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业者对话创业者
9036800000012

第12章 左手找到右手—对话豆瓣总裁杨勃 (1)

豆瓣(douban.com)

豆瓣网成立于2005年3月,成立之初以图书、电影及音乐的分享和推荐见长。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全面围绕城市生活的线上社区。豆瓣网的宗旨是帮助用户发现生活中最适合自己的东西。

杨勃

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前在美国IBM公司任顾问科学家,2004年底创建豆瓣网。

访谈印象

杨勃:豆瓣就是我的位置

有个故事,以前和杨勃聊天的时候,我向他求证过。

那是豆瓣周年庆上,豆瓣投资人、现在的董事之一和联创策源合伙人冯波给杨勃一个大纸箱,里面全是杨勃在豆瓣上列出的“我想读的书”。

故事有趣好玩,作为采访者,我喜欢这个故事,还因为它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两点:一是杨勃为豆瓣设计的互联网模式。豆瓣就是借助文化生活的各个元素,把人们组织起来的社区。书、音乐、电影等各种活动,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流,这个以互联网的社交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平台,使交流变得有效率,从而产生商业价值。看,借助这个平台,投资人对杨勃读书状态的了解,可能超过对豆瓣公司的经营业绩的了解。短短4年,这个互联网模式已让豆瓣成为一个日益清晰的文化符号。

二是杨勃这个人的趣味。在我认识的创业群中,极少有他这样,一直以来与文化生活不离不弃,有如空气和水。他的阅读不功利,广泛又深入。绝非嘲讽,大多数的CEO忙碌操心,读书需求基本上在中国机场的书店就可以得到满足。这也是豆瓣的文艺气质自始至今的主要原因吧。

创业5年,从一个新鲜的模式,到一个融资两次、近60名员工(截至2010年4月)的网站,杨勃现在也必须许一个承诺,说今年盈利,因为商业模式是必须看到结果的时候了。最近一段时间来,豆瓣改动频繁,这些改动也是豆瓣走入新阶段时杨勃和团队的思考。豆瓣有中国互联网最高质量的UGC内容,但也有最挑剔的用户,我采访他前,3G门户网用户给我的留言一半是质疑他们的多次改版。对于这些,杨勃越来越不愿意以个人身份来回应,他希望用户看到“阿北”那个昵称时,只想到那是一个普通的豆瓣用户。

这是一个网站、一个组织从少年到成人的变声期。

豆瓣被视为文艺符号,杨勃的外在很符号,每次接受采访,要是拍照,他会很留意展示自己对苹果电脑的热爱,虽然是物理学博士,但一样照穿帆布球鞋,T恤的图案也总有些特别的意味。这次他穿的T恤印着“Everything is in its place”。图案是一个书架,CD、书籍各安其位,显然来自他的人生哲学。他对自己的表述中,就算对退休生活的想象,不也是做一个如此这般的网站,仔细一想,那不还是豆瓣吗?

一个想法刚刚展开的创业者,他的位置被自己赋予自身的使命所确定,在这样的阶段,合格的创业者没有权利去想到其他。

事业可以变成自己喜欢的事情。

张向东:杨勃所创办的豆瓣网不是中国流量最大的网站,但却可以说是中国用户评论质量最高的网站,是中国文艺青年惺惺相惜知名度最高的聚集地。按照礼节,我应该叫你杨博士,而不是杨勃。你总共在校园里应该有5+6+4+6=21年,你读了博士,而且是理学博士,应该很有学术理想的。是什么想法让你开始有了创业的冲动?

杨?勃:在国外的时候,我主要是求学。我的研究生阶段时间要长一点,上清华时还好一点,非常专注于学业。后来,除了做我专业的东西之外,对文科也很感兴趣,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东西,花了不少时间。另外,那一段时间互联网也刚开始兴起,所以我在这上面也花了很长时间。这两件事情都花费了我很多时间,虽然花在工作之外的时间要多一点,但这些东西后来都派上一些用场。

张向东:为什么有放弃当科学家的念头?

杨?勃:在学校待的时间太长,可能都会厌倦。但很多人也可能不是因为经历,就是本性使然。人是行动派还是思想派,很多情况下都是性格在决定,是那样性格的人,可能早晚都要迈出这一步。

张向东:那你对互联网的兴趣什么时候最大,以致愿意投身进来?

杨?勃:其实我2000年回国时就是想加入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的。但当我站在北京的大街上,看到所有的公交车、路牌上都是互联网公司的广告,就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泡沫之中,觉得有点悬,于是改了主意,没有投身互联网,而是加入了一个传统的物流方面的公司,一做就是4年。

张向东:我们刚刚相反。可能也是因为年纪小,我比你小,1999年毕业。那时北大、清华这些学校处于中国互联网风暴的中心,今天最重要的互联网公司的大部分都是在中关村附近起步,也就是2000年前后,正如你所说,广告超级密集,谁融资了看广告就知道了。于是我就立刻跑去凑热闹了。你一直就这么冷静吗?

杨?勃:可能吧。我喜欢反其道而行之,不喜欢凑热闹,这是性格决定的。创业者也有两类,第一类是只要是机会就要去追,现在这个事情机会很好,那他就去抓住它。另外一类是他喜欢一件事情,然后才去做,做的时候发现,这件事情只能通过创业去完成,那他就去创业。这个创业的过程就很好,如果能够很成功的话,当然就更好。但这个过程本身对他很重要。其实我第一次创业时,我觉得自己只是为了抓住机会,觉得眼前有一个很大的机会,就必须要抓住它,但它其实不是我个人喜欢的东西,后来,我慢慢发现我喜欢的东西是互联网,这种发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当年我在美国的那段时间内,浏览器还没有出现,互联网还不像现在这样大众化。2000年网络门户开始出现,后来才又有一些互动在里面。而我对媒体并没有太大的感觉和兴趣,当时只是觉得这个好就做这个,那个好就做那个。在做的过程中我才慢慢意识到自己的兴趣在哪里,我第一次创业的最大收获就是知道下次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事业也可以变成自己喜欢的事情。

张向东:你回来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当时出现了很多互联网英雄,很多人跟你背景一样,在国内读书,接着出国,然后创业,引进投资,而且拿到的都是国外的风险投资。当时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也将成为这种产业的一分子,而且走过的路跟他们非常近似?

杨?勃:没有多想。我做一件事情比较专注,而当时正专注于物流,所以并没有过多关注互联网,等我再次关注互联网的时候,已经到了2004年,当时已经开始有博客之类的了,那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哇,怎么短短几年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互联网从一个非常小众的东西变成大众普遍使用的工具。为什么觉得互联网适合我自己呢?是因为互联网是直接面对每一个个体,它是一个特别复杂的、本质上非常社会性的东西。互联网的背后虽然有非常多复杂的数学逻辑,但又能做一些很有意思的应用,那我觉得这个比较适合我。我以前学物理学,觉得这个很有意思,而且本身我就是一个技术迷,喜欢写程序。我发现这两个方面可以结合起来,但我确实花了很多时间才意识到这一点。

我没有想到豆瓣会变成一个文化符号。

张向东:2005年3月6日,对你已经经历过的人生来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讲讲做豆瓣的初衷吧。

杨?勃:是的,那一天豆瓣上线。最早对豆瓣的设想纯粹是一个技术的想法,我没有想到豆瓣会变成一个文化符号。当时想做一个推荐引擎,很简单,就是说我自己看过很多书或电影,我希望跟我的朋友分享,但在原来的互联网上,我没有办法很好地和他们分享。我想网络可以实现这一点,这样我不仅仅是可以分享自己的,也可以通过书、电影和音乐这些联系,去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人,反过头来还会发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这是当初一个简单的想法。这个过程里面最早的设想是,如果我能做一个推荐引擎,那么只要你告诉我你喜欢什么东西,我就能推测出来你喜欢什么你不知道的东西。这一点很重要,虽然只是这样一个比较简单的想法,另外它所涉及的书、音乐和电影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所以一步一步才变成今天的豆瓣。2005年3月6日,那天就是觉得写得差不多了,就自己传到服务器上,在一个常去的技术论坛上发了个贴,说这是我自己写的大家来看看,然后就去睡觉了。

张向东:如果让你简单介绍一下豆瓣,你会怎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