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巴菲特之道(原书第3版)
9030800000027

第27章 普通股投资9个案例(4)

1984年,大都会公司的盈利在去除折旧和摊销之后是1.22亿美元,ABC公司在去除折旧和摊销之后是3.2亿美元,两个相加是4.42亿美元。但两公司合并后,债务沉重,墨菲借了21亿美元,每年需支付利息2.2亿美元。这样,新公司的盈利大约只有2亿美元。

额外的考量因素还有,墨菲在削减成本、提高现金流方面名声在外。大都会公司的运营利润率为29%,ABC公司是11%。如果墨菲能将ABC公司的运营利润率提高1/3到15%,那么公司每年将多增收益1.25亿美元,合并后的新公司盈利将是3.25亿美元。一个具有1600万股本、盈利3.25亿美元的公司以10%的贴现率计算应该每股值203美元——距离巴菲特的买入成本172.50美元有15%的安全边际。巴菲特惬意地说:“这笔交易,格雷厄姆也会鼓掌较好的。”他指的是他的导师本·格雷厄姆。15

如果我们再做一些假设,巴菲特的安全边际还能扩大。巴菲特说传统智慧认为,报纸、杂志、电视台能够每年提价6%——不需要额外的资本投入16。他解释道,原因在于资本支付与折旧率相当,运作资本的需要很少。因此,收入几乎可以被认为是利润。这意味着,媒体所有者拥有了一台不需要增添更多资本,在可见的未来,却能以6%的速度永续增长的年金机器。与此相对应的例子是,一家公司需要不断增添新投资才能发展。

如果你拥有一个媒体公司,每年赚100万美元,预计年增长率为6%,这个公司约价值2500万美元(计算公式是:100万美元÷(10%的无风险利率-6%的增长率))。另外一个公司每年也赚100万美元,但没有新资金投入的话,增长率为0,它将仅值1000万美元(计算公式是:100万美元÷10%)。

如果我们将上述公式代入大都会公司案例中使用,公司的估值将从203美元/股,提高到507美元,这意味着巴菲特支付的172.50美元具有了66%的安全边际。但是在这个假设中有了太多的“如果”。墨菲能将大都会公司的部分资产卖出9亿美元的价钱吗?(实际上,卖了12亿美元。)他能改善ABC的运营利润率吗?他能持续增加广告收入吗?

巴菲特能在大都会公司投资中,获得显著安全边际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大都会公司的股价已经上涨多年。墨菲和伯克这对绝佳拍档干得不错,而公司股价也对此有所反映。当年盖可保险公司遇到暂时的经营困难,导致股价大跌,巴菲特可以便宜买入,这样的机会没有在大都会股票上重演。而且,股市的大势也在持续上升,似乎也不给予配合。因为巴菲特这次涉及的是二级市场的交易,新股股价需接近大都会股票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

尽管需要接受股价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巴菲特还是对这些股票价格的迅速上升感到满意。1985年3月15日,星期五,大都会的股价是176美元/股,3月18日周一下午,公司宣布了合并ABC的新闻。次日收盘,股价达到202.75美元。四天时间,股价升26美元,上升15%。巴菲特获利9000万美元,而新股认购的交易要到1986年的1月才完成。

巴菲特在购买大都会时的安全边际大大小于其他投资案例,为什么他会这么做?答案是汤姆·墨菲。如果不是因为有墨菲,巴菲特承认他不会投资大都会,墨菲就是巴菲特的安全边际。大都会/ABC公司是家卓越的企业,是吸引巴菲特的企业类型,墨菲也有其特殊之处,约翰·伯恩曾说:“沃伦崇敬汤姆·墨菲,与他合伙一起做事本身就是一件很具吸引力的事。”17

大都会的管理方式是去中心化,墨菲和伯克尽可能雇请最好的工作人员,然后让他们独当一面,所有的决策都自主做出。伯克在与墨菲合作的早期发现这一规律,当年伯克管理阿尔伯尼电视台时,每周将最新的情况报告给墨菲,但墨菲从来不回复,后来,墨菲对伯克说:“我不会来阿尔伯尼,除非你邀请我,或你被开除了。”18墨菲和伯克为旗下每一个公司做出预算,并每个季度进行监控,除了这两点,管理层像经营自己的企业一样。墨菲曾说:“我们对他们寄予厚望。”19

大都会的管理层被寄予厚望的第一要务是控制成本,如果他们没有做到这一点,墨菲就会亲自出马。大都会合并ABC公司时,墨菲控制成本的天分实在是太必要了。广播电视网络业通常看重的是传播的渗透率,而不是利润。他们考虑如何提高渗透率,而不是考虑成本。在墨菲接手之后,这种心态戛然而止。在ABC精心挑选的成员们的帮助下,墨菲重新制定了工资、津贴和费用标准。在支付了慷慨的遣散费之后,解雇了1500名员工。ABC公司供公司高层使用的餐厅和专用电梯被关闭了。墨菲首次访问公司时乘坐的豪华轿车也被处理了,他再去公司时,坐的是出租车。

这样的成本意识贯穿于大都会公司,公司在费城名列第一的电视台——WPVI,雇员有100人,相比之下,同城的CBS有150人。在墨菲来ABC之前,公司由60人管理5个电视台,在合并之后不久,6个人可以管理8个台。在纽约的WABC-TV,雇佣600人管理,产生30%的税前利润;在墨菲重新配置了人员之后,仅雇用400人,产生的税前利润超过50%。一旦成本危机解除,墨菲就交给伯克进行日常管理,他则专注于收购和股东资产。

准则:抗拒惯性驱使

广播电视网络行业的基本状况,保证了大都会公司能产生充足的现金流,行业的基本经济特征,加上墨菲的控制成本的偏好,意味着大都会公司产生的现金流极为可观。从1988年到1992年,大都会公司产生了23亿美元可支配现金。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管理者会无法抗拒花钱的诱惑,会去收购新业务、扩张公司的版图。墨菲也买了很少的一些新业务。1990年,他花了6100万美元进行了小型收购。他说,在整个市场上绝大多数传媒企业的价格过高。

收购兼并是大都会公司非常重要的成长方式。墨菲一直在留心市场上是否有合适的传媒行业资产出售,但他始终坚守着“拒付高价”的纪律。拥有巨额现金的大都会公司可以轻而易举地吞下任何公司,但就像《商业周刊》杂志报道的那样:“墨菲有时会等待数年,直到合适的收购对象出现,他从来不会因为手中拥有资源而随意浪费这种资源。”20

墨菲和伯克意识到,传媒行业是有周期性的,如果使用财务杠杆进行不恰当的收购,股东的风险将无法接受。伯克说:“墨菲从不感情用事。”21

一家公司赚取的现金多于再投资的需要时,可以收购成长型企业、偿还债务和分红回馈股东。因为墨菲不愿冒高价收购企业的风险,他选择偿还债务和回购股票。1986年,在收购ABC之后,大都会公司总的长期负债是18亿美元,净资产负债率是48.6%。1986年年底,公司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大约为1600万美元。到1992年,长期债务降到9.64亿美元,净资产负债率降到20%,同时,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上升到12亿美元。这意味着公司几乎没有负债。

墨菲通过减少负债的形式,大大改善了大都会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减少了公司风险。他的下一步是提升公司价值。

准则:一美元前提

1985~1992年,大都会/ABC公司的市值从29亿美元增长到83亿美元,在此期间,公司保留了27亿美元的盈余,因此,每一美元的留存创造了2.01美元的市值。考虑到公司挺过了1990~1991年经济周期的萧条期,以及有线电视网的出现造成其内在价值的降低,这个成就尤其值得一提。伯克希尔在大都会的投资从5.17亿美元升值为15亿美元,折合年复利回报14.5%,这个表现优于投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也超过标普500指数的表现。

准则:理性

1988年大都会公司宣布将回购公司不多于200万股股票,相当于11%的总股本。1989年,公司支付2.33亿美元回购52.3万股,均价445美元/股,7.3倍于公司运营现金流,相对于同业公司的股价是10~12倍的现金流。第二年,公司回购92.6万股,均价为477美元,7.6倍于运营现金流。1992年,公司继续回购股份,以均价434美元回购27万股,8.2倍于现金流。墨菲重申,购买自家公司的代价较购买行业内其他公司为优。1988~1992年,大都会公司一共投资8.66亿美元,回购195.3万股。

1993年11月,公司宣布以荷兰式拍卖方式回购最多200万股,价格在每股590~630美元。伯克希尔以持有的300万股中的100万股参与了此次拍卖。这次行动引发了广泛的投机活动。是公司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吗?巴菲特出售1/3持股是因为不再看好公司吗?大都会最终回购了110万股——其中100万股来自伯克希尔——均价为630美元/股。巴菲特收回了6.3亿美元,并且没有造成公司股价的大幅波动,仍旧是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13%的股权。

多年以来,巴菲特观察过无数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大都会公司是在国内公众公司中最好的。为了证明这一点,在他买入公司时,他就将未来11年的投票权交给了墨菲和伯克,条件是只要他们中的任何一位仍然继续管理该公司。如果这还不足以让你体会巴菲特对他们的高度信任,请看他曾说过的:“墨菲和伯克不仅是优秀的管理人,而且是人们愿意将女儿出嫁的好对象。”22

可口可乐公司

1988年秋天,可口可乐总裁唐纳德·基奥发现有人在巨量买入公司的股票。经历了1987年股市崩盘,可口可乐的股价较之崩盘前的高价低25%。但股价已经触及地板价,因为“一些神秘的买家通过大宗交易吃货。”当基奥发现所有这些买单均来自中西部的经纪商时,他突然想到了他的朋友沃伦·巴菲特,并决定打个电话给他。

“你好,沃伦,”基奥开始说,“你不是恰好正在买入可口可乐吧?”巴菲特顿了一下,然后说:“巧得很,我正在买入。但是如果你能在我发表声明之前保持沉默,我将非常感激。”23如果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股票的消息走漏,人们将会蜂拥而进,最终推高股价,那伯克希尔的入货目标就可能无法完成。

1989年春天,伯克希尔的股东们获悉巴菲特动用10.2亿美元购买可口可乐的股票,占到可口可乐公司股本的7%,也是伯克希尔投资组合的三分之一。这是时至今日,伯克希尔最大的单笔投资,令华尔街都挠头。对这家卖汽水的百年老店,巴菲特的出价是5倍市净率和超过15倍的市盈率,均较市场有溢价。奥马哈的先知到底看到了什么别人没有看见的东西?

可口可乐是世界上最大的饮料公司,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销售超过500种充气和不充气饮料。在这500个品种里,有15个品牌估值超过10亿美元,包括可口可乐、健怡可乐、芬达、雪碧、维他命水、动乐、美汁源、简易、乔治亚、戴尔山谷。

巴菲特与可口可乐的关系,可以回溯到他的童年时代,他5岁时第一次喝到可口可乐。不久之后,他就开始显现出企业家精神,你或许还记得第1章里提到的,他花25美分批发来六罐可乐,然后以5美分一个的价钱卖出去。在接下来的50年里,虽然他目睹了可口可乐非凡的成长,却没有买,取而代之的是,他买了纺织厂、百货公司、农场设备制造商。即便在1986年,当可口可乐公司的樱桃可乐,被伯克希尔公司选为年会的正式官方饮料时,巴菲特还是一股可口可乐都没买。直到两年之后,1988年的夏天,巴菲特开始买入。

准则:简单易懂

可口可乐的生意相当简单,公司购买大宗原材料,然后根据配方生产浓缩原浆,卖给装瓶商,再由他们将浓缩原浆与其他成分合成成品。装瓶商将成品卖给零售商,包括小商铺、超市、自动贩售机。公司也面向餐馆和快餐连锁店提供软饮料,在那里,它们被分装在杯子和玻璃瓶里卖给顾客。

准则:持续的经营历史

没有哪家公司能与可口可乐的持续运营历史相提并论,创立于1886年的可口可乐只卖一种产品,大约130年后的今天,可口可乐仍然卖着同样的饮料,辅以少许其他产品。重大的不同在于,公司的规模和覆盖的地域版图,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进入20世纪之时,公司雇佣了10名推销人员跑遍全美,那时一年销售116492加仑的糖浆,销售金额达到148000美元。成立50年之后,公司年销售2亿件软饮料(销售单位从以加仑计变为以件计)。巴菲特说:“很难找到一个公司能与可口可乐相比较,有十年的记录、销售不变的产品。”24今天,可口可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饮料、速溶咖啡、果汁、果汁饮料提供商,每天售出17亿份。

准则:良好的长期前景

1989年,在伯克希尔宣布它持有6.3%的可口可乐公司股权后,巴菲特接受了《塔特兰大宪章》的商业记者梅利莎·特纳的采访。她问了巴菲特一个经常被提及的问题:为什么没有更早买入可口可乐的股票?巴菲特谈到了他在做最终决定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