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辛弃疾文集4
9020800000029

第29章 西河

送钱仲耕自江西漕移守婺州

西江水,道似西江人泪〔1〕。无情却解送行人,月明千里〔2〕。从今日日倚高楼,伤心烟树如荠〔3〕。会君难,别君易。草草不如人意。十年著破绣衣茸〔4〕,种成桃李〔5〕。问君可是厌承明〔6〕?东方鼓吹千骑〔7〕。对梅花更消一醉。看明年调鼎风味〔8〕。老病自怜憔悴。过吾庐定有,幽人相问:岁晚渊明归来未〔9〕?

【题解】

钱佃字仲耕,平江常熟(今江苏)人。绍兴十五年进士,在朝或居外任,均有政绩。淳熙八年(1181)冬,钱佃自江西转运副使移知婺州(浙江金华)。这是作者自隆兴府送别钱佃时所作。词中除表达了对钱佃的依依惜别之情外,还对自己仕途的岌岌可危,对个人处境的不如人意表示了深切的忧虑。果然,为时不久,此年的十一月,作者就因被言官弹劾,而罢免了职务,从此回到上饶闲居,开始了十年的田园生涯。作者对宦海升沉判断的准确,在这首词中也得到充分体现。但这首词虽然主题仍是送别伤怀,写法上却不被粗犷豪迈的风格束缚,而是从细腻处入手,层层推进,把作者失意的情怀,同对友人的感念,交织杂揉,以委婉含蓄的笔调写出,尤其是歇拍三句,以想象中的幽人发问作结,更可见此词的风流蕴藉。

【注释】

〔1〕西江:指江西主要河流赣江。《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八:“贡水一名东江。……西至(赣州)府城西北,会于章水。章水一名西江,源出于南安府聂都山。”章贡二水汇成赣水,这里的西江即指赣江而言。西江水流淌着江西人的眼泪,这是比喻赣江江行险恶的民间谚语,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的注释。〔2〕解:能。无情却解送行人:一江流水无情,千里明月无情,却都能送走行人。〔3〕荠菜:多年野生植物,叶可食。诗文中多以如荠比喻远山远树的形状。《颜氏家训》卷三引《罗浮山记》:“望平地,树如荠。”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诗:“韩公堆上跋马时,回望秦川树如荠。”戴暠《度关山》诗:“今上关山望,长安树如荠。”〔4〕绣衣:汉武帝时置绣衣直指官,身着绣衣,持斧,分部治狱讨奸。宋代的各路提点刑狱,就是行使同样的职务,因称绣衣使者。而转运副使、判官等一路漕使也与提刑职务相近,同负有监察的权力,因此有时也被称为绣衣使者。钱佃淳熙二年(1175)曾任江西转运判官,在作者辛弃疾平定茶商军过程中保证军需不缺,有过很好的配合。后来钱佃又为福建转运判官,到本年在绣衣使者任上已经八年,这里说十年著破绣衣茸,是举大概数而言。著破:穿坏。〔5〕《韩诗外传》:“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资治通鉴》卷二。七:“(狄)仁杰又尝举夏官侍郎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李绚《和杜祁公致仕》诗:“收得桑榆归物外,种成桃李满人间。”桃李比喻门生。南宋时期,秋季乡试由各路转运司负责,故又称漕试。钱佃既在转运使任上甚久,因而漕试所得门生必然甚多,这是说钱佃在绣衣任上的功绩。〔6〕厌承明:见《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注释。这里是不愿在朝廷为官的意思。〔7〕东方鼓吹千骑:是州郡守臣的典故。汉代乐府有《相和歌》,写女子罗敷自夸其夫婿的诗句是:“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东方千骑既是“专城居”的仪仗队,后来就专门用作太守或太守到任的典故。鼓吹:太守赴任时的军乐。这里用东方二字,既表明钱佃的身份,也是到东部州郡任职的双关语。〔8〕消:值得。明年调鼎风味:恭维语,说明年钱佃当入朝拜相。《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殷高祖用调味作比喻,说傅说作宰相,其作用如同调味的盐和梅。〔9〕吾庐:指作者上饶带湖的新居。钱佃自江西赴婺州,上饶应当是路途中必经之地。作者因此设想,必有当地人问起,时已岁末,陶渊明还未归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