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给孩子读的心理学:爸爸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8976200000032

第32章 我要赢,也不怕输——竞争心理学(4)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瓦伦达事件”在不断重演。每次高考成绩一出来,就会有好多学生到心理医生那里寻求帮助。原因是好多原本在学校里成绩不错的孩子,在高考时失利,一些人甚至连专科线也没过。这些人的考试失利,其实是败给了自己,因为他们一心想着考试能不能考好,而无法专注地去答题,因而就无法赢得成功。

成长加油站121:集中注意力的“视听配合训练”

(1)视觉想象训练:闭目凝神,凭想象在空中描绘出一个点来。此刻心中除了这个点,什么也不想,慢慢地将此点延伸为一条直线,再将它拉长,然后描绘成星形或旋涡状等简单的图形。这样,每隔一天,让图形复杂些,并用心多描绘几次。

(2)听觉训练:找一个闹钟,听它的滴答声,并伴随着闹钟的声音,在心中默念“滴答、滴答、滴答”。第一天念10个,第二天念15个,第三天念20个,逐次增多,每天做8次。

以上两种训练配合使用,坚持一段时间,必然会有明显的效果。

保持一颗平常心人都有这样的弱点:当对某件事情过于重视时,心理就会紧张起来。而心理一紧张,往往就会出现心跳加速、精力分散、动作失调等不良反应,不好的后果也会接踵而至。要取得稳定、优秀的学习成绩,除了努力学习之外,还需要具有心无旁骛的稳定心态。这样才能确保努力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在生活中,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因素扰乱我们的情绪。例如,当学习成绩经过自己的努力有所进步的时候,或当自己做了好事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或者当自己为了表现自己的特长去参加某项比赛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常常会听到不一样的声音,甚至是刺耳的闲言碎语。于是很多人的意志就开始动摇,还有的人把精力转到对付闲言碎语上去,结果不仅身心俱疲,而且很快发现,我们的前途一片灰暗,离理想亦是越来越远。

其实,当我们在听到闲言碎语时,完全可以采取一种不理不睬的态度,而是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事情,就不会感觉到这些外在因素的恶意干扰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演说家在一次演讲时取出一张崭新的20美元纸钞,他郑重地问大家:“这是多少钱?”大家虽然有些疑惑不解,但不知演讲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如实地回答“20美元”。紧接着,演说家把钞票揉成一团,用力捏了几捏,然后把它展开,又问大家:“现在,它是多少钱?”“20美元。”演说家又把钞票扔在地上,然后又踩上几脚。他捡起钞票,钞票变得又脏又皱了,“现在,它是多少钱呢?”演说家又问。“20美元。”

于是演说家发表了如下的精彩结论:“无论怎样糟蹋这张20美元的钞票,它的价值依旧是20美元。我们每个人表面上即使伤痕累累,却依然没有失去原有的价值。除了自己,没有人能真正地让你贬值。”

除非我们自暴自弃,否则我们永远也不会贬值。只要我们有信念,不断地挑战自我,就会前进。因此,大可不必去理会那些是非成败的言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如果能一心一意地为理想投入行动,我们就一定会得到想要的成功。

成长加油站122: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控制或消除不良情绪有许多办法,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理特性和环境情况试用以下方法:

(1)降低呼吸频率,深吸气然后屏住气延续尽可能长的时间。

(2)闭上眼睛从20起倒数,想象自己正坐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

(3)如果条件允许,到室外散散步。回忆你处理类似局面的成功经历,或者回味过去成功时所经历过的美好感觉。

(4)将注意力集中在周围的具体事物上,如路边的一棵树、天上变幻不定的云彩等,试着观察一下细节。考虑你今天即将开始的工作,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转移对情绪的注意力。

(5)进教室前放松脸部肌肉,面带微笑,立即开口向同学问好。即使不愿意也要强迫自己这样做。

(6)如果明确知道是什么事使自己不开心,可以对自己进行安慰,凡事想开点;也可以把不开心的事情讲给同学听,释放内心压力。

自我调控紧张的心理没有人能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一种临危不惧、处乱不惊的心态,尤其是在面临一些重大的比赛,或面对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时。人们有时难免会产生紧张、不安、担心等思想顾虑和不良情绪,这种现象其实是人体实施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属于正常的大脑潜意识生理活动,它可以进一步调动人体的各种机能,使思维更加活跃。因此,适度的紧张反应是正常的,无需大惊小怪。

然而,持续的紧张状态就不好了,它能严重扰乱机体内部的平衡,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因此,一旦发现过度紧张时,必须迅速进行情绪自我调控,同时最好暂缓或取消即将进行的活动。

我们该如何调控这种过度紧张的心理呢?

(1)树立信心在出现过度紧张时,要相信自己是完全可以战胜它的。

(2)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我们应客观地认知和评价自己的能力,不要过分注意自己的弱点,而要多想想自己的长处。同时,对完成任务要充满信心。很多时候,我们的紧张心理缘于自己吓唬自己,本来不是很难的事情,被我们想象得非常难,给自己的心理制造紧张感,这样一来,还没等开始做事情,失败就已经成定局了。

(3)转移注意力遇到紧张的情况时,采取做深呼吸或默默数数的方法,以此来转移注意力,稳定情绪。尽量想一些轻松的事情,如听音乐、笑话等,想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心情平静。手上握一件东西,如一只笔、一个玩具或一只杯子等,可以产生一种较舒服的心理效应,也有助于消除紧张感,避免出现那种“手足无措”的尴尬。

(4)摆正心态精神过度紧张的人往往表现为吃不下,睡不着,惶惶不可终日,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我们应该在思想上不过分夸大事物与个人前途得失的关系。例如,不要将一次考试当成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只要求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就可以了,这样一想,自然就会轻松很多。

(5)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大脑过度疲劳会造成头昏耳鸣,兴奋与抑制过度失调,神经活动机能减退等症状,加剧心理紧张程度。很多人在考试中过度紧张,出现头脑一片空白的状况,很大程度上与睡眠不足有关。因此,我们在越紧张的时候越要注意休息,让自己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这一点,对放松心情是很有必要的。

成长加油站123:“自思”的三种方式(1)以日记形式回忆一天的生活。这是“思维自我净化”的一个冶炼过程。用这种方法自我“冶炼”,久而久之,便会塑造出一种善于“克己”的高尚道德。而这种“道德”,也正是稳定心态的支柱。

(2)面壁,实际上是思维的“新陈代谢”。它比日记形式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想象得更多、更辽远、更广阔。如果将这种方式与日记方式结合并用,亦思亦记,有想有录,“净化”效果会更佳。

(3)开卷自珍,即学习一些与个人职业、交往、生活等方面有关的报刊资料、影视录像等等。夜静之际,“开卷—明目—陶冶”,无异于“自我提纯”。它不仅有助于心境一步步提高,也会丰富知识,洞开视野。

(六)特里法则: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无论我们犯了什么样的错误,都不能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要勇于承认错误。同时,在今后的生活中主动改正错误,在错误和挫折中继续学习。事实上,如果能以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和承认错误,就会真正地摆脱错误的拖累。

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特里法则由美国田纳西银行前总经理L.特里提出。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

特里法则告诉我们:当问题发生时,最好的办法是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费尽心思地去寻找替罪羔羊。

勇于承担过错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在犯了错误后,有些人只是想到那些伴随错误而来的负面影响,一味地隐藏错误或寻找开脱的借口,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弊大于利。在犯了错误后拒不认账,只会留给他人更坏的印象。而且,犯了错误很难不留下蛛丝马迹,如果人证、物证俱存,即使我们再想抵赖也只能是枉费心机。如果拒不认错的行为一旦成为习惯,那我们就会成为没有人信任和理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