳货也明白孔子对他的鄙视心理与抵制他游说的逆反情绪。所以,阳货想要使孔子改变想法,定要使些技巧。他了解孔子历来是以“仁”“知”(智)来教育别人的,自然自己也应该笃行“仁”“知”二字。故而阳货为了使这场难得的游说发挥作用,达到说服孔子出来做官的目的,便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以其矛,击其盾”的战术。连用两个反意疑问句,并自问自答,打垮孔子的自傲心理,消除其抵制别人游说的反感情绪,还使孔子明白自己先前胸怀奇才而不为国效力,有意克己复礼而又不愿出仕的行为,既不符合“仁”,又不是“知”者。

最后,阳货又凭借两句问话的示威,继续向孔子发射猛烈的一炮:“时间已经消逝,它是不等我们的!”

孔子最终警醒过来:自己要想实现复兴周公之礼与天下大同的理想,只有一条路——出来做官,在职任内推行自己的治世方略。于是,他摸摸花白的头发,高高兴兴地到鲁国当官去了。

据说在鲁定公时,孔子的官还由都宰升到了司空、司寇呢!

以柔克刚

周时隐士常某生病,他的朋友老子听说他的死期将近,就去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