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传奇老北京——《日下旧闻考》解读
9042300000024

第24章 北海造园装景(1)

北海

《日下旧闻考》第二册“国朝宫室”载的原文:

圆城外东为承光左门,西为承光右门,北为积翠堆云桥。

[臣等谨按]团城北驾石梁,南北树坊二,南日积翠,北日堆云,过桥即琼华岛。永安寺为金源琼华岛,踞太液池中。奇石叠垒,皆当时辇致艮嶽之遗。

[臣等谨按]琼华岛周围计二百七十四丈,旧有广寒殿,相传为金章宗时李妃妆台遗址。元改名万寿山,又称万岁山。本朝顺治八年立塔建刹,称白塔寺,今易名永安寺。恭绎皇上御制塔山四面记,辨方正位,嘹如指掌……

[臣等谨按]法轮殿五楹,内奉释迦佛,御书额曰慈云觉海,又日人天调御。联曰:灵鹫风香传妙偈;澄潭月皎印真如。又曰:青莲法界本清净;白毫相光常满圆。殿后拾级而上,有坊树焉,南日龙光,北日紫照。引胜亭内石幢恭刊御制白塔山总记,涤霭亭内石幢恭刊御制塔山四面记。

御制白塔山总记

京都于唐为苑阳,于北宋为燕山,辽始称京,金元明因之。虽城郭宫市建置沿革时或不同,而答阳都会居天下之上游,俯寰中之北拱,诚万载不易之金汤也。宫殿屏扆则景山,西苑作镇则日白塔山。白塔山者,金之琼华岛也。北平图经载辽时名曰瑶屿,或即其地。元至元时改为万岁山,或曰万寿山,至明时则互称之,或又谓之大山子。本朝日白塔山者,以顺治年间建白塔于山顶。然考燕京而言永八景者,无不日琼岛春阴,故予于辛未年题碣山左,亦仍其旧,所为数典不忘之意耳。山四面皆有景,惜春明梦余录及日下旧闻所载广寒仁智之殿、立虹金露之亭,其方偶曲折未能尽高下窈窕之致,使人一览若身步其地而目靓其概。盖地既博而境即幽,目禁苑森严,外人或偶一窥视,或得之传闻,其不能规之切而记之详也亦宜。兹特界为四面,面各有记,如柳宗元之钴姆、石城诸作,俾因文问景者若亲历其间,赏鼎一脔,足知全味云尔。

解读:

1.北海的永安桥

其北海南门一进,今日称为永安桥。

跨太液这座古桥,其南北各有一坊。

古牌坊南日积翠,走过桥北日堆云。

所以说其永安桥,原名为堆云积翠。

人们一走进北海公园的南门就会发现:眼前就是一座精美的古建筑——永安桥。

然而,这座古桥,与许多精美的古建筑一样,亦是相当讲究左右对称的。这座古桥,其南北各一座牌坊,南日积翠,北曰堆云,相对称着这座古桥。不仅如此,而且这座古桥的南北,各有一对石狮子相对称着。所以,永安寺落成之前,这座古桥名曰为“堆云积翠桥”。

先有堆云积翠桥,当永安寺落成后,随之更名“堆云积翠桥”为“永安桥”了。

为了对称,永安桥的北面设置有一对石狮子,但是永安寺作为清代时的一座喇嘛寺庙门前是不讲究设置石狮子的。所以,就出现有人误认为桥北的石狮子,是属永安寺门前的守门石狮子了。因此随之又出现了一种怪说:其时间,大体是在那左的年代里,有人撰文说:北京北海公园永安寺门前的守门石狮子,格外不同,它不是面朝外,而是面朝里,特别自私自利。

那么,今日北海里的永安寺和永安桥其基本情形,则究竟怎样呢?

对此,《今日北京》一书里,作了历史反映性的归纳概括性的描述,为了您方便阅读和欣赏,这里将其原文转引如下。

[永安寺]在北海公园琼岛南面。为清代喇嘛寺庙。清顺治八年(1651年)建,基址包括明代仁智、介福、延和三大殿及金代广寒殿遗址。初名白塔寺,乾隆八年(1743年)重修,更今名。寺门内为五问法轮殿,殿后拾级而上,东有引胜亭,亭石有昆仑石;西有涤霭亭,亭后有岳云石由涤霭亭后再拾级而上,左右各一方亭,东为云依,西为意远。正中为正觉殿,殿后为普安殿,普安殿前,东有宗镜殿,西为圣果殿,殿后为善因殿,再后即山巅白塔。今保存完好。

[永安桥]原名堆云积翠桥、太液桥、白石桥、俗称大桥。在北海公园永安寺前,是连接白塔山和北海南岸的通道。元代始建白石断桥,长200余尺,中架木板,便于龙舟过往,称白石桥。明代在桥的南北两端各建一座四柱三楼式彩色木牌坊,北叫堆云,南称积翠,故名堆云积翠桥,亦称太液桥。清雍正年重修白塔时,也翻修石桥,始成今日的形式,三孔券式,长82米,曲尺形桥面铺条石。桥身两侧的栏板、望柱雕刻精美。堆云积翠两牌坊前各有一对石狮,雕工精细,姿态雄伟。今保存完好。

今北海造园装景,其重点在白塔山。

白塔山东西南北,其四面都有装景。

其南面装景重点,主要殿有法轮殿。

正觉殿及普安殿,点缀性亭子较多。

白塔山西面装景,阅古楼两层楼宇。

三希堂法帖石刻,入楼壁刻板珍藏。

白塔山北面装景,未离开楼阁廊亭。

例如有临水游亭,漪澜堂点缀装景。

白塔山东面装景,有画廊有交翠庭。

智珠殿三楹东向,供的是文殊佛像。

从造园装景艺术的角度上看,北海公园里的造园“装景”,其重点主要集中在白塔山上,为什么?因为其“山四面皆有景”。(《日下旧闻考》)

2.白塔山南面的装景

(1)白塔山

北海公园里的装景,其重点集中在白塔山上,而白塔山,则又分为南面和北面、东面和西面。这里从白塔山南面的装景先说起。

说起园林装景,当然亦包括北海公园在内,都离不开宫殿、佛寺、楼阁以及各种亭子等相配合相点缀。

北海公园“白塔山”南面的“装景”《日下旧闻考·御制塔山南面记》里指出:当人们跨过“永安桥”(或曰“堆云积翠桥”)过堆云(牌)坊即永安寺,殿日法轮。

“永安寺”为北海公园“白塔山”南面重点“装景”的建筑群体。《北京各园趣谈》一书里作记载:永安寺是顺治八年,在明代仁智、介福、延和三大殿的旧址上建成的,顺治笃信佛教,他特别崇敬西藏喇嘛诺门汗,依照诺门汗的建议,在广寒殿及三大殿旧址上建庙立塔,初名白塔寺,1742年,乾隆重修时改名永安寺,从山脚下拾级而上,寺院层层,主要殿宇有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以及配殿、廊殿、钟楼等。

白塔山南面的装景,以永安寺为主,形成了一建筑群体,使白塔山南面的景观,显得格外壮观。《日下旧闻考》里指出:观赏完“永安寺”的法轮殿,其“殿后石磴拾级而升,得平道”,其左右则又出现了“装景”点缀性的两个亭子,即“左右二亭”曰引胜,曰涤霭。

不仅如此,而且此地方,还出现了装景点缀性的另一种景观,就是“复因回叠石中,仍拾级左右各为洞,玲珑窈窕,刻峭摧崣,各极其致,盖即谓移艮嶽者也。”

穿洞而上,即在装景点缀性的洞之上,则又装景点缀上了两座亭子,以及佛殿等。这正如《日下旧闻考》里记载的:“穿洞而上,适与拾级而上者平,洞之上,左右各有亭覆之,曰云依,曰意远。”其“平处为佛殿,前日正觉,后曰普安。两厢各有殿,东曰圣果,西曰宗镜。”例如《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云:

[臣等谨按]云依,意远亭下各有石洞,其东洞有额曰楞迦窟,普安殿内恭悬皇上御书额曰慧根圆相,又曰如如不动,联曰:真谛总涵华海露,慈光长仰德山云。又曰:心镜朗悬空色相;智灯长满烛人天。

普安殿前东为宗镜殿,西为圣果殿,殿后石磴层跻为善因殿。

看来,白塔山南面,装景点缀性的亭子比较多,左一亭右一亭,“自永安墙之东缘山而升,路中有振芳亭,再升为慧日亭。”(《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

其实,振芳亭和慧日亭,这二亭,特别是慧日亭,则还有“慧日碑”,对此,《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亦有记载:

[臣等谨按]慧日亭碑,一为顺治八年建塔恭纪文,一为雍正十一年重修恭纪文,今皆附录券内。

不仅如此,而且寺墙之西,亦缘山而上,半山有亭,匾日蓬壶挹胜。

再登则为悦心殿,偶临塔山……其后为庆霄楼,每逢腊日奉太皇后观冰嬉之所也。

悦心殿其殿中有宝座和古玩陈设,院内置铜鼎、铜缸、铜鹤、铜鹿、铜凤、铜龙等物。悦心殿,清代从乾隆皇帝开始,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游赏北海时,都在悦心殿召见大臣,办理政事。还有就是:每年数九寒天,清代的帝王们,差不多个个都曾经来悦心殿观赏太液池中的冰嬉。

据《曰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记载“悦心殿”有联、有额、有御制悦心殿作、有御悦心殿诗、御制腊日悦心殿侍皇太后膳的诗韵。

(2)庆霄楼在悦心殿后,庆霄楼,是乾隆皇帝用“庆霄”二字作楼名的,以此示意楼宇高峨,可冲霄汉。不仅如此,而且乾隆帝还亲笔颂诗云:“琼岛层楼号庆霄,开诏苑亦近天霄,银花大树从无赏,燕贴鹤幡近可招。”

对“庆霄楼”前后左右,其周围“装景”点缀性的建筑,《曰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还作了补充性的记载,例如:

[臣等谨按]庆霄楼南向上下各七楹,额日云木含秀。联曰:得水之情,盆鱼有乐;领山之趣,拳石皆奇,又曰:延赏亭台皆入画;向阳景物又从新。静憩轩联曰:悦性适因静;会心何必遐。又曰:暇当绨几身聊憩;景入纱疏意与存。自永安寺门至此为塔山南面之景。

乾隆二十五年御制庆霄楼即目诗

堵波高矗在楼横,伊字当前三点成。

霄是眼华由景庆,月如心印任亏盈。

且迟慧苹缘阶茁,正喜唐花映座荣。

繍户悬灯从未赏,常年辜负此称名。

庆霄楼之西有延廊,环抱山石问,筑室其中,为一房山。由房内南间石岩蟠旋而下,为蟠青室。《日下旧闻考》记载:

[臣等谨按]一房山联曰:好山一窗足;佳景四时宜。又曰:翠霏峰四面;青罨户千螺。

白塔山南面“装景”点缀性建筑,还有别的建筑,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这里将“御制塔山南面记”的全文转引出来,以供您阅读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