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辛弃疾文集4
9020800000036

第36章 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1〕,梦回吹角连营〔2〕。八百里分麾下炙〔3〕,五十弦翻塞外声〔4〕。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5〕,弓如霹雳弦惊〔6〕。了却君王天下事〔7〕,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题解】

陈同父名亮,婺州永康人,南宋著名的爱国学者,作者的好友,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乡间读书讲学,晚年才登第中状元。淳熙十年(1183)春,陈亮自家乡给作者写了一封信,说是要在秋间到上饶相访,但后来因事未能成行。在这封信的最后,陈亮提到:“又闻往往寄词与钱仲耕,岂不能以一纸见分乎?”钱仲耕即钱佃,作者淳熙八年曾寄词给他。可能是因陈亮索词,也可能是因陈亮未能践约,作者遂“以一纸见分”,写下了这首词寄陈亮,题中标明是“壮词”,用以鼓励陈亮的进取心,为“了却君王天下事”而努力。历来都把这首词编于淳熙十五年鹅湖之会以后,但它写于淳熙十年或十一年的可能性最大,是为了还陈亮的词债而与作的。全词一共十句,前九句想象自己统率千军万马,杀向塞外,在秋天的沙场上检阅军容的情景,表达为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创建不朽的功名而雄心万丈的气概,这是作者收复失地理想的概括,是生平梦境的写真,也是坚定信念的寄托。然而,最后一句却词意逆变,以“白发生”的现实无情地打破了作者的理想、信念和热情,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理想和现实激烈冲突的悲壮情怀。

【注释】

〔1〕挑灯:挑亮灯光。挑灯看剑,表现壮士思用武之心。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三载高炎倜傥不羁的事迹,并载其一诗,有“男儿慷慨平生事,时复挑灯把剑看”句。〔2〕梦回吹角连营:被连营角声惊醒。角,军中乐器。〔3〕八百里:壮健的牛。《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王武子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脔便去。”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诗:“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诗中的“八百里”即指牛。八百里分麾下炙:即麾下分牛肉炙。炙是烤熟的牛肉。麾下,部属。〔4〕五十弦:指瑟。《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弦。”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翻:演奏。〔5〕《相马经》:“马白额入口齿者,名日榆雁,一名的卢。”《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世说》:“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厄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作:名叫。〔6〕霹雳:雷声。《南史·曹景宗传》:“景宗谓所亲曰:‘吾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麞,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铺,甜如其露浆,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7〕了却:完成,干完了。君王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