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升职了
A公司是一家有4千多员工的中型企业,生产销售建筑机械和石油机械。前几年,市场销售情况不错,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没有暴露出来。近几年,市场疲软,许多问题一下子暴露出来了。
为了强化管理,老板提拔了一批年轻干部。
王小云是被提拔者之一。他被提拔为设备部经理,不是因为他管理水平有多强,而是因为他业绩突出。被提拔之前,王小云是设备部一名技术主管,在设备管理方面做得不错。老板把原来的设备部经理调到了另一个分厂做厂长,提拔王小云坐到了经理位置。
升职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王小云兴奋了好几天,走起路来,都比原来更有精神了。
可几天过后,他的苦恼也来了:因为管理不当,他和下属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王小云试图改善管理。他先是买来一大堆管理方面的书籍,没日没夜地阅读、消化,然后应用,但几乎没有效果。然后,他又去向多位职业经理人请教管理艺术,也向管理学教授们请教,建议倒是得到不少,但效果也不明显。
王小云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现在这种状况,否则不出两个月,部门就会一团糟,到时,他首先会面临着“下课”。好不容易升上来了,再跌下去,跌倒的可不仅仅是面子,还有信心和他在老板心目中的“定位”——老板可能会认为他不适合做经理,永远也不会再提拔他了。
1.2下属竟然不知道该做什么
上任以来,已经发生过多次这样的情形了:明明清清楚楚地下达了指令,但下属竟然不知道该做什么。
“小张,给我做一份公司设备分析报告。”有一天,王小云——我们现在该称他王经理——对小张说。
小张答应了,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交给了他。效率挺高的嘛,王经理当时还有点高兴,但慢慢看下去时,却失望了,甚至很生气。
王经理想要的分析报告是这样的:公司有多少设备,原值多少,折旧多少,净值多少,运行状况是怎样的,使用年限分别是怎样的,哪些需要更换,更换的投入产出分析等等全方位的信息。但小张交来的,只是一份设备明细清单而已!
“你没有要求这么多信息啊!”小张感到很委屈。
王经理觉得小张说得有道理,事前他交代得不详细。于是,他把信息方面的要求说了一遍,让小张重新去做。
然而,几天后,小张交来的报告还是令他失望至极。虽然分析范围扩大了,信息更全面了,但无论条理还是数据的准确性,都达不到要求。
失望之余,王经理只好亲自来做这一份报告,加班加点足足忙活了一个星期。
还有一件事情让王经理记忆深刻,那就是让小李做设备供应商调查的事。
公司准备采购几台空压机,王经理让小李调查一下供应商信息。吸取以前的教训,这次,他特别详细地交代了信息范围:供应商规模、公司性质、经营年限、产品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其他使用者的评价等。
几天后,小李的成果交来了:一大叠纸,差不多上百页!小李先是打开多家供应商的官方网站,然后把相关网页复制下来,再打印出来。
看到这么一堆“信息”,王经理简直哭笑不得。他当即批评了小李,但小李显然不接受他的批评,接下来的工作总是带着情绪去做。
王经理很苦恼:到哪儿去找到一点就通、一说就心领神会的员工呢?他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员工,前任经理在时,他总能很快领会经理的意思,并且做出来的工作总是符合经理的意图。
1.3指导成了不信任
王经理是一个做事很细致的人,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
管理是需要授权的,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势必做不好管理工作。这样做,不仅管理者自己累,被管理者也累,工作思路和进度常常被打乱。
王经理上任不久,员工对他的这种风格就有了怨言。大胆一点的员工,会半开玩笑对他说:“领导,您太辛苦啦,这些小事,交给我们就是啦。”胆小一点的员工,什么也不说,经理你要过问,你就亲自来做,我乐得做旁观者。
渐渐地,部门上上下下,就王经理一个人最忙了,很多员工没事做。
事无巨细亲自过问,已经严重影响了王经理的工作。糟糕的是,他还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对别人做的事,都不怎么放心。
因为不放心,便总是要去指导员工该如何如何做。员工的工作,当然需要管理者指导,但事事都去指导,指导得太频繁,就成了打扰或干扰了。
受打扰或干扰的员工,在心中还会产生一种念头:经理不信任我!这种念头对员工的伤害相当大。如果说管理者对下属的情感分四个层次:忽视、平淡、喜欢、信任,那么,信任是最高层次的,它超过喜欢。只有当一名员工感到被信任时,他才会激情满怀地工作,才可能全身心地工作。
“你这是明摆着不信任我嘛!如此不信任,还用我干吗?!”有一天,一名员工终于忍不住冲他嚷起来。
王经理心里也很委屈:我这不是一片好心吗?还不是怕你工作出偏差吗?
1.4信任,工作却偏离了方向
王经理和一位资深经理人交流了信任问题,他意识到了信任的重要性。但是,如何信任,他并没有理解透彻。他简单地认为:少管,就是信任。
王经理管得少了,员工们对他的评价反倒高了。他也比以前轻松了,找到了做领导的感觉,认为自己掌握了管理的秘诀。
然而,好景不长。半个月后,更糟糕的情形出现了:部门所有工作都出了问题,要么被拖延着根本没做,要么在做但进度严重滞后,要么质量打了很大的折扣,要么执行方向发生了严重偏差。
到底是怎么了?管得多了,叫不信任;管得少了,却又乱了。
1.5优秀员工总是悄悄地离开
上任的第四个月月初,总经理找王经理做了一次深度谈话。
这次谈话的内容,重点并不是指出王经理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关于管理不足的谈话,已经进行过多次了——这次谈话的重点,是关于人才流失问题。
王经理上任以来,部门人员进出率迅速提升,8个老员工走了4个,其中3个一直是非常优秀的。虽然补充的5个新员工也不错,但部门整体员工水平明显下降了。
“这是怎么回事?”总经理问。
王经理说不出个所以然。三个月里,他的确多次批评过员工,有时批评方式和语言不恰当,甚至伤害了员工。但是,对于那3个优秀员工,几乎就没有批评过。这3个员工的工作,也出了一些状况,但王经理只是和颜悦色地提醒了一下。
总经理和他谈了几个小时,也告诉了他许多管人的道理,但他始终没有找到答案。他们为什么离开?就薪水和福利而言,部门的薪水和福利不比其他部门差,工作环境不错,工作强度也不算大。
过了一些日子,王经理无意中听到员工的一点点谈话。有一名员工说:“在王经理手下,做得不好要挨批评,做得好则要被忽视。”
这句话,让王经理找到了一点头绪。的确,做得好的员工,他几乎就没有关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