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和进一步巩固、发展时期。“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么,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在秦代初步形成、汉代进一步巩固、发展起来的这个国家,人口比今天少,但面积比今天大,民族成分也更为复杂。在这样一个土地广阔、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是不容易的。然而,秦、汉王朝不仅建立起了这样的国家,而且把许许多多的民族结合成一个整体,使数千年来各族人民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不仅没有遭到破坏,反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统一的政权统治下,各族人民的关系由原来的隔离、对立,变成相互间友好、信赖,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出空前发展的水平,从而使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繁荣、昌盛。这种奇迹,在当时世界史上是罕见的。
因此,研究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考察为巩固和发展这样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政策、策略,探索产生各种政策的指导思想,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史,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统一的发展趋势
中国地域辽阔,有许多高山大河,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在各地居住着不同的人群。长江、黄河中游地区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住在这里的居民较早创造出先进文化。传说中的炎、黄、盘古等首领,就活动在这个地区。五帝时期,形成许多部落或民族政权,当时称“万邦”。《尧典》记:“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万邦”又称“万国”。《左传》记“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以后,“诸侯相兼,逮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殷墟卜辞中记有大量邦方名称,并反映出同商朝的关系。
周灭商,“制五等之封,凡千九百七十三国。”周疆域大于商,而邦国减少,是相互兼并的结果。五等又称“五服”,还有“九服”之说,《禹贡》、《国语》、《逸周书》等均有记载。这种服至少反映出周王室把诸侯国按关系的亲疏,距离的远近,划分为许多等级,然后按等级向周王室承担赋役。这种统一形式,比商朝前进了一步,周王室在比商朝更大的疆土上通过确立臣属关系加强了统治。
周王室直接统治和征收赋税的地方,在京城附近,称王畿。但这远远不够满足周室的需要,还要从分封的诸侯国通过会盟进贡等形式,得到大批财物。诸侯国后来不断相互兼并,出现了一批强大的政权,如春秋时的五霸,战国时的七雄。
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后称晋。晋初辖地很少,且“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后来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兼并戎狄,晋文公列入五霸。以后分裂为韩、赵、魏三国,战国七雄中占有三雄。
吕尚被封于齐,初很小。成王命太公“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索隐》:在淮南),北至无隶(在辽西孤竹),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加上国有渔盐之利,经济富足,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
周公旦之子被封于鲁。鲁国平徐戎、淮夷后,势力扩大,成为强国。
周王季历之兄吴大伯初”奔荆蛮,自号句吴”武王即位,封其后为吴伯,从此吴在蛮越之中发展起来,拥有长江下游之地。
武王封召公奭于燕,与山戎为邻。春秋时,齐桓公伐山戎救燕,燕逐渐强大。至昭王,“燕国殷富”,势力东至朝鲜,列入七雄。
成王封熊绎于楚,六世传至熊渠,仍自称“蛮夷”。后伐庸、杨粤、鄂,辖地扩大,称王。楚成王遣使献于周,周令其“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楚向东南、西南开地数千里,至庄王,称霸。
秦居西方戎狄间,奉周命以和西戎。西周末,秦襄公伐犬戎救周,列入诸侯。武公伐邦冀之戎,向渭水上游扩展。穆公得百里奚、由余,“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西方强国。
以上所举仅仅是周封侯国的一部分。这些侯国大都在周的边缘地区,亦即周外围接近或杂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它们的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各少数民族的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通过同各民族的交往不断扩大对少数民族的管辖。其强大过程,实际上就是华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亦即周的统一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第一,诸侯国都要尊周王,行周礼,实行周的政治制度,通用周(即华夏族)的语言文字。诸侯国对统辖地区的统治,实际上就是周统一的扩大和发展。诸侯国通过对周室和各国之间广泛进行的经济文化交流,把各族人民间的联系逐渐加强。
第二,各个者侯国之间的联系也在不断加强,有事要相互报聘,派使臣参加,甚至由公或王亲自前往。齐桓公“西服流沙”,从东海之滨到达西戎之中。晋公子重耳避难,先后经卫、齐、曹、宋、郑、楚、秦等国,沿途均受到礼遇。孔子教授弟子,周游列国,不受地界的限制。现存的春秋战国时期传下来的几部国别史如《春秋》、《竹书纪年》等,虽是鲁、魏等国的历史,但内容不限本国,对各国的重大事件均有所涉及。可见各国由于相互间密切的联系,虽然政权不统一,但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已出现统一趋势。
第三,诸侯国联系的加强,促进了各少数民族间的直接接触。强大的诸侯国都管理着大批少数民族。在战争和政治、经济交往中,少数民族被征发服役,由此处迁往彼处。原先所谓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互不接壤,此时有了直接接触,在接触过程中互相比较,意识到华夏文化高于他们自身的文化,所以,战国后期华夏人吸收四夷文化。四夷民族也争相接受华夏文化,但总的趋势是少数民族接受华夏文化,并与华夏人共同发展华夏文化,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进一步实现统一已成为各诸侯国、各少数民族的强烈愿望。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华夏诸子百家的学说,大部分是为实现统一探索道路,而频繁的战争则是进行统一的实践活动,不实现统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受到阻碍。但是,究竟由谁来实现这次大统一,这不仅仅是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较量,还是用政策发动起来的人心的较量。其结果,原先进步、强大的一些诸侯国因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逐渐走向衰弱,偏居西方、杂居于戎狄间落后的秦国,反而敢于不断吸收别人的进步思想用来改造自己,善于争取利用少数民族来壮大自己,最后在激烈的争战中终于实现了统一六国的任务,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
二、秦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程
秦在周孝王时势力很小,其首领为周西垂大夫,主牧马于汧渭间。周室东迁。秦由陇山以西迁入关中西部,在周经营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兼并戎狄,势力日强。至穆公扩大疆土,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改革旧制,发展生产。惠文王东击韩、赵、魏,势力扩展到汾水流域,并南下攻蜀,据有巴蜀富地。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使司马错“因蜀攻楚黔中郡,拔之”,继取楚郢地,以巫及江南地置黔中郡,郢地为南郡。此时,秦已是拥有众多民族的国家,不仅有西方的戎、狄、羌,还有南方的夷、巴、蜀、荆蛮等。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从此,“东至海及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在这辽阔的领土上建立起秦的统治。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三十三(前214年)又南“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郡”,郡置守、尉,以50万人谪戍之。又命蒙恬至阴山置44县。
秦亡汉兴,汉朝继承了秦的疆土。但在楚汉相争时,匈奴冒顿单于东破东胡,西走月氏,势力强大起来,不仅占有秦的44县,还不断南下,侵扰汉陇西、北地、上郡、云中、上谷、雁门、渔阳等郡,对汉朝造成很大威胁。因此汉朝不得不向匈奴连年输送大批绢帛、粮食,以缓和匈奴对汉北边的掠夺。此时,汉朝能否把继承秦的疆域巩固下来,关键在于改变汉匈关系中的被动局面。
西汉经过60余年的努力,休养生息,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至武帝即位开始对匈奴进行反击。
战争主要有三次。元光六年(前129年)至元朔元年(前128年),匈奴不断侵扰汉北边,汉辽西太守死难,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出兵反击,匈奴初步遭到失败。元狩二年(前121年),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出兵河西,进攻匈奴右方,败匈奴速濮(须卜氏)、折兰(兰氏)、稽且、休屠、浑邪、鲽得、单桓等部,到达今居延海和酒泉祁连一带,给匈奴右方以沉重打击。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分路向单于庭和匈奴左地发动进攻,匈奴大败,单于乘暮色冒风沙逃出。后两次战争改变了汉、匈关系中汉朝的被动局面,汉北边得到暂时安宁。
战后,汉朝继续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强对北边的防御,另一方面着手经营河西,同匈奴争夺西域,切断匈奴与西域的联系,改变匈奴对西域“赋税诸国”的局面。车师乌孙,是汉匈双方争夺的焦点。汉朝所做的努力,使匈奴对西域的统治日渐削弱。匈奴的实力开始衰弱下来,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被统治下的乌桓、丁零、乌孙和西域的其他国家,连续发动对匈奴贵族的反抗斗争,匈奴国家面临崩溃的严重局面。甘露元年(前53年),匈奴南部呼韩邪单于降汉,从此,汉匈并为一国。呼韩邪单于在汉朝的支持援助下重新统一了大漠北部,深入北海(今贝加尔湖),汉朝的疆域北面包括贝加尔湖。
秦灭燕以前,燕已有辽西、辽东,“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朝鲜王满,故燕人,“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秦灭燕后接受燕的疆土,始皇帝还亲临辽西碣石,刻石纪功。秦末,“天下叛秦,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汉初,燕王降汉。后匈奴统治乌桓,侵扰汉边,而朝鲜王卫满与汉辽东太守约“为外臣,保塞外蛮夷”,“真番、临屯,皆来服属,”元狩四年,汉击败匈奴,乌桓归汉。元封三年(前108年)朝鲜尼谿相参杀右渠王降汉扩汉以其地设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从此,乌桓,夫余、高句骊和朝鲜半岛的大部统一于汉。
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在秦朝灭亡时行郡尉事,乘机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令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赵佗以“财物赂遗闽越、西贩、骆……东西万余里”。闽越、瓯越统属东越,分布于浙江、福建等地。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南越王内部发生矛盾,汉出兵平定,“遂以其地为儋耳、珠崖、南海、苍梧、澎(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在此前后,东越各部亦相继接受汉的管辖,汉西南边疆深人于东海、南海地区。
西南边疆原为楚和秦分别开发。楚威王派庄跻逆长江而上,经黔中西至昆明、滇池,与当地各族共同经营数千里的肥沃土地。奉惠文王使司马错伐蜀,统一巴蜀地区。昭襄王时秦控制长江三峡一带,使楚与庄跻的联系中断,庄跻遂“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秦统一六国后,开五尺道以通滇池,在此设置官吏。汉初,于巴蜀设置官吏。建元六年(前135年)设犍为郡。元狩初,武帝听张骞言:经蜀郡可通印度、大夏,因开四道至滇。后以其地设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至此,四川、贵州和云南的大部分地区统一于汉。
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年)哀牢王扈栗“遣使诣越嶲太守,愿率种人归义奉贡,世祖纳之,以为西部属国。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后以其地改设永昌郡,辖区超过现在的云南省。以后,蜀郡、广汉檄外不断有大批羌夷请求归属,永平中的一次有白狼等部人众600万以上,永元六年又有大群夷种羌50余万口。大批羌夷举土内属,使汉朝统一的西夷地区,西部到达今青海、西藏东部。
秦的西部边疆到达狄道,设陇西、北地二郡。汉武帝即位,派张骞出使月氏,遂深入西域各国。霍去病出兵河西,使汉的西部疆域扩大到河西地区。以后汉朝大力经营河西,争取西域各国。宣帝初年,乌孙王等求汉援助,共击匈奴。汉于本始二年(前72年)发兵,与乌孙等西域各国兵联合,击败匈奴,使匈奴统治西域的力量大为削弱。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直接统治西域的日逐王先贤掸在车师向汉朝表示归降,汉派郑吉前往迎接,并护送至长安,拜归德侯。从此汉朝统一了西域广大地区,命郑吉为都护,管理西域36国,汉朝把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及其以东地区全部统一起来。
总之,秦、汉王朝经过数百年的努力,把贝加尔湖及其以南,东至朝鲜半岛,东南深入东海、南海,西南设立牂柯、益州、永昌三郡,西部不仅包括河曲、湟水流域和河西走廊地区,还把西域36国置于汉朝统治之下,建立起统一的强大国家。在这统一的国家内,包括数以百计的民族,他们各自有独特的语言、习俗和生产方式,社会发展水平相差很大。但为什么能实现大统一,如何巩固和发展这样的大统一?首先,各地区、各少民族的人民有着强烈的统一要求。从夏商周以来相互间进行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把各族人民联系起来,开始出现了相互依赖、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的关系。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山海经》,可以说明这种了解是广泛而具体的。尽管各族之间不断发生战争掠夺,但正好说明这是相互依存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反映。其次,秦、汉王朝为实现统一所采取的政策、策略,对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也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秦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思想和政策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族之间尽管不断发生对抗和战争,但“大一统”、“定于一”的思想也在广泛传播,认为结束战争混乱局面的途径,只有实现大统一。各诸侯国都在为此而奋斗。
秦起于戎狄之中,戎、狄对其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起了巨大作用。与其他诸侯国相比,它接触的民族复杂且多,从而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形成妥善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一些思想。
早在秦穆公时,西戎强盛。戎王使由余观秦,侦探秦国虚实。穆公从同由余的对话中,发现由余才智非凡,“因与由余曲席而坐,传器而食,问其地形与其兵势尽誉”,最后把由余争取过来,“以客礼礼之,问伐戎之形”,终于“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