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是否值得信任,是需要经过评估的,一是评估其工作能力,二是评估其职业道德。如果这两方面都是过关的,你就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信任,而不能一味地怀疑。而且,我们监督也要有重心,该放手的事情就应该放手,对关键的要素则要多给予关注。效率、质量、安全三个要素是必须给予保证的,必须重点关注。”
“老师,”又有人提问,“我知道,‘风筝式督导’第一个基本原则是保持最佳距离,但我不明白的是,既然要控制,又如何实现‘有距离’呢?”
“如果你不厌其烦地叮嘱员工要保证进度、保证质量、保证安全,员工就会觉得你‘离’他们太近了,管得太多太细了,给他们造成了压力。但如果反过来,让他们定时向你汇报进度、质量和安全情况,他们就不会觉得你‘离’他们太近。”卫理老师说,“所以,我主张使用‘进度、质量、安全定时汇报表’,让员工至少两天汇报一次,对重要项目或者出错率较高的项目,可以半天汇报一次。”
表5-1进度、质量、安全定时汇报表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汇报人员汇报频率
项目进度质量安全其他说明
5.3用肯定的方式改善
“除了指导和监督,我们在督导过程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改善。”卫理老师继续讲课,“我想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当一个执行者任务完成得不好,你们会有什么举动,或者说反应?”
“批评!”有人大声说。
“批评之后告诉他该怎样做!”又有人大声说。
“还有吗?”卫理老师看看台下,问道。
“批评他,让他知道错了,然后换一个人来做。”又有人说。
“我明白了,总之,是要批评的。”卫理老师说,“那么,如果一个人完成任务了呢?我们是怎么做的?”
“表扬。”有人说。
“每次都表扬了吗?”卫理老师问。
“其实,我们很少表扬,完成了就完成了,这是他应该做到的,我们顾不上表扬,又忙别的去了。”又有人说。
“也就是说,我们常常对完成任务的人,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是吗?”卫理老师问。
台下有人小声地议论,然后很多人说“是”。
“我小结一下:当执行者合格地完成了任务,常常被忽视,即管理者不作任何表示。而当他们没有合格地完成任务时,却常常被重视——被批评或被狠狠地批评!只有偶尔在做得非常好的时候,得到肯定的表扬!”
对待员工执行效果的三种态度
第一,忽视,即不作任何表示。
第二,批评,即否定。
第三,表扬,即肯定。
“在三个反应当中,‘不作任何表示’最普遍,在任何公司里,绝大多数合格的员工,都在日复一日受到这种待遇。‘批评’不算多,因为犯错的员工毕竟是少数。‘表扬’最少,因为很多管理者认为员工做对事情是理所当然,是职责要求,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卫理老师说。
台下绝大多数人表示认同。
“在座的朋友当中,很多人都是有孩子的。有的孩子为了吸引父母关注,故意做一些坏事出来。有这种体会的朋友请举手。”卫理老师说。
台下很多人举起了手。
“孩子为什么这样呢?”卫理老师问。
有一位女士站了起来:“老师,我曾经做过教育工作,对此深有体会。孩子之所以用做坏事的方式获取父母的关注,是因为他们在做了好事的时候,父母常常认为理所当然,常常忽略他们,没有任何反应。当孩子被忽略时,他会有一种不安全感,以为父母不要自己了,不关心自己了,不爱自己了。而当他们发现做坏事可以被重视时,就想方设法多做坏事。”
“回答得非常好!”卫理老师带头鼓掌,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们的员工也像孩子一样,”待掌声停下来,卫理老师继续说,“他们虽然不会主动去做坏事,但他们同样常常因为做好了做对了而不被老板关注,一个没有犯错误的员工,可能一年半载都没有机会和老板近距离沟通一次,而那些常常犯错误的员工,却常常被老板挂在嘴边!”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显然大家非常认同卫理老师的话。
“我说过,风筝也是有情绪的,当飞筝飞得漂亮的时候,我会赞扬它,而当它飞得不漂亮时,我并没有批评它,而是检讨自己放飞的方法有问题。”卫理老师继续说,“对员工也是这样。因为我知道——很多人的信心,都是被批评掉的!”
卫理老师说着,在屏幕上给出两句话:
很多能干的人的信心,就是被批评掉的。
很多不能干的人的信心,都来自于不断的表扬。
王经理看到这两句话,立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曾经在一家公司工作,上司是一个吹毛求疵的人,常常为细枝末节的事情大发雷霆,王经理几乎每天都会被批评,说他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时间一长,他就真的认为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了,越来越没有信心,最后不得不离职。到了现在的单位后,遇上了现在的总经理,这位总经理是一个非常善于鼓励和肯定下属的人,他能让一个信心不足的人充满信心,并把事情做好,正是在他的鼓励下,王经理才重新找回了信心。
“‘风筝式督导’要求我们,”卫理老师在继续说,“千万不能‘不作任何表示’,绝对不要使用‘否定’,而一定要使用‘肯定’!”
台下有人举起手来提问:“如果员工做错了呢?我们也不否定?”
“即使错了,也不否定。”卫理老师说,“这就涉及我们的改善工作了。当员工做得不好,甚至错了,我就给予改善。‘风筝式督导’主张以肯定的方式改善,而不是以否定的方式去改善,因为前者非常有效,后者却常常把事情弄糟。总之,做得好要肯定,做得不好,更要肯定。”
用肯定的方式改善,能够真正达到改善的目的。
用否定的方式改善,常常把事情越弄越糟。
“用肯定的方式改善,具体怎么做呢?”台下有人提问。
“我先举一个例子吧,”卫理老师说,“有一天,我让刚刚聘用的助手给我写一份房地产行业管理状况分析报告,我给他交代了分析重点和大致的内容版块。两天时间里,我看到他非常辛苦地工作。两天后,报告交给我了,我看了一遍,感觉很糟糕,甚至连方向都发生了偏离。当时我有些生气。但我想,如果我批评他,至少有两方面的害处:第一,他从此可能再也没有信心写这类报告了;第二,他很辛苦地工作,获得的却是一通批评,心里一定很不爽,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我和他之间的关系就可能因此恶化。于是,我决定不批评他。我很客气地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开始实施用肯定的方式进行改善。我首先感谢他的辛勤付出,然后对他说这类分析报告难度很大,一般的人都写不好,目的是为了消除他的压力。果然,他放松了一些。接下来,我问他是不是第一次接触房地产行业管理状况分析工作,他说是。我马上说:‘对不起,我忽略了这个问题。我应该给你更详细的介绍,提供更多的帮助,介绍你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因为我的这个失误,现在这份报告显得很单薄,不能够给阅读者传递足够的准确的信息。’听我这么说,助手显得很不好意思,一个劲儿地说是自己理解不到位,能力不够。我们之间的气氛已经很融洽了。紧接着,我以很亲和的语气对他说:‘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这样的报告怎样写更好一些。’我告诉他报告的结构、重点分析方向、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从哪些地方去寻找素材和数据。我一边说,他一边记,不时提提问。这期间,我一直是微笑着和他说话。半个多小时后,他诚恳地说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信心十足地表示可以把报告写得更好。我也不失时机地鼓励他,表示对他充满信心。两天后,他交来了新的报告,我看后,简直无法相信,这次报告的质量好得远远超出了我的期望!”
举了这个例子后,卫理老师让大家从这个例子中总结“用肯定的方式改善”的步骤。台下的人一边说,卫理老师一边在电脑上记,然后,他整理出以下内容:
第一步:缓解对方的压力,让沟通在无压力状态下进行(这一步包括感谢);
第二步:指出工作失误,但不带指责,尽可能以检讨的方式指出自己的责任;
第三步:详细地、清晰地告诉他正确的该怎么做,必要时请他试做;
第四步:鼓励对方,并表达你对他的信心。
在确保大家理解了上面这些步骤后,卫理老师说道:“至此,我们把‘行为’前面的空括号也就填好了。”
1.给予教导和帮助
2.有距离地控制关键因素
3.用肯定的方式改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