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颐和园
《日下旧闻考》第五册“国朝苑囿”里载的原文:
清漪园建于万寿山之麓,在圆明园西二里许,前为昆明湖。
[臣等谨按]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载,瓮山在玉泉山之旁,西湖当其前,金山拱其后,明时旧有圆静寺,后废。今上乾隆十五年,于其地建大报恩延寿寿寺,命名万寿山。并疏导玉泉诸派,汇于西湖,易名曰昆明湖。设战船,仿福建广东巡洋之制,命闽省千把教演。自后每逢伏日,香山健锐营弁兵于湖内按期水操。若其经流,则自繍漪桥南入长河,引流入京城,绕紫禁城而出,归通惠河通济漕渠,灌溉田亩,实万世永赖之利也。皇上御题额日清漪园,有御制昆明湖记、清漪园记、恭载卷内。
宫门五楹东向,门外南北朝房,驾两石梁,下为溪河,左右罩门内有内朝房,亦南北向,内为勤政殿弋楹。
[臣等谨按]勤政内额日海涵春育。联曰:念切者丰年为瑞,贤臣为宝;心游乎道德之渊,仁义之林。又联曰:义制事,礼制心,检身若不及;德懋官,功懋赏,立政惟其人。中刊御制座右铭,皆皇上御书。
御制万寿山清漪园记
万寿山昆明湖记作于辛末,记治水之由与山之更名及湖之始成也。万寿山清漪园成于辛巳,而今始作记者,以建置题额间或缓待而亦有所难于措辞也。夫既建园矣,即题额矣,何所难而措辞?以与我初言有所背,则不能不愧于心。有所言乃若诵吾过而终不能不言者,所谓君子之过。予虽不言,能免天下之言之乎?盖湖之成以治水,山之名以临湖,既具湖山之胜概,能无亭台之点缀?事有相因,文缘质起,而出内帑,给雇直,敦朴素,祛藻饰,一如圆明园旧制,无敢或瑜焉。虽然,圆明园后记有云,不肯舍此重费民力建园囿矣,今之清漪园非重建乎?非食言乎?以临湖而易山名,以近山而创园囿,虽云治水,谁其伩之?然而畅春以奉东朝,圆明以恒莅政,清漪静明,一水可通,以为勅几清暇散志澄怀之所,萧何所谓无令后世有以加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及忆司马光之言,则又爽然自失。园虽成,过辰而往,逮午而返,未尝度霄,犹初志也,或亦有以谅予矣。
解读:
1.颐和园装景艺术
颐和园的前身名为“清漪园”,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毁于英法联军的战火。光绪十二年(1886年),按照慈禧的旨意,清朝廷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其时,光绪皇帝已经到了亲政的年龄,慈禧不得不假意表示要归政养老。在这种情形之下,光绪皇帝为了表示孝敬之意,博得母后的欢心,将建造的这座皇家园林,御笔题额,名曰“颐和园”。
颐和园因为是皇家的宫苑,为了区别于一般性质的园林,所以将其正门称为“东宫门”,门匾额“颐和园”三个大字,就悬挂在东宫门的上方。
“颐和”二字,其意为颐养天年,安享太平。因此,匾额“颐和园”三字的含义可以理解为:颐养天年,天下太平之园。
“颐和”二字,其来历是取自紫禁城内“颐和轩”(在紫禁城东路宁寿宫后区中路养性门内)之“颐和”之意。颐和轩为乾隆皇帝准备养老的地方。对此,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皇帝在诗作中曾云“此时仍尽瘁,他日拟颐和”,意为“他日”准备打算颐养天年,安享太平之福。
其实,“颐”原为《易经》的卦名,《序卦》云:“颐者养也。”不仅如此,在《易·颐》第二十七里,更进一步指出:“天地养万物,以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颐和园,不仅在中国著名,而且世界闻名,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座皇家园林。
这座皇家宫苑,最突出的特征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历代园林装景艺术的优良传统,博采我国大江南北造园高超手法的长处,并且兼有北方山川雄浑宏阔的气势和江南水乡婉约清丽的天然之奇的风韵;不仅如此,还兼蓄自古帝王宫殿的富丽堂皇,以及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与宗教寺庙相结合的庄严肃穆,既气象万千,又协调和谐,恰到好处,浑然一体,成为中国园林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瑰宝。
那么,世界闻名的颐和园,这座人造的皇家宫苑,其主题究竟是什么呢?
颐和园东宫门前牌楼,其题额“涵虚”和“罨秀”所包含的意思,就已经给人们点出来了。
“涵虚”,是强调相当清幽、恬淡,非常宁静的环境。其实,“涵虚”一词,从我国历史上来看,早就已经被文人墨客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例如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孟浩然云:“涵虚混太清”;南宋著名的诗人朱熹云:“萧然万籁涵虚清”。
而“罨秀”(“罨”,音掩)一词,则是比喻颐和园的风景如画。例如,我国历史上,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云:“疑香薰罨画,似泪著胭脂。”“罨”与“秀”相结合,则就表示颐和园风景如画之意。
颐和园中有许多精美的古建筑——宫殿群、楼、台、亭、阁、轩等等,其中有的冲破了以前那种传统性的格局,而出现了因地制宜的变化。如精美的古建筑长廊,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它依山面湖,依山势而曲,游人行走其间,既可移步换景,欣赏湖光山色,又能使游人观赏到各具内容、无一雷同的大小1400多幅苏式彩画。造园艺术大师们将精美的古建筑长廊同万寿山与昆明湖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而又恰到好处,使长廊成为点缀和丰富颐和园山水画卷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但颐和园并没有离开这样的事实:它毕竟是属于皇家御园,不可能不受古建筑“均齐划一”传统性的正统格局的影响。如万寿山前山的一些精美的古建筑,就是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颐和园内规模相当大的主体建筑群。以山脚下的“云辉玉宇”牌楼为起点,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其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碑等,其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等。显然,规模相当大的这组建筑群,保持了古建筑讲究“中轴线”和“左右对称”传统性的基本格局。
颐和园中的许多精美的古建筑,从造园装景综合艺术角度上看,它毕竟冲破了古建筑从前的那种传统性的“均齐划一”,缺乏错综变化的无趣的正统的基本格局,而出现了因地制宜的新格局。古建筑配置形式的多样化,巧妙而又恰到好处地衬托了传统性的“均齐划一”的精美古建筑的正统格局的基本特征,使颐和园内精美的古建筑,显得更加精美。如万寿山后山,有五彩琉璃的多宝塔,至今仍然屹立在绿树丛中;山上有景福阁、重翠亭、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等;山下,前山除了有精美的古建筑长廊外,还有知春亭、十七孔桥、仁寿殿、乐寿堂、德和园及大戏楼,等等。
总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着高度的智慧和才华,运用山水画手法,经过造园装景,将其艺术性地剪裁和提炼,将自然美景浓缩在296公顷的土地上。把颐和园建造成一个将自然美、建筑美、艺术美结合起来的典型的园林美景,人们观赏后,无不心旷神怡。
今日称的仁寿殿其前身,就是属于《日下旧闻考》第五册“国朝苑囿”里载的“勤政殿”,或曰今北京颐和园——东宫门内的第一座大殿,就是“仁寿殿”。
2.仁寿殿
颐和园内的仁寿殿这座精美的古建筑是相当著名的。乾隆时名“勤政殿”,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战火,后于1890年(光绪十六年)又重建,被更名为“仁寿殿”。殿东向,面阔九间,其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其门外有南北九卿房。
到了光绪年问,凡是慈禧、光绪皇帝来颐和园居住期间,仁寿殿就成为他们会见王公大臣及处理朝政的场所。光绪十六年(1890年)以后,慈禧、光绪曾经在仁寿殿多次接待外国使节和进行政治活动。据《北京名园趣谈》一书中记载:
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发动变法维新运动时,也在这仁寿殿召见改良派领袖康有为,密谈了两个多小时,命康有为任总理衙门章京,由其专摺奏事。
仁寿殿之所以由原来的“勤政殿”更名为“仁寿殿”,有一定的来由和讲究。
“仁寿”二字,在《论语·雍也篇》里,就已经出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其内容意思,大体上是说:聪明人爱水,仁人爱山;聪明人活动,仁人沉静;聪明人快乐,仁人长寿。后来,《汉书·董仲舒传》将“仁”和“寿”二字联系在一起:“尧舜行德,则民仁寿。”
其实,从中国历史上来看,慈禧、光绪皇帝与历代皇帝一样,不仅需要打出施“仁政”的美好旗号,以利于安定天下的民心;而且也要表达帝王渴望长寿——要“与天同寿”的意思,所以,就各取一字,合成为“仁寿”。
若说起仁寿殿的匾额来,仁寿殿内原有匾额10幅,除了“海涵育春”匾已无存外,其余9幅,至今皆尚存。其实,仁寿殿10幅匾额的内容意思,概括说来,不外乎这样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就是宣扬封建统治者的“仁政”,如美其名曰“德风惠露”、“海涵育春”等;另一方面,就是天下百姓祝愿皇帝长寿、万寿无疆和国家康泰升平,如说什么“寿恺禔康”、“寿协仁符”等。
仁寿殿内,正中是一座方形的平台,三面设有雕造精美的木栏台阶。平台称平床,中间设宝座、御案、掌扇。宝座后是一座饰有200多个不同写法的寿字的屏风。地平床的周围,还有凤凰、□端、鹤灯、鼎炉、龙袍柱等配套的景泰蓝制品,完全是一派金銮殿的气势。仁寿殿是皇帝处理国事的地方,慈禧在颐和园时,在这里垂帘听政。慈禧坐在正面的宝座上,在平床的左侧为光绪皇帝另设一宝座。一般说来,临朝的时间皆在黎明,即在天尚未亮时。尤其是每遇大朝时,殿内鼎炉里都点燃藏香或檀香,造成一派香烟缭绕的神秘气势,显示皇权至上。
仁寿殿,它不仅是老佛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颐和园居住期间进行朝会或曰朝见大臣们的重要场所,而且在当时来说,也是属于慈禧做寿时“万寿庆典”中举行筵宴的好地方。
慈禧垂帘听政期间,在仁寿殿处理国事,据《颐和同》一书载:
仅从1900年4月6日至6月9日短短的两个月里,就发布镇压义和团运动的上谕20多道。“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她外逃西安,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得以回到北京。回京后,她又把仁寿殿作为媚外活动场所,不断地接见德、法、英、意、美、日各国驻华使臣和驻军的海军司令,并在1903年9月17日、1904年4月15日和8月19日、20口以及1905年3月24日、25曰,多次招待各国驻华使臣和夫人游园,在仁寿殿举行“游宴”,在南北配殿“赐果食”,甚至把使臣夫人请到自己的寝宫乐寿堂去,实在是极尽献媚之能事。正是“筵宴摆开,献瑞百戏;暴政流传,遗臭万年”。
仁寿殿也是慈禧做寿时“万寿庆典”中举行筵宴的地方。据清宫记载,光绪二十三年,慈禧63岁生日在这里举行筵宴,慈禧事先指派恭亲王和庆亲王负责“万寿庆典”工作,庆典的日程安排:
农历十月初七日太后进城回宫行礼,当日返园;初八日仁寿殿筵宴,皇帝率王公百官晋爵;初九日仁寿殿筵宴,皇后领妃嫔公主福晋命妇等晋爵;初十日(生日)排云殿受贺;十一日仁寿殿筵宴,皇帝率近支王公等晋爵;十四日仁寿殿筵宴,皇后领妃嫔公主福晋等筵宴。
从庆典日程安排上看,六天活动中,仁寿殿筵宴占了四天。
《日下旧闻考》第五册“国朝苑囿”里载的原文:
勤政殿后北达怡春堂,西为玉澜堂,北为宜芸馆,馆之西为乐寿堂。
[臣等谨按]乐寿堂前有大石如屏,恭镌御题青芝岫三字,东曰玉英,西曰莲秀,门楣上刊御题乐寿堂诗,前轩御题额曰水木自亲。
乾隆十六年御制青芝岫诗有序
来万钟大石记云:房山有石,长三丈。广七尺,色青而润,欲致之匀园,仅达良乡,工力谒而止。今其石仍在,命移置万寿山之乐寿堂,名之曰青芝岫,而系以诗(见后面)。
乾隆二十五年御制
乐寿堂六韻
耸峙千拳护,虚明万顷开。
精神山水萃,义理知仁该。
择向朴堂逢,乘间清跸来。
乐惟以天下,寿愿共春台。
需月光风会,江毫宣砚陪。
翘思茅土约,抱愧敢嬉哉。
解读:
3.乐寿堂与“青芝岫”
慈禧的寝宫原为乾隆时清漪园里一座精美的古建筑,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乾隆皇帝为了孝敬他的母亲,下谕旨为其母60寿辰而营建的,并且在其檐下悬挂上了“乐寿堂”三个大字的匾额。
其实,乐寿堂的“乐寿”二字,与仁寿殿“仁寿”二字一样,追溯起来,也出自《论语·雍也》篇。但是,乾隆皇帝以示孝敬老母60寿辰而营建的一座精美的古建筑,为什么命名为“乐寿堂”呢?其实,取其“乐寿”二字,乾隆皇帝在《御制诗·乐寿堂》里,作了自注:“向以万寿山背山临水,因其堂曰‘乐寿’。屡有诗,后得董其昌《论古帖》知宋高宗内禅后,有乐寿老人之称,喜其不约而同,因以名宁寿宫书堂,以待倦勤后居之。”
乐寿堂原为两层建筑,于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时,改成现的式样,成为西太后慈禧在颐和园的寝宫。
乐寿堂按照宫廷原状陈列,中间为起居室,西套间为寝宫,东套间为更衣室。起居室内,用名贵木材紫檀制成的相当精致的“御案宝座”,设置在室内的中间。在御案宝座后有十五折玻璃屏风,将室内照得格外敞亮。在御案宝座的两侧,插列有孔雀羽毛掌扇。这对孔雀羽毛掌扇不仅相当精致,而且能点缀出西太后慈禧的威仪。
在御案宝座的两端,还陈列有盛果子用的一对青花大果盘。每一盘能堆放四五百个各色水果。这是专供闻香味的。
在起居室的四角,还配置有4个镀金九桃大铜炉,专供点燃檀香调节室内空气的。
在中间起居室内,还设置有两张八仙鱼桌,制作得相当讲究:桌面为两层玻璃结构,夹层嵌制以“鸂□”(水鸟名)和象牙雕造的相当精致的“亭台楼阁”。其下,为方形鱼槽,可放养金鱼。老佛爷——慈禧每天坐在桌旁用茶的同时,亦可以尽情观赏美丽的金鱼穿游在亭台楼阁之间,从而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乐寿堂庭院内的怪石青芝岫
怪石,自古以来,就被文学家、画家和造园艺术大师们格外重视。如明代著名小说家吴承恩就将“怪石”撰写进《西游记》第一回里。说“花果山”有“丹崖怪石”及吸引人的“削壁奇峰”,有“麒麟独卧”,经过文学家精心的艺术加工,使“丹崖怪石”与被神化了的“花果山”周围的景物浑然一体,顿生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那么客观存在的“怪石”究竟有什么突出的特征呢?
“怪石”的突出特征是丑。对此,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中作了恰到好处的解释,他说:“怪石之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著名的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以丑石自喻,他画的几幅竹石画,最突出之处,就是画均未离开奇丑的怪石。因此,他在画题中说“燮画此石,丑石也。丑而雄,丑而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