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怎么管好叛逆的孩子
9153300000015

第15章 别做孩子的“阿拉丁神灯”(2)

也许是孩子在生活中做错了事,也许是孩子在学习上做错了题,但是,错误正是孩子不断成长的表现,以单个的错误来全盘否定孩子的父母恰恰是最不明智的父母,难怪儿子会认为父亲是“猪”呢!

许多喜欢责骂孩子的父母,恰恰是因为他们不太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知道怎样运用有效的沟通来引导孩子、启发孩子,因此只会盲目地使用批评、责骂等负面的沟通方式。

每一位父母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喜欢责骂”孩子的错误,实际上,孩子的心灵是善良的,他们并不会记仇,只要父母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错了,及时改正,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与孩子交流,孩子依然会愿意与父母沟通的。

日本著名企业家和田加津说:“就这样能行吗?这样甭想上大学!爸爸妈妈真不知道这么辛辛苦苦、整天满身泥水地干到底是为了什么?”长期以来,这种想法成了规劝孩子们的尺度,孩子们对这句话也要默默地服从。

可见,如果父母喜欢指责、埋怨孩子,那么,在父母眼里,看到的尽是孩子的缺点,孩子必然没有什么值得赞赏的。父母之间必然也是互相指责、埋怨,结果,孩子也总是习惯于指责和埋怨他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推卸责任。

对此,我们告诉您一个好方法,七招让孩子和你无话不谈。

和很多父母一样,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对我自己无所不谈,了解孩子真实的生活和思想,走进孩子的心灵,随时掌握孩子思想的脉搏,引领孩子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以下做法供各位父母借鉴,效果不错。

(1)慎用批评

孩子做了错事,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我们不要过早地下结论。打击和批评可不是好办法。要让孩子把发生的事告诉你,耐心地等待他把事情全部说完。听完了他的故事,重要的是引导他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随着孩子的不断成熟,我们应逐步走到幕后,给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

(2)创造机会

“孩子,过来,妈妈和你说话。”如果你和孩子的谈话是这样开始的,结果往往说话的只有你一个人。如果换一个时间,换一种方式,如,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或周末与孩子一起下棋、玩游戏时,往往是孩子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时候。这时候,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要想多了解孩子的生活,就要多创造这些和孩子一起活动、对他们没有压力的机会。当你真正需要问问题时,也要少用“为什么”,这个词往往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3)控制情绪

当得知孩子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或做错了事的时候,你千万不能激动,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地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当孩子告诉你他在幼儿园里与一位小朋友打架了。你心里很恼火,但不能把这种情绪表露出来,要用很平静的态度让孩子说出事情的经过。否则,会造成孩子以后只报喜不报忧。

(4)尊重孩子

当孩子兴致勃勃地告诉你事情的时候,也许你有一大堆的活要做,但你最好把手头的事暂时搁一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如果你真的有很急的事情要做,也要与孩子商定好时间。因为大人们总是有计划地做事,而孩子往往只重眼前。大人们要遵守他们的时间表,切忌一边做事一边听孩子说话,让孩子觉得你心不在焉,对他的话一点也不重视,与你说话没劲。

(5)奖励诚实

当孩子已经改正了错误,或表示要改正时,你首先要对他的诚实表示肯定,以真诚的态度表扬和奖励他。让孩子不必担心因为他的失误而失去父母的爱,使孩子逐步养成主动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好习惯。

(6)替他保密

即使对最开放、最友好的父母,孩子还是有他自己的秘密。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也会有心中的秘密不愿告诉你,或者告诉你后要你替他保密。如果你己答应了孩子的事,必须遵守诺言,否则,你将有可能失去孩子的信任。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父母永远在他的身边,随时给他帮助和支持。

(7)放下架子

父母在与孩子之间交谈时是朋友式的,才会让孩子的心与你靠得更近。还应认识到:不管我们怎样注意,总有做错的时候,在面对孩子的事情上,也会有判断的失误。我们要放下架子,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为孩子树立起知错就改的榜样,这样孩子会更信任你。

23.他(她)就是个小刺猬

有时,孩子的不听话是因为我们为他创造了不听话的条件;有时,可以让孩子在一定的范围内做限制式的选择。

只要时间一长,家长们都会发现原来的乖宝宝越来越难带。他变得很有主意,而且任性,有时看起来他就是在和家长作对。这时应该怎样处理与孩子的冲突呢?

孩子有时会拼命保护他们的自我意识,不管正确与否,他们会对否定他们的人产生强烈的反感。请多对孩子使用正面的语言。

2岁以后,佳佳总和妈妈对着干,妈妈如果说“你不要……”,他马上会说:“我就要……”。有一次佳佳在院子里玩泥人,把刚换上的新衣服弄得都是泥巴。如果在以前妈妈肯定会教训佳佳:“不是说过不要玩泥巴吗?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一点也不讨人喜欢。看看隔壁的小明,比你懂事多了。”然后进行一场长久的不怎么愉快的争吵。但是今天妈妈想换一种新方法。

妈妈:“佳佳,衣服。”

佳佳:“对不起,妈妈,新衣服又脏了。”

妈妈发现,佳佳并不是反对妈妈说的内容,而是不愿听妈妈说否定他的话。试着用直截了当的语言对他提要求,效果却比原来好。

在很多情况下,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表情、肢体语言和目光所传递的信息。

冬冬有这样一个特点,当他做错事时,如果你对他喊叫“你怎么这样不听话”,特别是旁边还有其他人时,他肯定会对你拧起小脖子,表示不服。但如果你用制止的目光和表情面对他,他倒会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乖乖地停止了动作。

使用非语言行为表示赞许或反对往往比唠叨更有效。

有些情况下不要只埋怨孩子,有时孩子的不听话是因为我们为他创造了不听话的条件。

妮妮就爱吃零食,结果,每到吃饭时就不好好吃了,怎么说都不听,妈妈常常为这件事着急。奶奶看到了就对妈妈说:“你与其对妮妮大呼小叫地不让她吃零食,你别给她买不就是了。”后来,妈妈发现这话真有道理。

主动改变环境优于被动改变孩子。

有时,可让孩子在一定的范围内做限制式的选择。无论选择哪一个,都能达到你要求他的目的。

聪聪现在特别爱说“不”,问他“我们去吃饭好吗?”“不!”,“我们去睡觉好吗?”“不!”可有一次在他说“不”以后,妈妈就对聪聪说:“今天睡觉前你是喜欢妈妈给你讲乖乖兔宝宝的故事,还是听妈妈给你讲狮子王的故事?”不管他选择了哪一个故事,他都得乖乖地上床睡觉。

让孩子在合理范围内做限制式选择,有利于家长与孩子的合作。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各种能力的不断增长,他会走、会跑、会说话,所以常常觉得:“我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完成所有的事。”以至于凡事都要自己来做,但是往往做得不是很好,弄得父母也跟着紧张。

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随着智力和语言的发展,孩子开始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没有自己处理事情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因此常常会有一些不容易让别人理解的行为出现,从而造成父母的困扰,增加了亲子之间的冲突。这时家长了解孩子的这些变化,并且对宝宝的行为加以理解,是家长和孩子相处的基础。

孩子在出门以前可能会要求自己穿衣服或鞋子,但是却又因为不熟练而浪费了很多时间,穿了很长时间还是穿不好,这时父母肯定会很着急,还要伸手帮助,但是孩子却又固执地要自己来完成这件事情,时间一久,父母可能会失去耐心而唠叨两句,孩子也因为委屈而大哭,接着一场亲子闹剧再度上演……

当上述情节一再上演时,照顾者自然就会觉得孩子真是太难对付了,不闹时乖得像可爱的小天使;但是一旦发起脾气来简直像个“小恶魔”,实在让人不敢领教。但是,如果换一种孩子听得懂的语言与他对话,效果通常不错。家长不妨也试一试,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尝试和孩子正向沟通,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岁的成成即使上了托儿所,也是老师心中难缠的角色。老师经常和成成的父母反映成成比较容易出现抢同学玩具的情形,偶尔还会出现咬人、推人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与成成心理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成成刚从舒适的家里进入另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有些不适应,在家里他是唯一的宝贝,他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看到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想拥有,这是所有2岁宝宝的一个基本特性,也常常让父母和老师们感到很棘手。

“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他吧!省得他哭闹不止,弄得大家精神崩溃”,不少父母在孩子耍脾气时,会采取妥协、满足孩子的需求等消极的解决方式,以求能迅速地让孩子安静下来,但是,如此反而会让孩子更加任性。所以父母应该拥有正确的教养观念:疼爱孩子,但不要溺爱孩子,在孩子淘气时要坚持原则。当孩子吵闹时,要用他可以理解的话语告诉他,那样做是不对的。如果孩子一再坚持,比方说他哭着闹着要去麦当劳用餐,那是鬼灵精怪的他在试探你的忍耐底线,只要一次赖皮成功,下次可能他就会如法炮制。建议你不妨事先和孩子说清楚:今天的行程有哪些?有没有麦当劳?这样才不会让孩子予取予求。

亲亲7岁了,但她很不听话,特别是她爸爸在旁边。不管爸爸如何教育她,她就是不听,还有很多的坏习惯,而且也不喜欢学习和写作业,学习成绩很差。

有的时候亲亲为了实现自己的要求,经常哭闹。而爸爸怕的就是亲亲这一招。一旦亲亲哭闹起来,爸爸马上缴械投降,不但无条件满足亲亲的要求,而且常常“超额”完成“任务”。有的时候亲亲会乖乖地乞求爸爸,这个时候她是最可爱的,爸爸几乎抵挡得不住她的温柔进攻。

“持久战”的理论对亲亲和爸爸妈妈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亲亲的目的是要用“磨”来让父母答应她的要求,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后实在不行,亲亲就赌气噘嘴、不说话、摔东西、不吃饭……亲亲赌气的时间,一般持续得较长,因为她已掌握了心理战的秘诀,没耐心的爸爸只好举手投降。

在亲亲学会向爸爸撒娇时,爸爸如果先有良好而坚定的心理状态,结果会是怎样的?学会“我也希望拥有×××”“如果我会变出来一些×××”等充满幻想的拒绝方式。这也许会让亲亲自己思考,并且认识到:“如果爸爸能答应我,肯定已经答应我了,我不该这么任性要求爸爸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要想培养一个棒孩子,面对他最初的不合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坚决地说“不”,不能有丝毫心软,如果能加上点幻想那么就更容易生效了。

或者父母还可以先退一步。比如孩子想要一个不能给他的东西时,妈妈可以这样说:“这是妈妈的,妈妈现在不用,可以给你玩一下,不过明天你就得还给妈妈。”然后以退为进——第二天提醒孩子:“宝宝,把东西还给妈妈,以后想要的时候再跟妈妈说。”

这样拒绝孩子,不会让他觉得受了委屈,甚至产生焦虑、恐惧、烦躁不安和悲愤绝望的心理。虽然不一定完全消除孩子的失望,但是至少能让他明白:父母拒绝他是有理由的。

要注意的是对待孩子的要求不能“先抑后扬”。“先抑后扬”是指拒绝了孩子买冰淇淋的要求,但是马上用买玩具奖励孩子。“先抑后扬”的做法会让孩子认为父母好“欺负”,从而无理要求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产生偏激心理,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果。

微微刚满10岁,爸爸不准他干的事情,他偏要干,动不动就打人,喜欢顶撞大人,究竟用什么方法,他才会改变和听大人的话呢?

作为家长要意识到孩子这一表现是正常的发育期,一个人从不知道到知道是需要一个了解和认知的过程的,那么对待一个无知的孩子,更需要这样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不进行引导和处理,那么孩子对此的认知也一定会是很偏激的。

孩子这一表现正在证明孩子正在一点点成长。

往往有些孩子表现出这种行为,有时是因为受到家长和周围人的冷落,而一时为了引起家长或周围人对他的注意和关注从而会做出种种不良行为,因为在他的幼小的心灵中,只有这样才会有人来关注他。

往往孩子在做错事时,家长以打来惩罚孩子,或是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从而使孩子意识到每当他不听话时,爸爸妈妈“打”的行为会让他害怕,会制止他不听话,所以孩子也会学会一旦有人不听他的话,或是与他意见不统一,他就会实施“暴力”行为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