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蛤蚧简述
蛤蚧为陆栖爬行动物。形如大壁虎,全长34厘米。体尾等长。头呈三角形,长大于宽,吻端凸圆。鼻孔近吻端,耳孔椭圆形,其直径为眼径之半。上唇鳞12~14,第一片达鼻孔;吻鳞宽,不达鼻孔;吻鳞后缘有三片较大的鳞;头及背面鳞细小,成多角形,尾鳞不甚规则,近于长方形,排成环状;大而突起的鳞片成行的镶嵌在小鳞片中,行距间约有三排小鳞,分布在躯干部的有10~12纵行左右,在尾部的有6行;尾侧有三对隆起的鳞;胸腹部鳞较大,均匀排列成复瓦状。指、趾间具蹼;指趾膨大,底部具有单行劈褶皮瓣,第一指趾不特别短小但无爪,余者末端均具小爪。雄性有20余枚股孔,左右相连;尾基部较粗,肛后囊孔明显。体背为紫灰色,有砖红色及蓝灰色斑点;液浸标本成为深浅相间的横斑,背部约有7~8条;头部、四肢及尾部亦有散在;尾部有深浅相间的环纹7条,色深者宽;腹面近于白色,散有粉红色斑点。 蛤蚧为野栖种类,虽然有时也在住宅附近活动,但大都生活在荒野的山岩中或树洞内。通常在夜间活动,在黄昏和夜间最为活跃,但白天和清晨有时也能见到它在岩石或墙壁上晒太阳。眼睛较大,黄昏后视力较强。主要捕食昆虫,也吃小型脊椎动物,如鼠、蜥蜴和小鸟等。它的头甩打力气很大,有时咬住小老鼠时会把小老鼠的头甩打下来;它那勇敢顽强的个性,一旦抓到食物就不会轻易放掉。
由于蛤蚧经常鸣叫,其鸣声酷似一蛤,因此得名蛤蚧。蛤蚧爱单独或成对活动,故很少见到三四只在一起。为适应食用药用等市场需要,近年有的地方已发展人工养殖。
蛤蚧习居于山岩或树洞内(曾在西双版纳以烟熏树洞而获得)或居住在天花板墙壁上。昼伏夜出。动作敏捷。捕食昆虫,也捕食壁虎、小鸟、小兽及蛇类等。喜在夜间鸣叫,蛤蚧之名来自其鸣声,3~5月鸣声频繁。尾易断,有再生能力。有咬物至死不放之特性,故被咬住,不易挣脱。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蛤蚧的经济价值。蛤蚧的干制品是驰名中外的名贵药材,也是配制蛤蚧精、蛤蚧酒、蛤蚧大补丸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蛤蚧,可以入席,可以药用。明代《本草纲目》记载:“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又说:“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
蛤蚧性味成,平。有小毒。入肺、肾经。主要药物功效是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对虚劳肺痿、咯血,早泄阳痿,神经衰弱,肺结核,虚弱性喘咳,心脏性喘息,面浮身肿等疾患有疗效。
民间还常用鲜蛤蚧与猪肉或其他肉类一道煮吃,用以滋阴补肺。如精制蛤蚧汤、清蒸蛤蚧、红烧蛤蚧等,味道鲜美,并具有滋阴壮阳,健脑补虚之功效。目前各地还将蛤蚧开发制成多种中成药,如蛤蚧精、蛤蚧补肾丸、蛤蚧定喘胶囊、蛤蚧大补丸、蛤蚧酒以及其他药品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随着蛤蚧系列产品的开发,使蛤蚧面临绝迹的危险,人工养殖蛤蚧因此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我国有近20家制药企业生产含蛤蚧的中成药近30种,专利申报65个。如人参蛤蚧精、蛤蚧大补丸、蛤蚧补肾丸、人参蛤蚧粉、蛤蚧定喘丸、海马补肾丸、蛤蚧酒、神龙春品服液、参蛤补肺胶囊等。 用于保健品的品种有神功元气袋、防泄液、龙凤长春酒、壮阳盛京丹、壮阳神袋、康泰洁身露等。
据多年蛤蚧养殖户养殖实践统计:饲养1 000只蛤蚧(最小规模)一般半年多即可成为商品出售 ,除去天敌(老鼠、蛇等)及其他损耗,可净产蛤蚧400对左右。按目前市价计算,价值5 250~6 000元。因此,养殖蛤蚧是一种时间短,效益高,市场潜力大,风险近乎等于零的好项目,其经济效益高于其他种植业和养殖业。饲养蛤蚧技术不是很复杂,不占有青壮劳力,也不占用大片耕地,蛤蚧饲料多以黑光灯诱来昆虫为主,还有含盐的米粥煮熟的南瓜、甘薯等。
饲养蛤蚧是一项农民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的项目之一。
(第二节 )分布与形态特征
一、分布
蛤蚧又名热带大壁虎、仙蟾、蛤蟹、蛤蚧蛇等,属爬行纲蜥蜴目壁虎科的一种动物。它在壁虎科中属体形较大的一类,全长可达30厘米。头较大,头背棕灰色;躯干背部呈紫灰色,有蓝灰色斑点,腹面灰白色,有红黄斑点,尾细长有白色斑点。此动物头部略呈三角形,吻端突圆,鼻孔靠近吻端,耳孔椭圆,眼睛大而突出,无活动眼睑,瞳孔线孔,口较大,上下颌部都有一排细密的牙齿。
我国壁虎属的动物有8种,蛤蚧(大壁虎)是其中的一种,是珍稀药用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福建等省区。国外,东南亚地区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亦有蛤蚧分布。
二、形态特征
蛤蚧全身生细鳞,背部有明显的疣鳞,胸部和腹部的鳞片较大,呈覆瓦状排列,尾鳞不很规则,作环形排列。身体各部分颜色各异:背面为紫灰色,有蓝色和红褐色的斑点;腹面灰白色,有少量黄色或浅红色斑点;尾部有数条白色的环纹。
前、后肢上各有5个膨大的指(趾),并有短蹼,指(趾)下面各具吸盘。各肢的第1指上无爪,其余4指都有爪。尾巴较长,向尾端逐渐变细,尾端细若鼠尾。尾部易断,但能再生。
蛤蚧全身分为头、颈、躯干、尾、四肢。外形似壁虎,但比壁虎大。成体蛤蚧全体长约30厘米(从吻至尾端),其中尾长10~14.5厘米。体重60~80克,最大的个体可达100克。蛤蚧皮肤干燥,全身密布颗粒状多角形细鳞,尾部鳞粒呈环状。
蛤蚧体色呈多样性,与栖息环境有关。基本颜色有黑褐、黑灰、青黑、灰蓝、青蓝等色泽。头部及背部有黑、褐、灰、蓝、锈灰等色的条纹,并散布有6~7行横向排列的白色、灰白色斑点。多数个体还散布有铁锈色、橘黄色或栗色斑点,腹面铁锈色斑点明显。尾部有灰白色环纹6~7个,再生尾无灰白环纹,但具铁锈色纵条纹。
蛤蚧绝无体色完全相同的个体,即使同一条蛤蚧,在不同环境下,体色也不同;在相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时间体色也不同。蛤蚧的这种体色多变性,是自身生存本能反应,使自身颜色与栖息环境主色保持一致。大多数陆栖蜥蜴类爬行动物,都具有这种变色功能。
蛤蚧头大,似扁三角形,吻端较凸出,圆形。眼大,位于头两侧,无活动眼睑,瞳孔可随光线强弱进行调节,黑暗时瞳孔放大,强光下瞳孔关闭。头两侧有椭圆形耳孔。鼻孔靠近吻端,吻端中央有吻鳞1片,但吻鳞不连接鼻孔。
蛤蚧上唇有上唇鳞,左右对称各12~14片,分布在吻鳞后沿上颌缘至口角,第一片到达鼻孔;下唇鳞也是左右对称,每侧各11~12片。在下颌缘前端中央,还有颏鳞1片。蛤蚧头部背面分布有细小鳞片,呈多角形。嘴较大,口内上、下颌排列很多细小角质牙齿。
蛤蚧头后至前肢的部位称颈部。颈粗短,可转动。颈侧靠近耳后的皮肤下,有白色淋巴腺1对,雌性较雄性明显。
颈后至泄殖腔孔的部位叫躯干。蛤蚧的躯干在爬行时能左右交替弯曲,两腹侧各有1条腹褶。前后两侧各有1对附肢。蛤蚧胸腹部鳞片较大,呈覆瓦状排列;背部呈颗粒状鳞粒,间杂有较大疣状鳞粒,排列成行,约12~14行。
躯干部与尾部交界处有一呈横裂状的泄殖孔,是生殖与排泄总出口。
泄殖腔孔以后的部位是尾部。尾的基部较粗,尾端逐渐变细尖。尾上有6~7个灰白色环状纹。蛤蚧遇危险时,尾可自断,断下的尾能跳动几下,这可迷惑敌人,自己得以逃生。尾的再生力强,再生尾较短粗,没有横纹。
雄蛤蚧尾基部腹面靠近泄殖孔处有2个椭圆形隆起的阴茎囊(又叫肛后囊),囊内有2个交接器(阴茎),囊口在肛后,交配时阴茎从囊口伸出。雄蛤蚧尾基部两侧各有1个明显的鳞,雌蛤蚧虽有鳞突,但很细小,这是蛤蚧雌雄鉴别的主要依据。
蛤蚧的四肢又称附肢,每肢有5指(趾),亦称脚指(趾)。内侧为第1指(趾),2~5指(趾)有爪,第1指(趾)无爪。每个指(趾)都有吸盘,吸盘呈皱褶状。
因此蛤蚧能在石壁悬崖行走自如,在天花板上、墙壁上也能爬行,主要靠四肢各指(趾)吸盘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雄蛤蚧后肢腹股沟部,有一列鳞,呈圆形股孔,股孔数目约14~22个,一般为16~18个,排列成“八”字形。雌蛤蚧无股孔,即使有也不明显,这是蛤蚧雌雄鉴别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三节 )蛤蚧的习性
一、栖息环境
蛤蚧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石灰岩山区。
生活栖息适宜地区要求:冬天温暖和干燥,无雪少霜,夏天雨水充沛,常年平均温度21℃左右,降水量1 000~1 200毫米,年最高温度36~37℃,最低温度6~7℃。
蛤蚧栖息地多在大石山区,有繁茂的灌木林或常绿阔叶林,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昆虫种类多的石山地。蛤蚧多生活在峰峦突兀,岩石暴露,植物稀少,仅覆被些次生灌木丛的石山上部,人迹不易到达的岩壁裂缝中。蛤蚧穴居的石壁缝隙不大,刚好在内行动自如,缝隙的曲直不定。蛤蚧经常保持栖息环境清洁,壁缝内的粪便或杂草,都一定要搬出洞外。蛤蚧也栖居枯老中空的大树中段的树洞内。也会栖居在居民住房的屋顶、墙壁以及城墙缝之内。蛤蚧特别喜欢栖息在山崖悬壁洞隙中,也有少数在树洞内,白天在洞壁石缝内,夜间外出觅食和活动。
二、活动规律
1.蛤蚧的一般活动规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蛤蚧多数是几条聚栖一处,躲在黑暗的缝隙中。室内养殖,多数栖息在高处如墙壁或天花板上。蛤蚧视力弱,畏光,但听觉灵敏,稍有声响或震动,立即逃窜并隐藏在洞缝等黑暗角落。
2.温度对蛤蚧活动的影响
蛤蚧最适宜的温度是26~30℃,超过此温度上限,或低于下限,蛤蚧取食、活跃程度均受影响。当气温低于12℃时,蛤蚧即停止活动,进入冬眠状态;气温升至18℃时恢复活动,并开始取食,但食量很少;温度高至40℃时蛤蚧表现呼吸加快,张口呼吸,烦躁不安;超过45℃,出现死亡。在蛤蚧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每年从5月初至10月份,蛤蚧处在活跃状态,捕捉到的蛤蚧多,市场出售蛤蚧也多;但到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份前,很少能捕捉到蛤蚧,这种状况与气温有关。
3.蛤蚧的鸣叫
蛤蚧鸣叫是一种正常行为,与蛤蚧年龄、气温有关。
在自然条件下,每年3~9月初是蛤蚧活动时期。清明节后,开始出蛰,5月至7月为蛤蚧活动盛期。每天早晨6时至7时左右,中午12时左右,晚上7时到12时左右为鸣叫时间。
蛤蚧鸣叫声为“阿矮”,在远处听为“蛤蚧”之声。仔细听,鸣叫开始时,先发几个单音,如“蛤——蛤——蛤”,此后连鸣“蛤蚧——蛤蚧——蛤蚧……”双音。
蛤蚧鸣叫声的音节数与洪亮程度和年龄有关,3龄以上健壮的蛤蚧,连续鸣叫8~12次,鸣声洪亮;3龄以下者一般连续鸣叫8次以下,叫声较低沉,音节少;1龄以下者,不会鸣叫。由此,可根据蛤蚧的呜叫次数,估计蛤蚧的年龄。
在一天时间内,从黄昏到深夜,鸣叫最频繁,夏天闷热,大雨前,昼夜鸣叫;天气凉爽、暴风大雨之夜,不鸣叫。每年5~9月份鸣叫最多,其中6~7月份鸣叫最频繁、最活跃。10~11月份鸣叫很少,冬天不鸣叫。
4.蜕皮
蛤蚧有蜕皮特性,每年蜕皮1~2次,幼小者也不例外,每次蜕皮需持续5~6天时间。蛤蚧蜕皮前,皮肤颜色变为灰色,接着头、四肢、背部皮肤相继脱落,然后腹部皮肤脱落,尾部皮肤最后脱落,第5天可脱净。
蛤蚧一年四季都可进行蜕皮,但以4~6月份蜕皮者最多见,蜕皮时蛤蚧互相吃掉对方蜕下的皮。
三、其他规律蛤蚧的体色,能随外界环境的光照、温度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一般在阳光下,变成灰褐色,在阴暗的条件下,变成黑褐色。
蛤蚧怕冷又怕热,既怕风又怕雨。喜栖居于干燥凉爽而较深的石缝内。一般在天气晴朗和凉爽的清晨,多在石山中部活动,傍晚多爬到上部活动;在多云无风而较闷热的傍晚,则迁移到石山下部的崖壁缝内活动。在炎热酷暑天或久爬出洞外,伏于岩石上晒太阳。蛤蚧在天冷时居深洞,天暖时居浅洞;刮风的天气,常迁移到背风的山坡去住。天气寒冷时就进行冬眠,若气温回升至18℃以上时,又能恢复活动。
蛤蚧遇到敌害时,先张嘴回击,若敌我力量悬殊,则弃尾逃逸,丢下尾巴。刚断之尾能弹动,借以迷惑对方,蛤蚧便乘机逃脱,免受危害。
蛤蚧多是一雌一雄成对在石壁缝内活动,当雌雄分散后,雌性会不断地鸣叫,彼此寻觅。很少见到三四只合群一起活动的。
蛤蚧有冬眠习性。每年立秋后,停止鸣叫,潜伏在300厘米深的崖缝中,不食不动地进行冬眠。
(第四节 )蛤蚧的食性
一、肉食性
蛤蚧是肉食性的爬行动物,以捕捉昆虫为主。最喜欢捕食的昆虫有金龟子、蝗虫、蚱蜢、各种蝶类、飞蛾、螳螂、蜻蜓、螟类、蝼蛄、蟑螂等。
也可采食人工养殖的黄粉虫、蛮蛹。
蛤蚧不喜欢捕食或拒食的昆虫有龙虱、毛虫、屎壳郎(推粪虫)、独角犀、椿象、虾以及大型金龟子等。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过训练,蛤蚧也采食人工配合饵料。
二、采食量
蛤蚧食量随季节、生长环境、个体大小、饵料适口性等因素不同而异。每年5~9月份,蛤蚧食量较大,可1次吞下占其体重10%~15%的昆虫。成体蛤蚧1次可吞食5只蟑螂,或2个木薯蚕蛹,或1次可吞入1只重6克的蚱蜢。吞食这些数量昆虫后,可在3~5天内不再觅食。吞入的食物经消化到排泄出体外,需12小时以上。昆虫的硬壳和翅鞘不易消化,原样排出。蛤蚧胃内食物容积,一般都不超过4克。可见,蛤蚧的采食量每次在4~5克以内,饱食后几天不需进食。
三、捕食季节
蛤蚧捕食与活动规律是受温度影响的,气温下降,蛤蚧活动减少,捕食活动也随之减少。有人做过蛤蚧胃肠解剖观察,各月胃内容物均有食物存在,证明蛤蚧全年均采食,但冬、春季节胃肠内食物少,夏季胃肠充盈。这与气温及昆虫活动有关。夏季昆虫多,蛤蚧食欲增强,秋天以后食欲开始下降,采食减少。
人工养殖条件下,冬天即使把室温升高,蛤蚧开始活动,但食欲仍然低下,采食也较少。
四、采食时间
蛤蚧每天采食时间,与气温及光照有密切关系。
首先,只有气温在18℃以上,才开始有捕食行为。其次,蛤蚧是昼伏夜出的动物,黄昏后,蛤蚧开始出洞,其中以21~23时最活跃,天亮日出后纷纷入洞栖息,停止活动。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白天在较暗环境下,蛤蚧也能捕食。
五、耐饥饿能力
蛤蚧和所有爬行动物一样,具有耐饿特性。一般情况下,饱食1次可在3~5天不再觅食。经试验观察,蛤蚧耐饿的极限是惊人的。有人将刚孵出的10多条小蛤蚧置入木箱进行耐饿试验,从10月初至翌年3月底,连续饿了6个月,没有死亡,全部存活。
成体蛤蚧耐饥饿期为210~27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