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司马迁的故事
8953700000021

第21章 奉命出使西南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派遣安国少季等人出使南越,要南越王赵兴和太后樱氏入朝。南越自秦以来,虽自称为王,但一直服从汉朝。

当时南越的王太后樱氏,她到南越之前,曾经和安国少季相好,两人是情人。这次安国少季出使南越,两人已经熄灭的情火又重新燃了起来,暗地里相好。这件事很快被国人知晓,王太后出了这种丑事,声名狼藉。国人不再听从她的命令。

太后樱氏恐怕这样下去会出什么乱子,她想借汉朝的声威,重振自己的声望,劝南越王及其臣下内附汉朝。南越王赵兴年幼,自然听太后的。武帝得知情由,同意他们的请求,让他们准备入朝。

他们的计划遭到南越丞相吕嘉的反对。吕嘉为越人贵族,连续做了三个国王时期的丞相,势大权重。

吕嘉多次上书反对归顺汉朝,汉朝的使者来到南越,他托病不见。南越王与太后摆下酒宴,请吕嘉前来,想要借汉使臣的势力将吕嘉杀掉,吕嘉来赴宴的时候,他的弟弟率领卫兵在宫外守候。

太后本想让安国少季凭着汉朝的符节刺杀吕嘉,哪知安国少季为人懦弱,在关键时刻犹疑不决,不敢对吕嘉采取行动;吕嘉见气氛不对,急忙离宫;太后大怒,亲手持长矛刺吕嘉,却被南越王赵兴阻止。吕嘉逃回家中,称病不出。

吕嘉暗地里和大臣谋商造反。他知道南越王赵兴本来没有谋杀自己的意思,所以几个月都没有发兵;太后也没有力量灭掉吕嘉,事情就那么僵着。

汉武帝听说后,大骂安国少季无能。

经过一番考虑,武帝认为南越王赵兴与太后都已经归附汉朝,不曲派大军讨伐。他派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想解决吕嘉;没想到吕嘉知道后,马上率领自己的军队反汉。武帝得到情报,一怒之下,令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兵十万,前往平叛。

吕嘉的军队抵挡不住,被打得落花流水。南越已被剿灭,且兰、邛等少数民族,和其他西南夷各个小邦,吓得纷纷向汉中央表示归顺效忠。

闻得奏报,武帝转忧为喜,心情振奋。多年来一直桀骜不驯的南越国终于归入自己的版图,大汉的疆土又向南延伸了许多。

此后不久,武帝颁行对西南夷的政策,让他们保持由来已久的风俗,不收他们的赋税。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也就是司马迁35岁的时候,武帝考虑到西南夷虽然不敢再与朝廷作对,但他们内部并不稳定,有必要派一位汉朝使者去那里安抚,劝说那里的小国归顺汉朝,想来想去,就是找不到一个口才好、学识又渊博,并且气度恢宏足以代表国家的人出使。

派哪位大臣去比较合适呢?武帝突然想起当年派司马相如当使者,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在朝中不是有个才华杰出的司马迁吗?武帝特地让司马迁谈谈对西南夷的见解。

“回陛下,”司马迁说,“西南夷诸国,均邦小力弱,不堪重击。尽管以前发生过动荡背叛的事情,实际上受到南越的影响;现在南越已经被征服,西南各个小国也会感到害怕。只是,那西南夷诸国往往言而无信,喜怒无常,其内部眼下又动荡不安,上一次我朝派出的使者被杀,至今连尸骨还不曾得还。小臣以为,陛下不动用军队,而采取派使者前去安抚的策略,实在是英明的决策啊!”

武帝任命郎中司马迁为出使西南夷的特使,带随行人员一百,出使西南。司马迁请求皇上对西南夷采取安抚政策;武帝依然采取以前的办法:因袭其旧俗,免收其赋税。

司马迁辞别家人,带着一百名随从侍卫,离开都城长安,踏上了前往西南的旅途。

司马迁一行人长途跋涉,一路辛苦,有时还要应付异常情况的发生。司马迁感到这次西南之行意义重大,能够避免残酷的战争,减轻百姓的痛苦,自己吃点苦算不了什么。

面对西南夷各邦国的君主,司马迁代表朝廷告诉他们:

如果服从朝廷,可以保证他们生活安泰;假如继续作乱,就将坚决镇压!就这样,又是劝慰,又是威吓,稳住了西南夷大片领土上的少数民族。

司马迁想起出使西域的前辈张骞,十分注意搜集沿途的地理、经济、人文方面的资料。面对祖国秀丽的山川,他常常不顾旅途劳顿,一路上进行考察工作,就像当年漫游大江南北一样,不忘到处搜集史料。路过李冰父子治水兴筑的都江堰,他在那里停留了几天,进行勘察和访问,对李冰父子的壮举和智慧充满了敬意。

走到陌生的地方,每晚休息之前,他找来当地土人老乡,询问当地的物产、民俗、文物、古迹等,并一一记载下来。

这次出使西南,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司马迁亲自了解西南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状况,为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