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养殖常识——蛤蚧
9022100000003

第3章 繁殖特征

(第一节 )性成熟

蛤蚧性成熟的年龄为3~4岁,此时体重50~60克,全体长23~26厘米(体长13~15厘米,尾长10~11厘米)。蛤蚧性成熟所需的时间雌雄各有所异,而且与卵的越冬有密切关系。

一、雌蛤蚧

由越冬卵孵出的小雌蛤蚧,需要满2龄,即度过2个冬天的冬眠期,进入第三年,就可发育达到性成熟。由当年产的卵孵化出的小雌蛤蚧,需经历3个冬天(冬眠期),进入到第四年,才能发育到性成熟阶段。两者此时体重达50克以上,体长约12~13厘米,尾长10厘米左右。

二、雄蛤蚧

由越冬卵孵出的小蛤蚧需经过18个月的生长发育可达到性成熟期。当年的卵孵出的小蛤蚧,需要经历25个月的生长发育,才能达到性成熟。

(第二节 )交配

蛤蚧一般生长到3~4岁龄性成熟,每年5~6月间发情交配,公母比例1∶20为宜。久旱骤雨初晴后,交尾现象尤盛。据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记述:蛤蚧交配时“两相抱负,自坠于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觉,以手分劈,虽死不开”。这种描述是不确切的。事实上,蛤蚧交配是在夜间进行,雌、雄间无追逐现象,交配时雄蛤蚧靠近雌蛤蚧,并爬上雌蛤蚧背部,雄蚧蛤的尾根部绕到雌蛤蚧身体下面尾根部与其对合,几秒钟交配即告完成,各自散开,整个交配过程短促、平和。

蛤蚧繁殖时雌、雄比例应保持15~20∶1。每笼或每个养殖单间,15~20条雌蛤蚧配置1条雄蛤蚧即可。

每只雌蛤蚧1年可交配4~5次,一般产卵4次,每次产卵2枚,卵最大的可达2.2厘米。

(第三节 )产卵

一、产卵期

蛤蚧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与气温有重要关系。在蛤蚧产区,每年5~9月份,日平均气温达到22~27℃,即可产卵。其中6~7月份为蛤蚧产卵高峰期。这时,日平均气温高达25~28℃。

因此,各蚧蛤产区因气温不同,产卵高峰的出现时间也略有差异。一般来说6~7月产卵较多。8月份、9月份以及5月份产卵较少,10月份和11月份只有个别产卵。

二、产卵行为观察

蛤蚧产卵多在夜间进行,比较集中在晚上22时到翌日凌晨2时,少数是在早晨5~6时。野生蛤蚧产卵在洞缝岩壁上;人工养殖在室内的蛤蚧产卵在房顶部天花板上或侧壁暗处;笼养的,多数产卵在笼壁部上面,极少产在笼底。

蛤蚧在墙壁上产卵时,头部朝下尾向上,四肢伸展,两后肢稍撑直,腰及尾基部拱起片刻,白色卵即从泄殖腔产出。刚产出的卵卵壳较软,有黏性,湿润。

蛤蚧用后肢不停地将卵往墙壁上挤压,几分钟后卵就粘在墙上。另一枚卵稍后产出,蛤蚧用同样方法将卵往墙壁上挤压,并与先产出的卵粘在一起。假若2枚卵不在同一时间(如相隔1小时或几天)产出,便是单个卵。蛤蚧还有另一习性,就是雌蛤蚧有短暂的护卵行为,产出的卵在未硬化前,雌蛤蚧一直守护着卵,待卵壳变硬后再离开。

蛤蚧在产卵过程中,要求环境非常安静,稍有轻微声音或光线,便会逃离产卵现场,显得很敏感及高度机警,待安静1小时左右,才能恢复产卵。

三、产卵量及卵的形态

1.产卵量

在野生环境中,蛤蚧受到气温及饵料的影响,产卵量较低,每年仅产卵1次,每次产2枚,少数只产1枚。据观察,60%的雌蛤蚧产2卵,约30%产1卵,6%产畸形卵或软壳卵。可见蛤蚧在野外环境中产卵量是很低的。

蛤蚧产卵量真的如此低下吗?其实不然。据解剖观察,性成熟的雌蛤蚧,卵巢有很多不同发育阶段的卵细胞,每侧卵巢肉眼可见的卵,有8~10个。有人观察到,野生蛤蚧产卵率为22%~29%,而人工饲养的蛤蚧,产卵率可上升到58%~65%,提高1倍左右。说明野生环境蛤蚧产卵量少,是与食物少、营养不足、气温低有关。人工养殖驯化的蛤蚧,由于采取了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使蛤蚧的繁殖力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2.卵的形态

蛤蚧卵呈圆球形,乳白色。也有少数卵是卵圆形、椭圆形或斜圆形的,这是由于刚产下的卵壳表面具黏性,卵壳柔软而湿润,雌蛤蚧不断用后肢挤压,以使卵能黏附在墙壁或岩壁上。卵壳未变硬之前,重力下垂,致使少数卵形不正。

卵壳变硬过程40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与温度、湿度及通风有关。产卵时气温较高、湿度低、通风良好,卵壳硬得快;环境湿度大,通风不好,卵壳变硬时间拖延数小时。卵壳变硬牢固附在岩壁或笼壁上,就很难将其完整剥离下来,如剥离往往造成卵壳破损。

蛤蚧卵的重量多在5~7克之间,平均6.5克。

雌蛤蚧个体大,卵的重量就大,一般卵的重量为雌蛤蚧体重的10%左右。卵径为2.1×2.5厘米。

卵壳厚度0.4毫米。卵壳呈乳白色或白垩色。卵壳质地致密坚硬。

(第四节 )孵化

一、蛤蚧卵的孵化期

蛤蚧是变温动物,不具有孵卵习性,产卵后依靠气温自然孵化。蛤蚧卵无固定孵化期,从雌蛤蚧产卵,到卵内胚胎发育,最后破壳孵出幼蛤蚧,这段漫长时间都是孵化期。

孵化期的长短,与气温及积温有重要关系,也与雌蛤蚧产卵时节有关。

当年7月15日前产的卵,可在当年10月份孵出小蛤蚧。孵化期90~120天,平均105天。其积温为2 642~3 108℃,平均为2 875℃。

在7月15日以后产的卵,要经过越冬,到翌年4月份气温升高以后,才能孵出幼蛤蚧。这种越冬卵的孵化期为280~315天,平均297天。积温达到5 068~6 048℃,平均5 738℃。

二、蛤蚧胚胎发育特点

肉眼观察蛤蚧卵孵化胚胎发育,第7天卵内已形成微血管,约4毫米长的胚体附在卵黄囊上面。第15天形成头,并明显地看到两眼,第51天可观察到胎动。

随着胚胎生长发育加快,第91天卵黄被胚胎吸收殆尽,卵黄囊消失,小蛤蚧呈蜷曲状占据卵内大部空间,其头吻部不时轻击卵壳。至此,小蛤蚧在卵内发育生长已完成,即将破壳而出。

三、影响孵化率的因素

影响孵化率最主要的因素是孵化条件和卵的质量。孵化条件主要是环境温度和湿度。

1.温度

蛤蚧卵孵化,温度是至关重要的条件。在蛤蚧自然栖息地,凡是外界气温低的地区,孵化期可长达200~300天。在人工饲养场,需控制温度调整孵化期。

蛤蚧卵最佳孵化温度为30~32℃,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经90~100天,即可孵出幼蛤蚧。

2.湿度

实践证明,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孵化率。湿度过低,蛤蚧卵失重过多,内壳膜干涸,幼蛤蚧破壳困难;湿度过高,蛤蚧卵容易霉变,胚胎衰弱甚至死胎。

孵化时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85%之间,有利于胚胎生长发育。

3.卵的质量

包括蛤蚧卵的受精率、卵壳是否有破损和霉变等。软壳的卵也不易孵出幼蛤蚧。因此,收集卵时要注意挑选,以免影响孵化率。

正常情况下,人工养殖的蛤蚧,只要卵的质量有保证,雌雄比例适当,卵的受精率可达到80%以上。

假若温度和湿度适宜,受精卵孵化率约在85%的水平。

四、幼体出壳及初生蛤蚧特点

幼蛤蚧临近出壳时,卵壳变薄,借助光线,可以看到卵内幼体身影闪动。

靠近头部卵壳出现裂缝,不久便露出吻及头,过一阵头部缩回休息静止片刻,卵的裂缝扩大变为小洞,卵壳碎片脱落,裂洞经幼蛤蚧头部不断冲击,逐渐扩大,头部伸出做轻微上下、左右活动,并观察周围动静,如有异声立即缩入壳内等待。外界平静后,前肢试探伸出壳外,不久四肢爬出,并迅速爬到阴暗处藏身。

小蛤蚧从破壳到出壳,整个过程需30分钟到几小时不等。出壳时间长短,与当时外界环境、天气情况、温度以及幼蛤蚧本身的体质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外界有声音、震动、光线影子闪动的干扰,出壳时间肯定会拖延。正常情况下30~60分钟即能出壳,受到干扰,2~3小时才能完成出壳。

出壳多在上午完成,极少在下午或晚间进行。刚孵出壳的小蛤蚧全长1~1.2厘米(其中体长0.5~0.7厘米),体重3.2~4.5克。

小蛤蚧出壳休息30分钟后,开始经历生命旅程的第一站——首次蜕皮。这时小蛤蚧用口咬住前肢角质表皮层,把表皮层咬破扯裂,前肢向体侧缩退,慢慢把头部、前肢、体部的表皮蜕出,小蛤蚧将蜕出的皮吃掉;稍作休息,又把两后肢部位、尾部的表皮咬脱,并依次将蜕出的皮吞吃。蜕皮完成后,小蛤蚧休息数小时。

未蜕皮的小蛤蚧背侧呈暗黑色,无光泽。蜕皮后身体呈鲜亮黑色,并间有清晰白色和锈色斑点,尾黑白相间,光彩夺目,小蛤蚧显得活泼可爱。但几天以后,又慢慢变为灰的晦暗无光的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