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李嘉诚给青少年的10条准则
9138000000026

第26章 分享与合作(3)

在现代社会中,借势是一种高智慧的谋略。借助势力进行斗争,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小搏大;借助势力解决自身危机,是一种获得优势或转危为安、转弱为强的策略。

5.给人面子道路宽

李嘉诚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国都有。你千万别伤害别人的尊严,尊严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任何的伤害。”

1922年,土耳其和希腊经过几个世纪的敌对后,终于决定把希腊人逐出土耳其领土。

穆斯塔法·凯墨尔,对他的士兵发表了一篇拿破仑式的演说,他说:“你们的目的地是地中海。”于是近代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终于展开了,最后土耳其赢得了胜利。当希腊两位将领前往凯墨尔总部投降时,土耳其对被他们击败的敌人大加辱骂。

但凯墨尔却丝毫没有显出胜利者的傲气。

“请坐,两位先生”,他说,接着握住他们的手,“你们一定走累了。”然后,在讨论了投降的细节之后,他还安慰他们不要为失败而痛苦,他以军人对军人的口气说:“战争这种东西,最优秀的人有时也会打败仗的。”

凯墨尔真有大将风度,即使在胜利兴奋时刻,他还能考虑到敌方的尊严,在大庭广众之下,非但没有挖苦、讽刺、辱骂他们,反而以第三者的口吻对他们进行安慰,不知那两位希腊将领听了会作何感想?

我们常常不顾场合地对别人责备、挑剔,甚至挖苦、讥讽,却没想到这样的伤害力有多大,每个人都要面子,这面子代表了一个人的自尊心。人并不能仅仅简单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人还必须靠尊严支撑他的许多行动,他要争取和他人一样的平等,他渴望他的成绩被人承认,他期待社会给予他公正的待遇,如果一个人不顾及自己的尊严,那将被人嗤之以鼻,最终是要被别人遗弃的。

法国作家安东尼·圣伊苏培说过:“我没有权力说出,或做出让人小看自己的事。重要的不是我们对他的看法,而是他对自己的看法,伤及别人的尊严是有罪的。”

每个人都难免会因为一时失误或个人能力所限而在公众场合处于尴尬的局面,这时,如果你再去嘲笑挖苦他几句,让他下不了台,他会怀恨在心,骂你一辈子的。我的朋友曾告诉我他们公司一位生产监督员的故事。

在一次生产会议中,一位副董事以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当众质问一位管理生产过程的监督人员,他的语调充满攻击的味道,喋喋不休地指责那位监督人员的处置不当,为了不愿在他攻击的事前被羞辱,这位监督人员回答含糊,这使得副董事更是发起火来,更加严厉地斥责这位监督人员。

几个月后,这位监督人员就离开了公司,他其实是位很好的职员,从被指责的那天起,他对公司的事情,已经没有热情了,不久,他进入另一家与原公司竞争的公司工作,并干得相当不错。

相比之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对待职员的方法上要高明得多,他们要免除公司某部门一位主管的职务,这位主管在电气方面是一等的高手,但让他担任计算主管部门的主管却是彻底的失败,然而公司却不敢冒犯这位脾气暴躁的大牌明星职员,于是给了他一个新头衔。他们让他担任“通用电气公司顾问工程师”——工作还是和以前一样,只是换了个新头衔——并让其他人担任部门主管。

这位主管十分高兴,尽管他被调动了职务,但是他得到了不小的荣誉感。公司给足了他面子。

6.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

李嘉诚常说:“在我的企业内,人员的流失及跳槽率很低,并且从没出现过工潮。最主要的是员工有归属感,万众一心。”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别人总是怀着猜疑的眼光,对别人戒心重重:

“这个人看样子不是个好家伙。”

“把这么重要的事跟他说,被他泄了密怎么办?”

“这个人据说不可靠。”

应该说,与人交往时适当保持警惕态度是应该的,因为这个社会毕竟复杂,难免会有怀着不良企图的人来跟你交往,对这些人,当你了解到他们的“老底”之后,你可以断绝与他们的来往。但对大多数的人,如果总是用有色的眼光怀疑一切,到头来只能孤立了自己。友谊是一个对等的双向活动的过程,如果你对别人总抱以猜疑的态度,别人又有什么理由来信任你呢?

信任别人,就是相信别人说的是真实的,相信别人做的是对的,相信别人能够胜任某事,这样当别人发现你对他的信任态度时,他会觉得你是真诚地与他交往,反过来同样会对你产生信赖感。

美国《芝加哥日报》的创办者劳生有一件为人所称道的轶事。

在当时的美国新闻界,纵情饮酒是相当普遍的风气,但劳生是一个极端的禁酒者,他对什么好酒都点滴不沾。

当时劳生手下有一位很得力的助手,也是公司的重要职员。将近有半年的时间,这位助手一直请假在家,于是公司里散播了许多流言蜚语,说那位助手的病是因为总是纵情酒色所致,说他是一个酒鬼。

劳生听了当然很生气,但他没有立刻表态,他要看看他的助手有什么反应。那位久病初愈的年轻人上班后很快明白这些流言蜚语是一位与自己争职位的人散布的,他觉得有必要向劳生阐明情况。在一个周日,他请劳生吃饭。

这位助手重复了公司里对他的流言,并解释自己虽然饮酒,却从没有沉溺于此,他不停地申诉着,把自己的心里话都掏出来,但劳生只是静心聆听,他一言不发,那位助手以为劳生再也不会相信他了。

这时劳生说道:“你要告诉我的话都说完了吗?你的困扰我都知道了。”于是,他叫侍者拿来一瓶香槟和两个酒杯,斟满后,劳生对他的助手举起酒杯说:“我相信你,祝你健康!”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交往时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信任别人。劳生虽然对饮酒极为讨厌,但他却没有“由物及人”,他置流言蜚语于不顾,完全相信他的助手不是一个为酒所困的酒鬼,他的宽大胸怀,令那位助手感激涕零。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相信助手也会对劳生绝对忠诚的。

信任是朋友间友谊的开始,也是友谊发展的推动器,又是维持友谊的根基。如果朋友间相互猜忌,彼此间架起一道“电网”,那朋友关系也会宣告破裂。

信任是双向的,当别人对你有所委托,有所期待,你千万要尽力去完成,不要辜负了朋友对你的信任。在公司里也是如此,无论是对上司的命令还是对方的委托,你都一定要接受下来,即使对方是口头托付,你也要听在耳里,记在心上,不要当做“耳边风”,既然答应了就要努力去做,认真对待,如果难以完成全部工作,最好事先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对方说清楚并表示歉意;答应对方的时候,态度要积极主动,脑子要沉着冷静,一旦接受委托就要不惜代价完成好,这样才能不断地得到上司的信任与嘉许。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李嘉诚说:“商业合作必须有三大前提:一是双方必须有可以合作的利益,二是必须有可以合作的意愿,三是双方必须有共享共荣的打算。此三者缺一不可。”

成功者大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广阔的人脉网络。而要想使自己拥有广阔的人脉网络,惟有大度量,能容世上形形色色之人才可以。清代有首诗说得好:“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保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幸勿多苛求。”所以,要想以强大的人脉来助自己成大事的话,就要有容人之量,胸怀全局,不可因一己之好恶,被随意的“情绪”牵着鼻子走,以致失去他人之心,误了大事。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要想成为人上之人,必须要能容人、容言、容事,看人长处,赞其优点,求同存异,以大局为重。在《三国演义》中蜀国宰相蒋琬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出色,他以德报怨,化敌为友,对不认同自己的人,对污蔑、诽谤自己的言论,都宽容对待,大度能忍。最后终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出色的治国才华,征服了众人,收拢了人心,建立自己强大的人脉网,更使蜀国上下一心,稳定住了变动的局势。

蒋琬凭借其“以安定民众为根本,为政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的务实、稳重的作风,深得诸葛亮的赏识,留下遗言推荐他继任丞相一职。蒋琬上台后,有许多人不服气。蜀国另一位大臣杨仪,自以为自己做官的时间、资历都比蒋琬要深,但官阶却位于他之下,并且未得到重赏,所以自恃功高经常口出怨言,对别人说要是在诸葛丞相初亡时,我带着人马投靠了魏国,就不会有如此抑郁不得志的下场了。后主刘禅听到此传言,大怒,就要治他的罪问斩。

蒋琬虽知杨仪不服自己,但罪不该死,反而替他去求情。

蒋琬手下有个谋士杨戏,和他讨论事务时,他常常一声不响。有人借机中伤杨戏,向蒋琬告密说他傲慢无礼,不把现任丞相放在眼里。蒋琬深知一个人若对另一个人没有好感的话,甚至是怀有敌意,那么无论用何种方式都很难改变对方,而且,若计较一时一事,就有可能演变成门派斗争,不利于国家安定。于是他反过来替杨戏辩解说:“杨戏不过是性情内向,言语谨慎罢了。以后不许在我面前说人是非。”

蒋琬就是以其宽容大度、求同存异的处事气度,赢得了众人的敬仰,赢得了广泛的人脉,在诸葛亮去世后的一段时期里,对稳定蜀国民心起了很大的作用。

与人交往难免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被羞辱,或被误解,自尊心受到强烈的挑战。面临这种状况不外两种处置方法:一是针锋相对,坚决反击;二是以退为进,强忍自安。实践证明,有时候,能忍者恰恰是强者。这里所说的“忍”,是指为了大局、为了长远利益而把他人强加给自己的痛苦、怨愤强咽下去,不予反击,求得息事宁人的一种处世方法。有句俗话说:“百忍成金”,它从某种意义上道出了“忍”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