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马克思的早期着作注意到主体性问题,注意到人的劳动实践活动,但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心理学还没有充分发展,弗洛伊德的学说尚未出现,因此,他还无法吸收心理学的思维成果,这种时代环境的限制使马克思没有进入对主体结构的研究,特别是未能进入主体深层结构的研究。这是令人遗憾的。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人与人的差别,首先是人的主体结构的差别,尤其是人的主体深层结构的差别。人类的无限丰富性,就因为每个个体的结构所展示出来的无限差异性,只有把人作为一种存在系统(而不是仅仅把人视为意识的载体)研究它的主体结构,才能深化对人的认识。
主体性哲学对心物二元对立的哲学模式的冲击,便造成当代哲学的基本命题的转换。传统的经典哲学(主要是指辩证唯物论)和被艾思奇通俗化、教案化的哲学基本问题,是心物二元对立和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而主体性哲学则把人的存在意义及人的命运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4文学主体性论题对中国流行的文学理论框架的挑战
当代中国流行的文学理论框架,即作为数十年一贯制的文学理论教材,是从苏联搬入的。这套描述文学与生活、文学与政治、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内容和形式关系的理论系统,其哲学基点,就是心物二元对立的世界图式。建立在这一哲学基点上的文学理论,把文学的本质视为对客体(社会生活)的反映,把作家艺术家视为从事这种反映并通过这种反映对社会产生反作用的工具,又把反映的过程,视为仅仅是意识的功能过程。这套理论框架,完全排除文学活动的自由本质和超越性特点,排除作家的主体性和读者主体性,只重认知,不重情感意志和语言形式,从而造成普遍的文学创作的公式化和概念化的严重弊病。
主体性哲学引入文学理论之后,便对这一理论框架形成颠覆性的变革。
笔者在《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文体革命》中曾指出:“原来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所立足的传统哲学,以物质本体论和反映论为基本构架,从而忽视了存在的主体性。在这个哲学系统中,人被排除于世界之外,并以认识论(反映论)代替价值论,于是主体成为认识自然和社会必然法则的工具,它不能参与对世界的创造。在这个哲学基础上形成的文学理论也必然是非主体性的,它把文学简单地归结为对现实的反映。这样,文学理论就不能不笼罩着许多庸俗社会学的投影,它离开了对丰富的主体精神世界的探索。而主体性哲学,肯定存在本体是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的实践活动,人类世界是主体创造和解释的意义对象。主体性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不是现实的复制,也不仅是反映,而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文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解释世界,它揭示人类世界的审美意义。”刘再复:《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文体革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这样,主体性哲学和主体性文艺学就开始打破原来的文学理论系统。
以主体性哲学为新文学理论框架的哲学基点,并不排除认识论。但反对仅仅归结于认识论。主体性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统一。本体论研究存在的意义(存在是解释性的创造世界的活动,而不是所谓“纯粹的客体”),从本体论出发,就把文学活动视为自由精神的一种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不仅是作家的“文体”,而且是创造主体、接受主体和“本文”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本体论还确认文学展示的是一个特殊的意义世界,这个世界不是现实的存在,而是超越的存在,是通过特殊的语言系统对存在的意义的审美领悟。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文学,则确认文学活动包含着作者、读者的认知活动。但是,主体性认识论认为,认识不是对客观实体的再现,而是一种精神实践,一种创造活动,因而,它也带有主体性。这就是说,对象世界不是自发地、直观地呈现,而是被主体发现、把握和解释的意义世界,即人化的意义世界,它体现着主体性力量。
关于这点,现代语言学、符号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世界的解释总是要依据一定的语言和符号系统,并受到它的制约,而语言符号系统又是在人的历史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世界的意义乃是经由语言、符号系统这一中介呈现出来,因此,其所呈现的世界不可能是纯粹客观的,它总是打上话语主体的烙印,也就是主体性的烙印。尽管文学活动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尽管文学作品的内容包括认识的内容,但是,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认识的内容仅仅是“本文”的表层结构,而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则是它的超意识形态的符号系统。文学审美活动,虽然也是认识活动,但它的更加本质的意义,则是一种对象性的创造价值活动;文学的世界固然包含着作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但它的更本质的意义,则是人的自由精神的一种象征,是基于人的主体需要的价值形态。在文学创造过程中,人的主体价值尺度高于科学尺度,人的生命活动目的性原则高于合乎“客观规律”的科学性原则。在这个特殊的精神领域(文学审美活动作为价值关系的领域),认识和反映仅仅是实现生命活动目的的手段,这又是从价值论对文学意义的把握。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主体性哲学的范围内,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是统一的。认识论和价值论都是本体论的展开,它们从客观和主观方面把握存在的意义。可见,把主体性简单地归结为主观能动性和主观战斗精神是不够的。主体性概念内涵比主观性(也比主观能动性)概念丰富得多。
主体性的若干范畴和文学的超越性特征
主体和主体性是不同的概念。主体就是指人,人类。通常包括个体主体(个人),群体主体(民族、国家、阶级、政党、团体),人类主体。从社会学角度说,主体性的基本形态是个体主体性、群体主体性、人类主体性。文学主体性强调的是个体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主体之中那些真正属于人本身并体现于对象世界的本质力量。主体性不仅是主体意识的某种功能,而且是主体存在的全部本质。因此,也可以说,主体性就是指主体存在所拥有的,并且体现于对象世界中的人的全部本质力量。尽管每一个谈论主体的学者都可以给主体性的定义重新界定,但是,它总是离不开这个基本意思,否则,谈论主体和主体性就没有意义。
主体性一词,在英语中是与Objectivity相对应的Subjectivity。但是中国学者编辑的字典,通常把Subjectivity翻译成主观性和主观能动性,无法把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的概念分开。因此主体性概念一旦广泛使用之后,就很容易被庸俗化,被混同于主观性、主观能动性、主观战斗精神等概念,其实,两者是很不相同的。我的论敌,总是在这些基本概念上混淆不清。
主体性包括外延方面和内涵方面。内涵方面是指主体的内部规定性,它是指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主体存在的结构特征;外延方面,则是指在主客体关系上体现出来的主体性,即对象性,它是指主体存在的功能。在现实世界中,主体性和对象性是分离的,但是,人类可以通过主体性的发挥,使主体与客体同一,使主体性与对象性同一。文学主体性课题之一,就是研究主体性和对象性同一的课题。
现代哲学与古典哲学不同,它不再把世界看做实体(自然本体论者就是这样看),它摒弃实体的概念,把世界看做意义对象。马克思认为世界是“人化自然”的产物,是人的对象,也是把世界视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视为意义世界,不了解对象性也就不了解主体性。
所谓对象性,就是主体创造自己的对象世界的要求和能力。这种要求和能力,是指人作为对象性生物,他们要在对象世界的创造中实现自己,把外在世界变成主体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主体的物质需求和创造能力,都必须通过特定的对象才能得到实现,哪怕是幻想,也要凭借对象的虚构才有可能。离开对象的创造,主体性就无以确立,无法实现。主题性通过对象性来沟通世界,确立和实现自身,所以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生物。客观世界被主体化,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丧失“自在之物”的性质,因而世界是作为主体的对象而存在的。对象性必然趋向于把对象当做自身,消除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对立;只有这种消除,才是对象性的终极指向和最充分的实现。文学艺术就是接近这种极境的一种自由存在形式。
就外延的意义上说,主体性沟通主体与客体,使人类与世界成为一体;就内涵的意义上说,主体性则是人类区别于世界,首先是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主体性实现得愈充分,离动物界就愈远。人的本质是多层次的,人的主体性也是多层次的。人类只有当他走出动物界的那一条界线之后,才具有主体性。或者说,主体性的产生,是人类告别动物界的真正标志。
主体性层次可以无限地区分,但是,也可以以意识和语言文化符号为坐标系,区别为最基本的三大层次:
低级层次是未被意识、符号、文化塑造的主体性层次;
中级层次是已被意识、符号、文化塑造的主体性层次;
高级层次是反抗意识、符号、文化而重塑自身的主体性层次。
低级层次指人在未掌握语言符号和文化意义系统之前。此时的人类,也具有不同于动物的生理特点和制造简单工具的实践能力。没有掌握一定的语言符号和文化意义系统的原始人类,也有主体性,因为他们的生理——心理结构已区别于动物。原始人类的食欲与性欲已经是初步人化的食欲和性欲,这也可以说是初级文化化了的食欲与性欲。人的无意识层次,也属主体性的低级层次,但是心理分析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无意识心理不同于动物的本能,它可以升华为显意识,而动物则不能。人所以能够被教育、被塑造,能够接受语言符号和其他文化符号,就是因为每一个人的潜意识层次都有一个与动物不同的自然基础。
人在未掌握语言符号和其他文化符号之前,就像亚当和夏娃未偷食智慧禁果之前,虽然尚未掌握区分善恶的文化知识体系,但是,她们已具有区别于动物——蛇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已有动物所没有的特殊的生长节奏、生命需求和开放性、未确定性等生理特点。这些特点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是主体性的表现,然而,这是比较低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