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哲理枕边书4
9018900000027

第27章 拥有一颗抓住机遇的心(3)

金庸来港后,最初的日子是平平淡淡的。但是在平淡的生活里,金庸时刻留意着社会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初,接连发生了两件引起香港市民极大兴趣的事儿,金庸意识到机遇来临了。

第一件事是1953年香港的两位武师比武。香港太极拳和白鹤派掌门人互不服气,约定在澳门以打擂的方式一比高下。其实比武过程并不精彩,几分钟就分出了胜负,但这件事本身造成的冲击波在香港市民中持续了好长一段日子,一时间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谈论它。

第二件事是梁羽生的一炮走红。梁羽生是金庸的好友,两人几乎同时抵港,后来又都在《新晚报》供职。由于武师比武造成的冲击,为了满足市民的“武瘾”,梁羽生在《新晚报》连载其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这一举动不但使《新晚报》销量激增,而且开创了新武侠小说的先河,梁羽生本人则一时间家喻户晓,一炮走红。

许多人都注意到了这两件事,但很少有人把它看作是一次机遇,香港的小说家更是反应迟钝。而从未写过小说的金庸却从中悟到了许多:人们对于“武”的偏爱证明武侠小说存在着潜力巨大的市场;梁羽生一炮走红,但鲜有人跟上,武侠小说必然“供不应求”,自己能不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呢?更何况自己本身就是个武侠迷,论笔力,论才气自己都不逊于梁羽生,为什么不试一试?

正值此时,刚巧《新晚报》主编罗孚找上门来,盛邀金庸“加盟武林”,正所谓“万事俱备东风到”,金庸爽快地答应了。很快,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也在《新晚报》上连载。值得指出的是,其故事的可读性超过了梁羽生的作品。由此金庸不但一炮走红,而且后来居上,锋头之健压过了梁羽生。

《书剑恩仇录》的成功,使金庸一发不可收拾,20年间写出了十几部作品,每部作品都被奉为经典,金庸作为新武侠小说“一派宗师”的地位迄今尚无人能撼动。曾有人作过统计,在古今中外的小说中,金庸的作品在其知名度方面仅次于《红楼梦》而名列第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更是成为公认的评语。由此可见金庸的成就之大。

当时,金庸的名气已经相当地大了,但他没有停止不前,除了写小说金庸还自立门户创办了赫赫有名的《明报》。最初的日子苦苦支撑,艰难地把报纸维持下去。为了摆脱困境,他时刻留意着新的机遇。

1962年,由于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又由于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大陆陷入了困难处境。大批的广东沿海居民为了逃脱困境,涌到香港谋生。对此,香港当局采取了强硬政策:一律遣返,并加强阻拦。即使这样,仍有大量的人员涌入,一时间弹丸之地的香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香港的各大传媒怕“引火上身”,而对“逃亡潮”不予报道。

一贯“不问政治”的金庸最初也采取了低调处理的方式,只在《明报》上发了几篇轻描淡写的消息。但随着局势日益严重,金庸作出决定:“真实地报告……至于后果如何,全由我负责!”

金庸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出于作为一个报人的良知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也考虑到《明报》正好利用这次机遇提高知名度和销量。

不但大量地报道、充分利用这次机遇,金庸还为《明报》创造了一个绝好的机遇,那就是让《明报》直接介入到此事中去,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幕幕。

金庸亲自带人到偷渡者被阻的地点,亲身体验实情,然后赶写评论,呼吁有关方面火速救援……

《明报》每天送一车食品到紧急地点……

《明报》刊登向市民募捐的倡仪书,并把自身作为捐款、捐物的中转站……

这次“创造”出来的机遇所产生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明报》不但以出色的报道而且以其亲自的介入增强了消息的真实感,吸引了大量读者,《明报》成为香港市民的首选报纸。在此之前,《明报》每天的发行量只有1万多份,而这之后每天销量达到4万份。名声大噪之下,惨淡经营的《明报》终于出现了转机。

社会的发展创造着新的需求,而善于抓住人们的需求心理就等于抓住了机遇。金庸作为一代武侠小说“宗师”的经历就验证了这一理论。

枕边哲理

生命中成功的秘诀,是随时准备把握时机。

没有好运,只有勤奋

命运是靠自己改变的。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从不相信好运,只相信勤奋。美国石油大亨哈默就是这样的人。他行动神速,坦诚待人,精力充沛,作风坚韧。他的事业心令人叹服。人们常说他交了好运,而哈默从不承认这一点,如果非要说有好运相伴,也只有那么一点点。他说他只知道“努力工作”,“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十四五个小时”。

他虽有一个舒适安逸的家,但每月难得在家呆上几天。他经常坐上飞机四处奔忙,几天之内就环绕地球一周,足迹几乎遍布全世界。杰出的教育家雅可比教授对哈默评价说:“我从没有见到过一位像他那样热情奔放、视野开阔的人。他对商业良机有特别灵敏的嗅觉,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当机立断,勤奋工作。”

哈默看准了某事,就不知疲倦地全身心投入,绝无拖沓。如当西方石油公司初见起色时,他就果断收购其股票。当成为第一大股东时,他就全身心投入到石油业。

哈默是一个永远进取的人,他似乎从不满足。他那发动机般的创业精神令人叹服,他不断地为自己设定新的更高目标,在向自己挑战。当他58岁准备退休时,却突然开始涉足石油业。当他81岁时,却开始鼓吹“人生始于八十一”。他成功了,西方石油公司就是他事业的丰碑。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不要总是对别人的成绩羡慕,付出辛勤的劳动,别人同样会羡慕你。

2000年1月11日,47岁的美籍华人赵小兰被美国当选总统布什提名出任劳工部长。30日,提名在联邦参议院获得批准,使赵小兰成为美国历届政府中职位最高的华裔。消息传出,旅美华人各界颇感振奋。

祖籍上海嘉定的赵小兰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60年代初赴美,在美国著名思想库传统基金会从事慈善事业研究。11年前,赵小兰曾担任过老布什政府中的交通部副部长。她与美国的一些工会领导层有着密切的联系。赵小兰的丈夫是肯塔基州的共和党参议员米切尔·麦康奈尔。麦是共和党内的一员干将,是肯塔基州惟一一位连续三届当选的共和党参议员,现任共和党参议员委员会主席。在小布什竞选总统的过程中,他们夫妻二人为其筹集款项,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少旅美华人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数年前,美国某电视台邀请赵小兰与克林顿总统参加一次电视访谈节目。在节目中,赵小兰讲述了她家初到美国时的故事。那一年,8岁的她和两个妹妹随妈妈来到纽约,与三年前抵达这里的父亲团聚。“当时我们都不会讲一句英语,”她说。“有一天,我和妹妹在家中做作业,门铃突然响了,我们都感到非常惊奇,因为谁也没有请人来。我们打开门一看,是一大群化装成妖魔鬼怪的孩子,他们拎着大布袋,站在门口乱喊乱叫。我们当时给吓坏了,真不知道该做什么,只好把厨房里所有的东西拿出来送给他们,苹果、柑子、面包……整整一周的食品啊!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一天是万圣节。你可能不会想到,第二年的万圣节,我和我的妹妹便成为全镇孩子中要得糖果最多的。”赵小兰说,她讲述这个故事是想说明,每个移民都会遇到融入美国社会的困难,而亚裔移民更是备尝艰苦。许多华人抱怨在美国受到了歧视,赵小兰的回答是:“种族歧视当然会有,但重要的是不要让这样的挑战击败你。种族歧视不会将你击败,惟一能击败你的是你自己。”

几十年来,赵小兰就是靠着这样一种奋斗精神一步一步闯进了美国政坛。她在1987年被选为美国十大杰出女青年,并曾被《华盛顿人杂志》列入美国100位最有影响力的女性。

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在50年代是台湾远洋船队中最年轻的船长。1958年,赵锡成赴美求学,毕业后创立了自己的船运公司,全家的生活开始改善。父母对赵小兰和几个孩子要求很严,采取中西合璧式的教育方式,既要求他们刻苦读书,保持优异成绩,又鼓励他们从小锻炼自主的能力。80年代初,赵小兰从哈佛大学商学院财政管理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父亲原本希望她能继承家业,从事海运商务,没想到她在获得去白宫做见习生的机会之后,选择了向政坛迈进的道路。

1983年,赵小兰结识了共和党领袖多尔的妻子伊丽莎白·多尔。在多尔夫人引导下,赵小兰认识了许多政界人士。1986年,她放弃了年薪10多万美元的旧金山美国商业银行国际金融副总裁一职,出任交通部航运署副署长,1988年又担任联邦海事委员会主席,稍后便被提升为交通部副部长,其时年仅36岁。

任职期间,赵小兰展示了杰出的领导才能。美国一些媒体在当选总统小布什开始组阁时就判断赵小兰有可能获得交通部长的提名。他们的依据便是,赵小兰在老布什任内担任交通部副部长时,先后处理过航空公司客机被炸案、埃克森石油公司油轮触礁漏油案,并主持了旧金山大地震后的公路修复工作,样样干得非常出色。

1991年海湾战争发生,赵小兰又协助军方,圆满完成了大规模运输任务,受到军方和总统的一致赞扬。

1992年大选后,她随老布什退出华府。那时的赵小兰已经成为共和党的骨干。在老布什的竞选中,有机会结识了小布什,从而为重返华府奠定了基础。

赵小兰忘不了童年的移民经历,忘不了父亲的言传身教。当赵小兰获悉小布什将提名她为政府的劳工部长时,她只有两个多小时的准备时间。她一边赶回家中换衣,忙着给丈夫和父亲打电话,一边开始构思着自己的讲稿。人们后来在电视中看到,赵小兰在接受提名时的讲话中再次提到了初到美国的经历,把老师在黑板上写的逐字抄下,等晚上父亲下班回来再给她翻译讲解。“尽管生活艰难,但我们知道,只要勤奋,有亲朋好友的帮助,我们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美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