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垂钓日记
8979200000030

第30章 塞上的云——右玉县常门铺水库独钓记

2010.7.2(周五)

黎明,湖面薄雾袅袅,晨鸟飞鸣。我重新抛出了竿,静静地观察着草滩上空那几朵粉红云霞的图案和色泽的变化。从昨日到右玉县时,那蓝天悠悠的白云,那落日绮丽的晚霞,那与星月相伴的墨云,到今早伴黎明喷薄的火烧云,无不引起我无限的遐想……

晋西北的右玉县,古为边陲要塞。新中国成立以来,当地十八任县委书记带领人民,坚忍不拔、艰苦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硬是靠辛勤的汗水,把这块贫瘠荒芜的土地浇灌成了风景如画的塞上绿洲。

三年前,我和几位钓友与常门铺水库邂逅,那里的风光和环境在脑海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这次我与同事们赴右玉参观,一到右玉,就像又走进了一个洁净的世界中,我又一次被那里的山谷、那里的田野、那里的天空和那里的云霞所震撼了。我想,当时每个人的心中也一定都在为此而抒怀。

昨天到达县城,午饭之后,同事们去参观景点,右玉县的李兄开车直接送我去常门铺水库垂钓。

沿途,天淡云清。一处处蜿蜒溪谷,静谧流畅,岸边的牛羊成群;一片片盎然的草地,花丛点缀,醒目耀眼;一条条林荫小径,枝繁叶茂,传出阵阵鸟的欢歌。随处可见的丘壑地带的森林、田禾、乔木和沙棘类灌木丛,呈现出了一派原始山野风貌。

约四十分钟后,我们到了常门铺水库。

眼前又一次浮现出右玉那美丽景观。上一次,我们直奔水库垂钓,夜钓到次日,这回还想把时间多用在垂钓中。

下午3点多,我又找到了前年的钓位摆放好钓箱,这是靠着一处近于垂直的数米高的石崖,我仍准备背东面西,贴近崖旁打钓点。

天空多云,但阳光依然强烈,夏季酷日炙烤。我支好钓竿和伞后,已经汗水涔涔,但仍禁不住先欣赏一番风光,拍几张照片。

东南侧的山峦连绵,山林草丛从黛绿渐次浅绿,山峰盘绕着团团云朵,山脚与湖水相连。西面的不算高的山峦,绿荫覆盖,上空的云朵不时飘荡变幻,在水面投下漂移的影子。我斜对面的远山,峰峦重叠,飞云缭绕,山坡脚下水位比前年似乎退了些,袒露出数百米宽的绵延草滩。草滩上古时的烽火台依旧雄伟,与东南侧山峦上的那座烽火台遥相呼应……

一边遐想,一边垂钓,心境飘然。浮漂在漫不经心间被斜拉入水,我抖腕扬竿,4.5米的竿子弯成一张大弓,我一手撑竿遛鱼,一手支起抄网,几个回合,一尾二斤多的野生鲤鱼收入护中。随后,重新抛下钩不久,又一尾一斤左右的鲤鱼入账。前后一个多小时,感觉很不错。

我督促李兄离开后,独自垂钓观景。

下午5点多,从水面刮过一阵阵凉爽的风,天空布满鱼鳞般的流云,那云忽而又变得波浪一般,甚为壮观。停口了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陆续上起二三两左右的鲫鱼,间或,也上几尾鲤鱼。

天渐黄昏,对面的太阳慢慢下沉,山峦上空连绵的云朵被霞光照射得更加纯白,湖面微波粼粼,折射出耀眼的银光。草滩那个方向,高空湛蓝明净,与远山峰峦相接的天际一片青绿透亮,山坡下淡黄的灌木和棕红的胶土层形成了一层层暖色调带,与嫩绿的草滩和碧绿的湖水柔和过渡,渐变构出一幅彩虹般的绚丽图画。

云状变幻着,夕阳终于落在对面那不高的山峦背后,那被染成银色的波浪滚滚的晚霞倒映在湖面。我插好的夜钓用的荧光棒在漂尖闪烁着,在水中云海中闪烁着……

我似乎垂钓在云海中。

云,渐渐变成黑灰色,聚来散去。不经然间,对面山峦上空缀上了最早亮起的一颗耀眼的明星,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星星点亮了,我又辨出勺把状的北斗七星。湖库四周,伴着渐息的鸟叫,青蛙大合唱不知疲倦地开始了。

天色似乎渐渐亮起来了。

空中繁星闪闪,身后上空的月亮却好像总要扯上一片云朵遮着羞涩的面容,在云层中时隐时现,把淡黄色的月晖轻轻撒在湖面。

斜对面草滩远处的山丘轮廓清晰可辨。草滩上耸立的烽火台与东南侧山峦上的那座烽火台遥相呼应,似乎还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右玉人抗匈奴的壮烈故事,见证着一代一代右玉人民的胜天斗志……

我不由想到,在这曾经是狼烟四起的疆场,有多少仁人志士已经长眠在这如嶂的绿野之下,没有颂歌,没有丰碑。在这曾经是战乱频繁的远古荒漠,走西口的悲歌也传唱了几百年。而如今在这塞上,绿地环绕,是当今的右玉人书写出新时代的又一曲新的壮歌。

水面上沉寂许久的夜光棒突然缓缓上升起来,我扬起竿子,是中鱼了,上来的是一尾足有六两多的银白色大鲫鱼。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现在是在只身夜钓啊!

夜里10点多以后,风湿袭人,身上被冻得颤抖,但鱼口很好。我套上长袖衣衫并把雨衣雨裤穿上御寒,吃了点东西,补充一点热量。

夜钓的时间飞逝,蛙鸣也渐渐稀落,明晃晃的半月终于从云里钻出来,天空又呈现白天的那种青蓝,已经过了凌时一点,我简单收拾了渔具,找地方休息一下。

凌晨4点30分,手机提醒闹钟把我唤起。当我迎面看到东方天空那吞噬天际的火烧云——那波澜壮阔和气势磅礴的火烧云的朝霞时,我的精神为之一振,疾步向高处攀去。我伫立山崖上,久久地凝视着,那黑色、黄色和血青色的霞云间,好像正在喷射出一团团亮红的火焰。那壮烈的火光四射,燃烧着苍山、燃烧着林海,我胸中的激情也被燃烧起来。再屏气远望火烧云笼罩着的层层山峦田野,我好像聆听到大地深沉的呼吸声。

钓鱼人因勤奋而能见到最美的云霞,迎接最早升起的太阳,呼吸到最新鲜的空气,听到最悦耳的鸟的欢歌。

火球般的旭日喷出来了,我重新坐到钓箱上,悠然欣赏着斜对面的画面:青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粉红色的云,它与黛绿的远山、红褐色的土地、黄色的烽火台、青绿的草地、天空翔过的鹰雁以及碧水荡去的小船相映成趣,加之我这崖旁湖畔挥竿的钓翁,也被溶于这景中。

垂钓虽然艰辛,但有时也颇有些诗情画意。

上午8点以后钓况不错。我偶尔发现,石崖边水底有一个一尺见方的小平台,只要把钩抛到上面,不久就会有口,我窃喜找到了鱼的餐桌。10点多钟,李兄接我时,估计钓获的鲤鱼鲫鱼大小有四五十尾,重量有二十多斤吧。

在绿树掩映的返回县城的途中,我向李兄谈着一天一夜的独自垂钓和远离喧嚣之感。

看着绿野里茂密的林,看着丘陵地带悠闲的牛羊,看着在田里耕作的村民,看着那湛蓝的天、洁白的云——那朵朵洁净白云,不正是被千万双右玉人勤奋的双手所托起的吗?

离开右玉,那神奇莫测、变幻无穷的云,还在心头萦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