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垂钓日记
8979200000031

第31章 青海湖散记

2010.7.6(周三)

要去西宁出差,顺便可以去青海湖。临行前,我反复琢磨是否带上一把矶钓竿,去青海湖找个湖湾沟岔体会两竿,后因都是长节竿,携带不便,便想,到了西宁再说吧。

青海的同事还真为我的垂钓做了安排,但,最终我却放弃了。

天路

我们一行人乘着中巴车,向青海湖的东南方向驶进。

沿途,穿过群山峻岭、草原戈壁、沼泽湖泊,与穿越山腰隧道、横空高架的铁路并行的方向驶进。

这就是两条闻名世间的通往青藏高原的天路,一条就在我们的脚下。

驶在一条通往天际的路上,路的那端,伸向遥遥的山巅、漫漫的云间;路的这端,在我们脚下的距离正在缩短。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这是一条激人奋进的路;这是人生拾级向上的路!

日月山

听说,她属于昆仑山系。

日月山,巍峨连绵,连接着世界的屋脊。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山,一座记载着当年文成公主进藏途径的动人故事的山;一座护卫着青海湖与美丽草原和谐安宁的山,一座与日月同辉的山。

这山,是有生命也是有灵魂的。她铭记着六十年来修建青藏天路的子弟兵的英雄故事和烈士的名字。

山腰上,那些飘动着七彩经幡的祭坛,系着藏牧民美好的寄托。

你疑惑,这山不是很高嘛?

有八百米、一千米?

可你别忘记,在这大山的脚下,已经是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度了。

在山腰峭壁间,甚至在山峰顶,吃草的藏羊,像缀在巍峨大山上一颗颗闪烁的珍珠,把生命的高度向上托起。

同行的朋友,你可有勇气攀登上那日月山吗?

日月山脚下,还有一条奔流不息、自东向西流淌的河。这就是著名的倒淌河,她将日月山映衬得无限神奇。

日月山,一座神圣的山啊!

油菜花

7月份来青海湖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流金的季节。我们驶进途中,举目可见,处处绽开着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越向东南驶进,油菜花就越多。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就像一片波澜壮阔的金色的海洋。

一片片炫目的金黄色,涂抹在大山、梯田和草原间。

蝴蝶在花的海洋上飞舞,蜜蜂在花蕊间奔忙。

放蜂人怀抱着甜蜜的梦,在油菜花田野的路旁支帐安家。油菜花田间旁的地头,穿着各色少数民族服装的男女们,头顶烈日,还在繁忙地耕作——

他们把夏天装点成金灿灿油菜花绽开的季节,还在继续为秋天的绚烂而辛勤。

我们的中巴车途中两次专门停靠在路边。大家去赏金色海洋般的油菜花,去端详花蕊上的蜜蜂采蜜。

一阵清风掠过,金色海洋撩起涟漪,花儿舞动起来,流溢出沁人的馨香。

同行的人,当时你们没醉吗?

草原上的花

这两天,恰好CCTV1正播放着描写青藏高原筑路武警官兵的故事——《一路格桑花》。我们向青海湖的东南方向驶进的途中,看到一路绽开的格桑花,就像又看见当年一个个战士的身影,倍感另一番的亲切。

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格桑花实际上是生长在高原上的一种普通花朵,它寄托了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在藏民眼里,格桑花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野花。格桑花看上去纤细弱小,可风愈狂,她愈挺;雨愈淋,她愈翠;太阳愈曝晒,她开得愈灿烂。

一路上,放牧在草甸溪流间的牛羊,就像在山涧草地上绽开的一朵朵格桑花。

来到青藏草原,采撷一朵芬芳的格桑花,送给你心中的她(他),你能不感到《在那遥远的地方》那首歌中的浪漫诗情吗?

中巴车驶进得快了些。没来得及让我拿出相机拍上错过去的一幅画面:离公路不远的草地上,一位穿红色藏袍的牧羊姑娘,手舞鞭儿挥赶着羊群。

转身看着,在蓝天白云绿草地上,她不就是草原上的卓玛姑娘吗?渐远去了,姑娘衣袍上的彩带飘动着,她不正是草原上的一束最美丽的格桑花吗?

圣洁的湖

一路心中的赞歌,我们看到刀锋般的几座沙山,一个浩瀚的青海湖伴着大家的喜悦声出现在眼前。

中巴车还在继续向前驶进,那只是青海湖边缘的一角。

又驶进了十几公里,我们到了景区——大山、草地、油菜花、蓝天和白云拥抱着的无边无际的青海湖——这湖,分明就是海嘛——青色的海。

扑上去,大家扑上去了,像扑进了母亲的怀抱中。

在湖边,掬一捧清澈的湖水,让水从心头淌过吧,就像三江源的川流,从母亲的胸间流向长江、黄河和澜沧江。

心中流淌的是圣洁的水呵。

澄澈碧水中,悠然翔游着几尾不大的小鱼。呵,这就是传说中的青海湖裸鲤,也叫湟鱼,生长得极慢的鱼,这就是被国家认定为珍稀水产的鱼。为保护这种鱼,青海省政府已经第四次发出禁捕令,时限从2000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这是一个庄严的禁令!

据说,就是这种湟鱼,在灾荒年曾经拯救过无数的藏民,在他们心中,它是一种圣鱼。

圣鱼,就生长在这圣洁的湖水中。

当我们乘着游艇,驰骋在壮阔的大湖中,眼前,蓝色的天空,蓝色的湖水,白色的云朵,白色的浪花,水天浑然一体,把我溶在这圣洁的世界,心灵也沐浴着圣洁的洗礼。

你看,湛蓝的天空中,振翅飞翔的棕头鸥鸟和大天鹅,像蓝色背景中跳跃的一个个黑白音符,弹奏着琴键上的天籁之声;青绿的草地上,悠然散步的牦牛和藏马,像绿色地毯上拖动的一把把彩色画笔,抒写着吉祥安宁的诗卷;碧清的湖水中,安逸游丝的一尾尾湟鱼,像碧空世界里穿往的织梭,编织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7月的青海湖,百鸟的天堂,牛羊的家园,希望的殿堂。

我在想:在草原上,那貌似瑰丽的狼毒花,本不应是它生长的地方……

事实上,当我们一行在藏汉文书写的“青海湖”的碑前合影时,我心里就涌起一股庄重:如果,明年再来青海湖,即使捕鱼令开禁后,我也不会再有到圣水的青海湖垂钓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