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科学发现与传奇故事
8947700000004

第4章 又碰上一道难关

炭疽病的病原菌已经找到,并且又培养成功。但科赫还是不放心,更不打算公开发表,他觉得还应该再做进一步的探索。

这次,科赫用少量培养出来的炭疽菌,注入到小白鼠的尾内。同时,又用一些炭疽菌放在新的培养液里,作对比性的观察。

次日,经检查发现小白鼠全部死亡。而放在培养液里的炭疽菌却一如既往,像一把黑芝麻一样撒在培养液里。

这种实验对科赫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工作,他乐于做这种反复的观察。当然,这也是为了观察得更透彻。

也是一个偶然的念头,科赫把最早培养出来的炭疽菌再做一次观察。当他刚刚接触显微镜时,不禁惊异地大声说道:

“哟,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每次所见到的小棒状物几乎完全消失,显微镜所见之处,都是成串珠似的东西。

好事多磨,科赫的研究工作又碰上了一道难关。看来,科赫的谨慎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天,科赫的朋友文略邀他到森林里去打猎,途中发现一只死野猪,看上去极像患炭疽病的模样。

集中精力于研究工作的科赫,马上抛弃了打猎的兴趣,就在现场用小刀对野猪做了解剖,果然血液发黑,脾脏肿大。科赫用小瓶取了些黑血,告别了朋友,急匆匆地赶回到家中。用显微镜一检查,血液中没有小棒状物,所见都是前些天从培养液中看到的那种成串珠式的小东西。

“这……这也许是在变化着的炭疽菌吧?”

明明都是炭疽菌的病原体,为什么有时是小棒状物,有时是线状,有时又成串珠呢?

科赫百思不解,背着手,在他那狭小的实验室里不停地踱来踱去。刹那间,科赫脑海中想起一件事:以前有人传说,就在那个森林中,曾有人放牧,在几个小时后,竟有许多牛羊患了炭疽病而死亡了。

“为什么?难道炭疽病会因地区不同而流行?难道炭疽病也会因与其他微生物混合而不繁殖?……不,不,啊,也许……”

尽管科赫认真考虑这个奇怪的现象,可是仍找不出一个可靠的理论根据。

当科赫读了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对葡萄酒发酵问题的研究报告后,他得到了新的启发。

“是呀,炭疽菌也很可能是因生存条件不好,变为孢子而等待时机。”

思路打开了,下一步的方案也就有了。

科赫仍是双管齐下。首先,从培养基里取出小串珠物体,注射到小白鼠的尾部,以观察反应;同时,他在涂片上滴入透明液,加入小串珠物体,加温,用以从显微镜中观察变化。

科赫从观察中发现,那些小串珠物体在分裂,分裂成一个个小黑颗粒,慢慢地从小颗粒变成小棒状物。

科赫实在太累了,伸了伸懒腰,他自言自语地说:

“……,总算明白了!”

再看昨天注射的小白鼠,已经死掉。解剖观察,血液变黑,脾脏肿大。

他明白这只能说是刚刚知道了现象。作为科学研究工作,还必须在反复实验中,观察、分析、推理、再观察。

终于酝酿成熟了,于是,科赫在自己的实验报告中写道:

“在寻找传染病的病原菌时,应该注意:第一,同一种微生物,会因条件、环境不同而变换它的形状;第二,必须把这种微生物进行人工培养,以观察它的生长变化和用于实验;第三,必须用培养物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以确证是否能引起疾病发生。”并详细地介绍了实验的方法。在最末部分里又具体提出:

“炭疽病在活着的动物体内是以小棒状物存在。在动物死后或离开动物身体时,由于客观条件恶化,它以小串珠子形式的孢子存在;至于在野外,它是以小得眼睛看不见的串珠形式散在各个角落。当它再进入动物体内时,马上恢复成小棒形状开始迅速繁殖,进而破坏血液。”

科赫充满信心地将实验研究报告送给当时著名的利学家费迪南博土。

在费迪南博士的支持下,1875年4月30日,科赫在知名的病理学家康海姆教授等科学家面前,举行了公开试验。

1881年,法国的一位科学家巴斯德制备出了减毒炭疽疫,用牛羊试验证明效力甚好。从此号称恶魔的炭疽病被攻克。

科赫的研究,揭开了多少年来不能理解的谜,为人类探索炭疽菌的发生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不仅如此,他与巴斯德又同是微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他所创立的感染疾病的几条证据,被医学界称为“科赫原则”,至今仍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