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辛弃疾文集4
9020800000059

第59章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1〕,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2〕。旧时茅店社林边〔3〕,路转溪头忽见。

【题解】

黄沙岭在上饶西四十里,有泉水。作者曾在黄沙岭小住读书,有读书堂。作者寓居带湖期间,曾多次前往黄沙书院,这首词就是夜行黄沙道中所作。词中写的是黄沙岭附近的夜景:山坡前春秋两社的树林,溪桥边旧日住过的茅店,即将收割的大片稻田,以及夜里的惊鹊、鸣蛙、疏星、零雨等等。虽然都很平常,但作者却抓住了月夜有特色的景物,用优美平易的语言淡淡述来,透露了作者对农村景物的热爱和惊喜。“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活泼跳跃而又极其自然的语言,以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的倒装句式,都使这首词增加了艺术的感染力。

【注释】

〔1〕明月下,不安的鹊跳来跳去,选择可栖息的树枝。择:可作拣选讲。曹操《短歌行》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苏轼《杭州牡丹》诗:“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2〕何光远《鉴戒录》卷五《容易格》:“王蜀卢侍郎延让,吟诗多着寻常容易言语,时辈称之为高格。……于数篇见境尤妙。有《松门寺》诗云:‘山寺取凉当夏夜,共僧蹲坐石阶前。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作者取意于王延让诗,但生动自然则过之。〔3〕社为土地之神,春秋两社祀社神,各在春秋的第五个戊日。立社应种树成林,因称社园为社林。茅店:当指小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