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主要经济毒蛇
一、银环蛇
俗称寸白蛇、48节、金钱白花蛇、银包铁等,是当前主要人工养殖的蛇种。由于其主要产品为7日龄的幼蛇,经过加工之后入药,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其头部略呈椭圆形,背鳞通身15行,脊鳞(背脊正中的一行)扩大呈六角形,体背具有黑白相间的横纹,一般黑色横纹较宽,白色横纹较窄。腹部白色,尾部细长,体长1~15米。栖息于平原、宅舍与丘陵地带的近水处。性情凶猛,毒性剧烈,毒型以神经毒为主。被咬伤后,伤口处不红、不肿、不痛,仅有稍痒、轻微麻木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
二、金环蛇
俗称黄金甲、铁包金、金脚带,是与银环蛇相类似的剧毒蛇。其形态特征是,体躯粗大,通身有黑黄相间的环纹,黑环与黄环接近等宽,宽大的环纹围绕背腹面一周。背脊隆起时呈明显的棱脊。尾舟呈三角形,末端扁而圆满。背鳞通身15行有别于其他无毒蛇。金环蛇主要栖息于山地、丘陵近水处或潮湿地带。金环蛇、眼镜蛇与灰鼠蛇合称为“三蛇”,是著名食用蛇种。所谓“三蛇药酒”就是用这三种蛇浸酒制成的。“三蛇胆”是中成药原料。该蛇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区。
三、眼镜蛇和眼镜王蛇
(1)眼镜蛇。俗称扁颈蛇、饭铲头、吹风蛇等。体前暗褐色或棕褐色,常伴有均匀相间的白色细横纹,因颈部有一对白色眼镜状环状纹显露而得名眼镜蛇。当被激怒时,前半身竖起,颈部扁平膨大,并发出“呼呼”声音,有时甚至喷出毒液,一般体长1~15米,最长的可达2米以上。食性广泛,为卵生。毒型为混合毒。常栖息于山地、丘陵、坟堆、灌木林或山脚水边处。分布地区同前两种。
(2)眼镜王蛇。俗称大扁颈蛇、大眼镜蛇、过山风等。颈部扁平膨大、前半身可竖立,与眼镜蛇相似。但有别于眼镜蛇的地方是,体躯长可达2~3米,最长达6米左右。颈部无眼镜状环纹,只有“∧”形斑纹,头背颅顶鳞之后多一对大形的枕鳞。由于局部体鳞边缘色黑,使身体形成黑色波纹状横纹,体躯后半部尤为明显。卵生,白天活动,毒型为混合型。分布同银环蛇。该蛇数量少。广西河池、百色和南宁等地的边远山区有一定数量分布。
四、尖吻蝮蛇
尖吻蝮蛇俗称蕲蛇、五步蛇、翘鼻蛇等。头部呈明显三角形,最突出的特征是吻上翘。此外,体躯粗短,尾短而尖,尾尖最后一枚鳞片侧扁尖长,俗称“佛指甲”。背鳞具有强棱,背面深棕或棕褐色,体背中央有一行20多个方形的大斑纹。体长1米左右,最长的2米以上,粗细如锄杠。卵生,毒型为血循毒。白天常盘卷在岩洞中或阴凉的岩石上;喜欢在久晴的雨后活动。傍晚常栖息于水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纬25~31°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台湾省南部。
五、蝮蛇
蝮蛇俗称草上飞、七寸子、地扁蛇等。头部略呈三角形,头背有一深色“∧”形斑纹。体背从灰褐不等,有两个深色圆斑,斑纹变异较大。尾粗短,体长04~09米。卵胎生;毒型为混合毒。蝮蛇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毒蛇。除青藏高原、两广及云贵地区外,均有分布。
(第二节)主要经济无毒蛇
一、王锦蛇
又称为棱锦蛇、松花蛇、王字头、菜花蛇、麻蛇、棱鳞锦蛇、王蛇、油菜花、黄蟒蛇、臭黄颌等。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和广西等省区。
体形较大,体长一般17~19米,也有长达2米以上者。体重1~15千克。生活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区,活动于河边、水塘旁、玉米地或干河沟内,偶尔亦可在树上发现它们的踪迹。王锦蛇行动迅速,性较凶猛。其头部及体背鳞片的四周黑色,中央黄色,头部前端具呈“王”字形的黑色花纹;体前半部具30条左右较明显的黄色斜斑纹,至体后半部消失,仅在鳞片中央具油菜花瓣状的黄斑,腹面黄色。一般来说,王锦蛇的幼蛇色斑片成体差别很大,幼体头部无“王”字形斑纹,往往使人误以为是其他种蛇。
卵生,每年7月左右产卵,每次产卵8~14枚,卵较大,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为30天左右。据观察,王锦蛇产卵后盘伏在卵上,似有护卵行为。王锦蛇肛腺能发出一种奇臭,故有臭黄颌之称。
为广食性蛇,嗜食蛙类、鸟类与鸟蛋、蜥蜴、鼠类与蛇类。有人剖检王锦蛇后发现,其食物中不仅有幼鸟、鸟蛋和小型鼠类,还发现有崇安斜鳞蛇、烙铁头和乌游蛇。食物匮乏时,王锦蛇甚至吃食自己的幼蛇,所以养殖中尤其要加以注意。
王锦蛇肉可食用,皮可制成漂亮的工艺品。药用主要为蛇蜕,有祛风、解毒、杀虫、明目之功效,主治惊痫、疥癣、目翳等症。
二、百花锦蛇
两广地区的大型无毒蛇,当地又称其为白花蛇、百花蛇、菊花蛇或花蛇。仅分布在我国的广西和广东两省。百花锦蛇体长一般为16~19米,也有的可达21米以上。百花锦蛇生活在海拔50~300米之间的石山脚下、岩石缝穴之中,有时水沟或小河边的乱石草丛中也有见,甚至也可以在居室内发现它们的踪迹。此种蛇昼夜均较活跃,但以晚间8~10时最为活跃。百花锦蛇体色美丽,头背赭红色,唇部灰色,体背部灰绿色,具三行略呈三角形的深色大斑块,两侧的斑块较小。因其部分鳞片边是黄白色或白色,使整体略呈白花状,故有白花蛇或花蛇之称。
卵生,每年7月中下旬产卵,每次产卵6~14枚。
嗜食鼠类,也食昆虫、蜥蜴、鸟类和蛙类。其肉可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胆有祛风湿、除痰之功效,主治咳嗽、风湿病等症。蛇油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能,可治疗烫伤、冻伤等症。蛇脱具有杀虫等功效,可治疗疥疮等症。
三、三索锦蛇
三索锦蛇又称为三索线蛇。分布在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和广西。体长16米左右,体重可达400克左右。生活在平原、丘陵及山地河谷地带,多见于土坡、田边和路边。在受到惊扰激怒时,常侧扁颈部,身体前部呈“S”作攻击姿态。
头背部棕黄色或灰棕色,眼后及眼下共有3条放射状黑线状,枕部有一黑横纹,体前部两侧各有3条黑纵纹,靠背中央的一条最粗大。
卵生,一般在7月产卵,每次产卵4~8枚。
嗜食鼠类、鸟类、蜥蜴和蛙类等,有时也食蚯蚓。
肉味鲜美,是我国南方著名的食用蛇。其肉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痛、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症。与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和百花锦蛇配伍,合称“五蛇”,是五蛇酒的原料之一。
四、灰鼠蛇
灰鼠蛇又称黄梢蛇、索蛇、过树龙、上竹龙、黄肚龙等。该蛇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区。体长07~16米,体重300~500克,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带,常活动于河谷、农田、路边和河边的草坡、灌木林下;也栖息于树上,能在树梢上爬行,有时盘在树枝上,故而有“过树龙”之名。雨后常在近水处活动。昼夜均活动。无毒蛇,行动敏捷,性温顺,一般不主动袭击人。据介绍,灰鼠蛇在被捉住时,具有断尾逃逸的习性。
头长圆,眼大。头及体背棕灰色,每片鳞片的中央为黑褐色,各鳞前后缀连呈黑褐色的细纵纹。唇缘及腹部呈淡黄色,腹鳞两端与体色相同,体后部及尾部鳞缘为黑色,呈细网状花纹。
卵生,每年5~6月产卵,每次产卵8~10枚。卵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为50天左右。嗜食蛙类、蜥蜴、鸟类及鼠类,也食鸟卵。人工饲养条件下,常以小白鼠作为食饵,每周投喂一次,平均每条次喂2~3只小白鼠。
灰鼠蛇肉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麻痹、瘫痪等症。去内脏后,为三蛇酒和五蛇酒的原料之一。其胆制成蛇胆酒、蛇胆陈皮、蛇胆川贝等中成药,具有消痰止咳作用。灰鼠蛇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蛇类之一。
五、滑鼠蛇
滑鼠蛇又叫水律蛇,水南蛇等,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湘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海南。滑鼠蛇是我国无毒蛇中体形较大者,体长可达2米以上,体重一般为1~2千克。生活在平原、山区和丘陵地带。白天常在近水的地方活动。滑鼠蛇行动比较敏捷,性凶猛,喜咬人。当捕捉它时,能迅速回头,只有抓住靠近头部30厘米之内时,才能使它不能回头咬人。
头背部黑褐色,唇鳞淡灰色,后缘黑色。腹鳞前段后缘及尾下鳞后缘为黑色。背部棕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斑,至尾部形成黑色网状纹。卵生,每年7~8月产卵,每次产卵6~11枚,卵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为60天。
嗜食蟾蜍、蛙类、蜥蜴、鸟卵和鼠类等,有时也食蛇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常以小白鼠作饵料,每周投喂一次,每次每条投喂小白鼠4~5只。
滑鼠蛇是著名的食用蛇,其肉富含蛋白质,且肉又较多而鲜美。据报道,广州每年有成吨的滑鼠蛇上市供人们食用。滑鼠蛇的肉还可以供作药用,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之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成体去内脏,为三蛇酒和五蛇酒的原料之一。其皮可制琴膜,也可以制成手包、钱包等工艺品。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蛇类之一。
六、乌梢蛇
乌梢蛇又叫做乌蛇、乌风蛇。分布在我国的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和广西等省区。乌梢蛇体长15~25米,体重05~15千克。生活在平原、山区和丘陵的田野间,常常在路边、农田附近或近水旁的草丛中活动。
无毒蛇,性较温和,行动敏捷,一般不主动袭击人。体背青灰褐色,各鳞片的边缘黑褐色。背中央的两行鳞片黄色或黄褐色,外侧的两行鳞片黑色,纵贯至尾。身体背方后半部黑色,腹面白色。卵生,每年7~8月产卵,每次产卵6~14枚。卵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30天左右。幼蛇出壳后,性情较凶猛,爱咬人。
嗜食蛙类,也食鱼类和蜥蜴。
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多制成蛇干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