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传奇老北京——《日下旧闻考》解读
9042300000033

第33章 燕山与燕京八景(1)

一、燕 山

《日下旧闻考》第一册“形胜”里载的原文:

[臣等谨按]自全明昌中始有燕山八景之目,元明以来,著詠颇多。恭读御制燕山八景诗,并垒旧作韻,煌煌乎如钟律之载赓,星云之相映。玉泉趵突一条,复邀睿裁釐定,祛旧说之传譌,表灵渊之觱沸。瞻仰奎文,足使林泉增色矣。第原书中八景散见各门,检阅未便。今谨总汇合一,载人形胜门,以便循览,而备形胜之全焉。

自宋员外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一时观者留题,目为潇湘八景。南渡诗人若陈允平衡仲、张槃叔安、周密公谨、奚汉倬然,皆有西湖十景诗。而北平旧志载金明昌遗事有燕京八景,元人或作为古风,或演为小曲。所谓八景者,居庸叠翠、玉泉垂虹、太液秋风、琼捣春阴、蓟门飞雨、西山积雪、卢沟晓月、金台夕照是也。至永乐间,馆阁诸公相集倡和,更蓟门飞雨为蓟门烟树,和者相属。因而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之亩园,以及琳宫梵字,靡不有八景诗矣。

御制燕山八景诗

琼岛春阴:

琼华瑶岛郁嵯峨,春日轻阴景色多。

云护凤楼松掩映,瑞凝仙掌竹婆娑。

低临禁苑滋苔藓,远带郊畿荫麦禾。

更向五云最深处,好风时送九韶歌。

太液秋风:

秋到宸居爽籁生,五湖澄碧画桥横。

荷风晚送残香气,竹露凉敲绿玉声。

翠合三山连阆苑,波涵一镜俨蓬瀛。

由来禁禦林泉好,行乐还同万物情。

玉泉垂虹:

涌湍千丈落垂虹,风卷银涛一望中。

声震林梢趋众壑,光浮练影挂长空。

跳波激石珠丸碎,溅沫飞花五屑红。

自此恩波流处处,公田时雨泽应同。

西山晴雪:

银屏重垒湛虚明,朗朗拳头对帝京。

万壑晶光迎晓日,千林瑷屑映朝晴。

寒凝间口泉犹冻,冷逼枝头鸟不鸣。

只有山僧颇自在,竹炉茗椀伴高清。

蓟门烟树:

苍茫树色望中浮,十里轻阴接蓟邱。

垂柳依依村舍隐,新苗漠漠水田稠。

青葱四合鶑留语,空翠连天雁远游。

南望帝京佳气绕,五去飞护凤凰楼。

卢沟晓月:

蓝若霜钟断续鸣,卢沟晓月正西横。

苍烟淡接平芜迥,曙色才分远水明。

傍岸人行闻犬吠,蹙波风动见鱼惊。

车驰马骤长安道,何限低徊旅宦情!

居庸叠翠:

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

雄峻莫夸三峡险,崎岖疑是五丁穿。

岚拖千岑浮佳气,日上群峰吐紫烟。

盛世只今无战伐,投戈戍卒艺山田。

金台夕照:

燕台遥望澹烟濛,返照依稀禁籞东。

是处人家图画里,一川风景夕阳中。

溪头掉响归渔艇,牛背箫声过牧童。

千古望诸留胜迹,几回凭吊向西风。

解读:

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

首景为居庸叠翠,第二景玉泉垂虹。

第三景琼岛春阴,第四景太液秋风。

第五景蓟门烟树,第六景西山霁雪。

第七景卢沟晓月,第八景金台夕照。

燕山

开始,需要从“燕山”先说起。

为什么呢?如果没有“燕山”亦就不会出现与“燕”字相关的“燕京八景”。

那么为什么被誉名为“燕山”呢?命名为“燕山”其原因和道理,是什么呢?显然,这些问题,一开始,就需要说明白。

燕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基本特征,可作这样的归纳概括,叫做:桓于今日世界名闻的中国首都——北京北面著名的燕山山脉。

具体的说,燕山,或曰燕山山脉,在河北平原北侧,它西起北京西山,或曰燕山西起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西山霁雪,东直到世界闻名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城其北面的燕山山脉;关外人,将山海关城北面的山,远远看蓝蓝的山,其状如牛,所以人们给称之为“老牛山”,如“山海关”外,高岑邓家屯的人们,就称其为“老牛山”。

(1)燕山的得名及其由来

先举上个中国历史上比较突出典型的一个例子。

吕尚为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周代齐国的始祖。姜姓,吕氏,名望;一说字子牙,西周初年官太师(武官名),也称师尚父。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

姜太公吕尚封于齐,子孙以国为氏(指姓氏)。

其实,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不仅是讲究以国为姓氏,而且还出现了以国使命名的山,如北京城北面的燕山,就是以取“燕同”的“燕”字,被誉名为“燕山”了。

这样说,有何依据?

其依据,就是:①我国早在奴隶制性质的社会时期,即在周武王当政统治的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取“燕国”的“燕”字,将自然界的山,或曰其山脉,给命名为“燕山”;对此,名著《史记》里,引徐才的《宗国都城记》云:“周武封召公爽于燕,地在燕山野,故国取名焉。”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将都城亦取其一个“燕”字,给美誉名为“燕京”。

这样说,又有何依据?

回答:有依据。

其依据,就是: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缩印本《辞海》里有记载,其原文为:

①北京市的别称。因市区在春秋,战国时是燕国的国都所在地而得名。②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自称燕帝,以范阳(幽州,在今北京城西南)为燕京。③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以在今北京城西南的幽州为南京,一称燕京。金初专称燕京,置燕京路;至贞元元年(1153年)定都于此,改称中都,蒙古忽必烈复称燕京,至元元年(1264年)又改称中都。

(2)燕国(北方的燕国,又称“北燕”)

从中围历史上来看:为什么早在奴隶制性质的社会时期,周武王灭商纣后,出现了“燕国”,或曰“北燕”?

回答:大体上,可作这样归纳概括性的认识,其具体的就是说:

北燕说起“北燕”来,与周武王灭商纣后,周朝开始进行大分封关系极为密切。例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里指出:“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战国时思想家荀子说周初分封了七十一国,其中姬姓五十三同。众多的封国中,作为“周王室”支柱的最重要受封围有:东方的齐国,北方的燕国、晋国;中原地区的卫国和长江下游的宜国等。

重要的受封国——鲁国、齐国、晋国、卫围等,其具体情形,这里就不必一一细说了。然而,这里有必要将“北燕”或曰“燕国”,说一说。

燕国 召公,一作邵公,召康公,是周代燕国的始祖,名爽。因采邑是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为召公或召伯。召公辅佐武王灭商有功,所以周初武王将召公封于北燕;并且取燕地为其国名——燕国。而燕国是周王朝北疆的一个大国。在燕都“蓟丘”之北方,有个“孤竹国”(今河北卢龙),是商王朝的国,反抗周朝的殷顽民的势力很强。将召公封于北燕,使燕国成为起震慑殷顽民的前沿阵地。北燕不仅政治、军事地位很重要,而且还是沟通中原与辽海地区的枢纽。

据古籍名著《水经注》里记载:蓟丘,即指“蓟城,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据后世史学家们的考察:“蓟丘”,即指“蓟城”,大约在老北京城“外城”亦称“外罗城”的西北部,即今“宣武门”一线之南的地区。

近年,在北京西南房山区琉璃河镇附近,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面积的西周遗址和墓葬,出土了一批带有“郾侯”铭文的铜器。其实“郾”就是“燕”字的古文。据说,1949年以前,在卢沟桥附近亦曾经出土过一批“郾侯”,就已经证明燕吲是当时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蓟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名都。例如:齐国的都城——临淄;楚国的都城——郢(湖北江陵西北);韩国的都城——阳翟(河南禹县);赵国的都城——邯郸;魏国的都城——大深(今河南开封);秦国的都城——成阳;而“蓟”亦开始列居为:富冠天下的名城之一。

燕国土地比较广阔,包括河北中部、东部、山东北部,北及辽宁和原热河亦峰以南地区,盛产盐、栗、枣等,与许多地区皆有贸易联系。例如,燕国通过邯郸、临淄与河南齐、鲁两国地区相联系。通过河内区的温(河南温县)、轵(河南济源南)两个商业城市与西方上党区和邯郸有贸易联系;与河东区盛产盐铁的杨(山西洪洞县)、平阳(山西临汾县)两个商业城市有联系。

(3)汉高祖刘邦曾两次争夺北燕

自公元前206年刘邦称帝起,至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代汉止,西汉共历十二帝;高祖刘邦、惠帝刘盈、高后吕雉、文帝刘恒、景帝刘彻、昭帝刘弗陵、宣帝刘询、元帝刘爽、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衍统治时间为210年。因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在东汉国都洛阳的西面,故一般称为“西汉”。

刘邦,称帝后不久,曾两次争夺北燕。

第一次争夺北燕的时间,是公元前202年的7月间。

公元前202年2月,汉高祖刘邦称帝。同年7月间,发生了北方燕王臧荼叛汉事件。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大将周勃、樊哙等前往征讨。经易下(今河北易水附近)一场激战,大破燕王臧荼,同年9月,“樊哙虏臧茶,逐定燕地。刘邦另立亲信卢绾为燕王,仍都蓟城。”(《北京历史纪年》)

第二次争夺北燕的时间,是在公元前195年的2月间。汉高祖刘邦死于公元前195年4月,在他去世之前的两个月,“汉高祖刘邦知卢绾反,立子刘建为燕王,异令樊哙,周勃率兵十余万前往征讨,周勃兵攻蓟城,卢绾败退……”(《北京历史纪年》)

(4)燕王朱棣

明代开国之君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为了加强和巩固明朝的中央集权制,稳定天下,遂沿袭使用周代时分封治国的经验,先后封诸子为王。燕王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宁王朱权《明代有名的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古琴家》,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封于大宁(于洪武二十四年受封,辖境相当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木伦河以南地区)。受封诸子均握有兵权,各王有护卫甲士3000至9000人不等,其势力都比较强大,以此抵御蒙古,藩卫中央——明朝廷的统治。

朱元璋到了晚年的时候才认识到分封治国成功的经验中,的确亦是包含着终将会导致分裂、割据、内战等不利因素。尹守衡在《皇明史窃·建文纪》里记载:朱元璋晚年曾问将要继承帝位的朱允炆:“如果出现诸王造你的反,你怎么办?”朱允炆回答说:“以德怀之。”朱元璋又问:“以德怀之不行,你又怎么办?”朱允炆回答说:“以兵削之。”(用兵镇压)

洪武三十年,明代开国之君朱元璋死,建文元年朱允炆继位,当上了皇帝,朱允蚊登基做皇帝后,重用兵部尚书齐泰与黄子澄共参朝政,主张削藩,引起燕王朱棣不满。

姚广孝,明代时的苏州长洲(今江苏吴县)人。14岁出家为僧,名道衍,字斯道。洪武中从燕王朱棣一起到北平(今北京),成为镇守北平燕王朱棣的心腹谋士。惠帝削藩,他劝燕王朱棣起兵,并为其筹划军事。在姚广孝等人的大力支持下,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讨齐泰、黄子澄为名起兵,自称“靖难”,四年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改年号为“永乐”。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赐名“广孝”,复姓,授太子少师,曾参与纂修《太祖实践》、《永乐大典》。

那么,只当了短短四年皇帝的惠帝朱允炆的下落呢?惠帝朱允炆在燕王朱棣率领大军攻占了南京时,他在宫中走投无路,就自焚而死了;另一说,在燕王朱棣王率领大军攻占了南京时,惠帝朱允炆改换僧装,从宫中地道出走逃亡,流浪各地,自号为“应文”。

(5)其实,自古的“燕地”,或者取其“燕地”的“燕”字,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北燕”或曰“燕国”,及其“燕山”的称谓;还有北京的别称——燕京;与“燕”密切相关的,还有燕王朱棣,亦取得了天下,当上了皇帝;以上这些,不论是其内容,则还是文化内涵,的确是挺丰富的。然而,下面要说的是:明清时代,北京地区就已经逐渐形成了大家都知道的:取其北京的别称——燕京,给归纳概括誉名为的燕京八景。

二、燕京八景

开始,需要从著名的杭州西湖先说起。为什么?因为北京“燕京八景”的出现,深受杭州“西湖十景”的影响。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世界闻名的杭州“西湖十景”,最早出现于宋宁宗(赵扩)时画院画师的山水画题名(此画师,究竟是谁?无资料可查)。此后,才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映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断桥残雪。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的杭州“西湖十景”,与宋时旧况有别。

同时“燕京八景”也深受“潇湘八景”的影响。为了将问题能够说明白,开始需要将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员外”的称谓和湘江的别称“潇湘”,先分别说一说。

何谓“员外”?从我国历史上来看,在封建社会时期,这一称谓,是指在定额以外设置的官员,可以纳钱捐买,后渐用为对地主富豪的一种称呼;常见于宋代以来旧小说、戏曲中。对此,古籍《通俗编·仕进》里作了解释:“所云员外者,谓在正员之外,大率依权纳贿所为,与今部曹不同,故有财势之徒皆得假借之称”。

潇湘为湘江的别称。因湖江水清深得名,《山海经·中山经》:“交潇湘之渊”。《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是纳潇湘之名矣”。

在《日下旧闻考·形胜》篇里,对“潇湘八景”作了比较透彻的记载,即“自宋员外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一时观者留题,目为潇湘八景”。

那么,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其形成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形成“燕京八景”的真正原因,《日下旧闻考·形胜》篇里,紧接着就指出:“南渡诗人若陈允平衡仲、张槃叔安、周密公谨,奚漠倬然,皆有西湖十景诗。而北平旧志载金明昌遗事有燕京八景,元人或作为古风,或演为小曲。”由此开始,“燕京八景”才渐渐流传开来,特别是再加上封建帝王(皇帝)御制燕京八景诗,就更加使北京的“燕京八景”在社会上广为传播起来了。

(1)“燕京八景”之首——居庸叠翠

从历史上看,早在800多年前,金代金章宗钦定“燕京八景”时,将“居庸叠翠”列为首位。后来,明永乐年间,将史前之景,又被列入北平(或曰“北京”)八景。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又御题写下了“居庸叠翠”四个大字,并刻碑立于关城东南(修有碑亭,但其碑亭已毁坏无存了)。

然而,若说“居庸叠翠”这一胜景,首先必需从“居庸”这一称谓的由来先说起。

“居庸”称谓的由来早在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写的杂家代表作《吕氏春秋·有始》篇里,就已经有了“居庸”的称谓,其原文为:“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上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其中“山有九塞”,而“居庸”就为九塞之一。所谓“九塞”,就是古代的人们认为的九个要塞。对此,在《吕氏春秋·有始》篇里,亦有透彻性的解释:“何谓九塞?大汾、冥阣、荆阮、方城、□、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居庸叠翠”,不言而喻,与“居庸关”密不可分的古代所称的“居庸关”,实际上包括八达岭、南口和关城三个部分。《魏书》称“南口”。八达岭以上叫“上口”,并且南口以上,两山崇立,重岭叠嶂,在谷底有水流入罅,声如弹琴,故关沟又有“弹琴峡”之美称。“居庸关”,亦称“军都关”或“西关”,例如《三国志》里载:“田畸乃上西关,傍此山直趋朔方”,“西关”就是指居庸关这个地方。

“居庸叠翠”,其重点在“叠”和“翠”这二字上。“叠”是指:从南口至居庸关关城一带,山崖峻峭,层峦叠嶂。而这种美丽的景观,是自古始,自然界逐渐形成的一种奇观。这里的岩层,自古始,因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出现了呈东南向倾斜的层叠状:“翠”是指这里的绿色植物的自然点缀草木葱翠。两者合在一起,就自然而然构成了“叠翠”的一种非常美丽的自然景观,无怪乎被金代皇帝钦定“居庸叠翠”,并列为“燕京八景”之首了。

到了明清两代时,则仍然受到社会上的重视。《日下旧闻考》一书,作了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