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9015600000077

第77章 致九弟·劝宜息心忍耐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二日申刻代一自县归,接弟手书,具审一切。

十三日未刻文辅卿来家,病势甚重,自礼陵带一医生偕行,似是瘟疫之症,两耳已聋,昏迷不醒,间作谵语,皆惦记营中。余将弟已赴营、省城可筹半饷等事,告之四五次,渠已醒悟,且有喜色。因嘱其静心养病,不必挂念营务,余代为函告南省江省等语,渠亦即放心。十四日由我家雇夫送之还家矣。若调理得宜,半月当可痊愈,复元则尚不易易。

陈伯符十二来我家,渠因负疚在身,不敢出外酬应,欲来乡为避地计。黄子春官声极好,听讼勤明,人皆畏之。

弟到省之期,计在十二日。余日内甚望弟信,不知金八、佑九何以无一人归来?岂因饷事未定,不遽遣使归欤?弟性褊激似余,恐怫郁或生肝疾,幸息心忍耐为要。

兹乘便寄一缄托黄宅转递,弟接到后,望专人送信一次,以慰悬悬。

家中大小平安,诸小儿读书,余自能一一检点,弟不必挂心。(咸丰七年九月廿二日)

“译文”

沅甫九弟:

十二日申刻,代一从县里回来,我接到弟弟手书,知道一切。

十三日未刻,文辅卿来家,病势很重,从礼陵带了一个医生同行,像是瘟疫的症状,两耳已经聋了,昏迷不醒,偶尔讲梦话,都是惦记军营中事。我把弟弟已到营、省城可筹半饷的这些事,告诉他四、五次,他已清醒,有了喜色。因此嘱咐他静心养病,不必挂念营署,我代其去通知南省江省,他也就放心了。十四日由我家雇人送他回家。如果调理得法,半月可以好转,复元还不太容易。

陈伯符十二日来我家,他因负疚在身,不敢出外应酬,想到乡里来避一避。黄子春官声很好,办理诉讼案件勤政明断,人人都畏惧他。

弟弟到省日期,算来在十二日。我近日很盼望你来信,不知道金八、佐九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回来?是不是军饷没有定,不急于派人回吗?弟弟性格像我一样偏急,恐怕不得志而可能生出肝病来,希望息息心火,忍耐忍耐。

现乘便寄信一封,托黄宅转寄,弟弟接信后,请派专人送信一次,以慰我的思念。

家中大小平安,几个小孩读书,我自己可以一一检查,弟弟不必挂念。(咸丰七年九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