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健康生活书——现代人生活宜忌全书
8946200000014

第14章 饮食营养(11)

服用活番丁时切忌饮茶,因茶中咖啡因有对抗药物的作用。

痢特灵、优降灵等药物,不能与茶水同服。这些药物进入大脑内抑制儿茶酚胺的降解作用,促进脑内环磷腺苷代谢,两者的相互作用,使病人出现严重失眠或高血压。

另外,茶中鞣酸还会与黄连素、乳酶生、多酶片、胃蛋白酶、次碳酸铋、硫酸亚铁、土霉素、红霉素等药物作用,形成难溶解沉淀物,影响药物吸收。

茶叶忌嚼食

当前,空气和土壤受化肥和农药的污染非常严重,茶叶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也受到一定的污染而含多环芳香烃物质——苯并芘。这是一种难溶于水的致癌物。如果嚼食茶叶,致癌物质苯并芘就会在人体内留下并形成隐患。所以说饮茶之后,应将茶叶倒掉,不管茶叶多么好,也应记住,茶叶忌嚼食。

饮茶15忌

中国人习惯饮茶,正确饮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但是在饮茶中要禁忌以下几点:

(1)忌多饮新茶。新茶是指鲜茶叶加工成干茶后不足一个月的茶。新茶由于存放期短,茶叶中含有较高的未氧化的多酚类物质,醇类、醛类也较多,这些物质对人体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还会引起慢性胃炎、胃痛、腹胀。

(2)头遍茶不宜喝。茶叶在生产、贮存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霉菌的污染,即便是用滚开水冲的头遍茶,霉菌虽死,“尸体”犹存。实际上用滚开水冲茶并不妥,一般都以80℃水冲茶,而80℃的水会使霉菌生存下来。所以,头遍茶实际上是洗茶水,最好不喝,倒掉后冲二遍茶饮用最好。

(3)不要用沸水冲茶。沸水冲茶会加重茶的苦涩味,清香味受损,而且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C容易被破坏。一般用沸水降温到70℃~80℃冲茶最好。同理,不宜煮着喝。

(4)忌用放置过久和受潮发霉的茶叶冲茶。茶叶放置过久,蛋白质会受损。茶叶受潮发霉会含有毒素和毒菌,对人体不利。

(5)茶叶忌与其他物品放在一起。茶叶的吸附力较强,容易串味,与其他物品放在一起,会产生异味,冲后失去茶香味。

(6)冲茶忌放佐料。有的人冲茶加糖,这样会使茶水失去清香味,破坏营养成分,降低茶的品质。

(7)忌睡前饮茶。茶叶对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平时饮茶可提神,睡前饮茶会使大脑兴奋,导致失眠。

(8)患某些疾病的人忌饮茶。铁是制造血液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之一,茶可影响铁的吸收,患有缺铁性贫血者忌饮茶。脑动脉硬化者不宜饮茶,茶叶可以使大脑血管运动中枢在兴奋运动之后引起脑血管收缩,脑部小血管收缩可加重供血不足,使脑血流缓慢,有发生脑血栓的可能。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忌饮茶,因为饮茶可以使血压稍稍增高,心跳加快,对降血压、预防冠心病发作不利。尿路结石患者忌多饮茶,因为茶叶含草酸较多,与钙结合能加重尿路结石病情。便秘者忌饮茶,茶中含有鞣酸,有收敛作用,可使肠道蠕动减慢,加重便秘程度。胃溃疡患者忌饮茶,因为茶可以使胃酸分泌量显着升高,使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作用增强,且茶叶中的咖啡碱对胃溃疡也有刺激作用,饮茶可使胃溃疡面扩大。

(9)忌空腹饮茶。茶叶中含有咖啡碱成分,空腹饮茶肠道会过多地吸收咖啡碱,会产生一时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尿频、心慌等。另外,茶水到空胃中,会冲淡唾液和胃酸使消化功能减弱,扰乱消化器官的功能,影响对维生素B的吸收。

(10)忌喝隔夜茶。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和维生素C,它们都是天然的致癌物质抑制剂。在温度较高的夏天或冬季温暖的室内,放置时间过长,容易变质,所含营养素会受损,茶水会被污染,其抑制致癌物质的作用受损。

(11)忌饮浓茶。浓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喝浓茶可使胃黏膜收缩、蛋白质凝固沉淀,从而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喝浓茶能够减弱胃肠对食物中铁的吸收,久而久之,会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症;患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肾炎及肝炎的病人,空腹饮浓茶会使病情加重;晚上饮浓茶,会使人兴奋,造成失眠;产妇哺乳期饮浓茶,由于茶有收敛作用,会导致乳汁分泌减少。因此,喝茶宜清淡,不宜过浓。

(12)茶叶忌多次冲泡。冲泡茶叶以3~4次为好,如冲泡次数过多,会将茶叶中的无用物质冲泡出来,这些物质既对人体无益,又会使茶水的味道大为降低。

(13)忌喝冷茶。喝冷茶,特别是在炎夏季节暴饮数大碗,喝起来很痛快,实际上却无清热化痰之功,反而会有滞寒聚疾之弊。

(14)忌饭前、饭后立即饮茶。饭前饮茶,会使唾液变淡,造成饮食无味,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久之,会造成营养不良。饭后立即饮茶,茶中鞣质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质发生凝固,影响人体对其的吸收。

(15)忌煮茶叶喝。在我国农村,有些地方有煮茶叶喝的习惯。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不当的做法。因为茶叶在高温烧煮时,会过多地把鞣酸溶解出来,增加茶水的苦涩味道,同时,高温烧煮,会把茶叶的维生素破坏殆尽,使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献血后忌饮茶

人在献血后,应适当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及铁质的食物,且应少饮茶。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单宁酸,这种物质可以与蛋白质及铁结合,生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从而使献血者的血细胞恢复缓慢,影响健康。

泡茶忌水沸过久

泡茶用的开水,以沸滚起泡为度,这时水嫩,茶叶的水浸出物能够溶解充分,使茶汤浓厚,香气充分溢发。若开水煮沸过久,即为老水,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会全部蒸发散失,用其泡茶,茶的色香味就不那么好了。

不宜吃羊肉后马上喝茶

羊肉,肉香味美,营养丰富,御寒能力强,在冬春寒冷之季多吃些羊肉是有好处的。但是,吃羊肉后,却不宜马上喝茶,否则对身体健康不利。

这是因为,在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茶叶中含有比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羊肉后马上喝茶,会使茶叶的鞣酸与羊肉中的蛋白质结合成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的蠕动减弱,大便中的水分减少,导致排便不畅,甚至发生便秘。这样,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就会因为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被人体吸收。所以,吃完羊肉后不宜马上喝茶。

不要在酒后立即去洗澡

喝酒后人体内储存的葡萄糖会在洗澡时被体力活动消耗掉。因而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体温急剧下降。同时,酒精会抑制肝脏的正常活动,阻碍体内葡萄糖储存量的恢复。所以说酒后即去洗澡有损健康,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

不要长期以酒代饭

适当少量地饮点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除疲劳。但有些人常常以酒代饭,这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害的。据分析,50克白酒约含有6276千焦(15千卡)的热量;250克啤酒约含有4184千焦(100千卡)的热量;两小杯果酒则含有4184千焦(10千卡)以上的热量。因此,偶尔只喝酒不吃饭,对人体的危害并不大,特别是饮酒时要吃入大量的菜肴,可以摄入较多的热量和营养素。但如果长期以酒代饭,就会损害人体的健康。首先是经常大量饮酒,会引起酒精中毒、肝硬化、动脉硬化,诱发食管癌、胃癌等疾病。其次,饮酒虽然可补充一些热量,但人体所需的许多营养素,如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是各种酒类均不能提供的。因此,不要长期以酒代饭,否则,会使机体得不到维持各组织器官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从而损害人体健康。

忌用锡壶盛酒

锡壶实际上是用锡铅合金制成的。铅与酒中的乳酸、醋酸等酸性物质相遇后,就会很快地化合成乳酸铅、醋酸铅溶解在酒中。人若长期饮用锡壶盛的酒,就会发生铅蓄集性中毒,慢慢出现头晕、头痛、四肢无力、恶心、胸闷等症状。如果一次大量饮用含铅多的酒,还有可能酿成铅急性中毒,出现面色苍白,甚至昏迷症状。

忌用酒催眠

有些人认为,酒和安眠药一样,睡前喝点酒容易入睡,还能解乏。事实并非如此,而且会带来副作用。

因为,用酒催眠,酒精的作用过后,会提前醒来,而且更难以入睡。睡前喝酒,会扰乱睡眠中的呼吸,引起呼吸不规则。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睡前喝酒还易发生脑血管意外或心肌梗塞。因此,不要用酒来催眠。

忌酒后饮汽水

应该知道,酒后饮汽水,不但不能解酒,而且会更容易醉倒,这是因为汽水中的二氧化碳能加速人体对酒精的吸收。因此,忌酒后饮汽水。

科学饮酒法

1首先应控制饮酒量。饮酒必须适量,不能每餐必饮,每饮必酩酊大醉。在聚会场合,不要勉强劝酒,更不能灌酒。饮酒量应各自掌握,适量而止,不要“显威风,逞英豪”。一般认为,每次饮酒,啤酒以半瓶为宜,不能超过1瓶;葡萄酒、绍兴黄酒以100克为宜,不能超过200克;白酒以25克为宜,不能超过50克。如果空腹一次饮下50克白酒,人便出现“醉意”。

2尽量饮用酒度较低的葡萄酒、绍兴黄酒和啤酒,少喝或不喝烈性白酒。50~60度的白酒乙醇含量相当于葡萄酒或绍兴黄酒的4倍,即使喝得少,对胃肠的局部刺激也较强,容易损伤胃肠黏膜。而喝葡萄酒、绍兴黄酒和啤酒,还可得到较多的铁质和一些维生素。

3空腹饮酒是大忌。空腹饮酒容易醉,是因为乙醇迅速被吸收,血液中乙醇浓度很快达到酒醉程度。空腹饮酒即使饮酒量不多,也对身体十分有害。胃里没有食物,酒精便会直接刺激胃壁,引起胃炎,重者可能导致吐血,时间长了还会引起溃疡病。因此,要在饮酒前吃些东西,或者慢慢地边吃边喝,而且不能过量,以免发生急性和慢性酒精中毒。

4服药前后不要饮酒。因为酒可以加速药物的吸收,或使药性发生改变,达不到治疗目的。医生规定有些药物需用酒服下的例外。

5饮用药酒,应请教医生。市面上药酒种类很多,必须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遵医嘱选用。但是饮用量也不能多,不能像普通酒那样开怀畅饮。药酒最好在饭前饮,使其发挥药效。

6喷洒农药前不要饮酒。各种农药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饮酒后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皮肤表面血管通透性增高,农药更容易透过皮肤血管进入血液,引起中毒。接触其他有毒物质的作业人员,工作前后也不能饮酒,否则容易吸收更多的有害物质。

7未成年儿童不能饮酒。儿童饮酒往往与父母有关,父母饮酒时,出于宠爱好玩,给孩子尝尝。这样潜移默化,孩子便容易养成饮酒的习惯。未成年人嗜酒,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不利于智力、体力的正常发育。

8妇女不要经常大量饮酒。酒对女性健康的损害比男性严重,由于雌性激素的影响,妇女体内代谢乙醇的能力较低,速度较慢,所以乙醇更容易在体内蓄积,造成损害。

9不要用饮酒来保暖。不少人认为“酒能御寒”。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喝酒以后,由于酒精成分的刺激,皮肤温度会升高,使人产生温暖感。但是,这种温暖感是不能持久的。因为体表的血管越是舒张、松弛,体热的散发就越快,使体温急骤下降,人就产生了强烈的寒冷感觉。喝酒之后,反而比不喝酒更易产生寒颤,引起受凉或感冒。因此,不宜采用饮酒来保暖。

10忌划拳饮酒。由于饮酒划拳是边喝、边吃、边高声喧哗乃至哄堂大笑,这样有可能使食物进入气管或鼻腔,而引起打喷嚏或流泪等现象。饮酒划拳输者罚饮酒,饮酒过多会出现头晕目眩、神智不清,更易输酒,结果造成饮酒超量,出现种种醉酒现象。因此,应避免划拳饮酒。

忌饮刚酿制的白酒

新蒸馏出的白酒,酒精度数一般都在60度以上,而且酒体中含有较多的甲醇、杂醇油、醛类和其他沉淀物。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和过滤勾对等处理,使酒体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和氧化,降低和减少有害物质成分,使其达到规定的卫生标准,才能饮用。

新酿的白酒,除酒精浓度较高外,甲醇含量也较高,进入体内不易排出,长期积蓄对人的中枢神经有损害作用,尤其对视网膜神经的损害难以恢复。甲醇在人体内代谢产生的氧化物为甲酸和甲醛,这两种氯化物毒性都很大。甲酸比甲醇的毒性大6倍,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甲醇引起的中毒,轻则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和耳鸣,甚至双眼失明,重则出现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呼吸困难、昏迷麻痹而死。饮含杂醇油和醛类含量较高的新白酒,对人体也有较多的毒害和麻醉作用。杂醇油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醛类作用能使蛋白质凝固。经常饮含游离状态醛类的新酒,嗓子发干,并易养成较严重的酒瘾。新酒中含的醛类,具有辛辣和燥辣味,饮时直接刺激喉、鼻、眼和面部,使面部皮肤过敏,受损伤,易感染。另外,未经过滤处理的新白酒,也极不卫生。因此,刚酿制的白酒不宜饮用。

啤酒白酒忌同饮

节日期间,亲朋相聚,不免要喝酒助兴。在餐桌上,有些人往往喝完烈性白酒后,同时又喝啤酒。这种喝法不科学。

大家知道,啤酒虽然是低酒精饮料,但其中含有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与白酒混喝后,会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渗透作用,对肝脏、胃肠和肾脏等器官发生强烈的刺激和严重的危害,影响消化酶的产生,使胃酸分泌减少,导致胃痉挛、急性胃肠炎、十二脂肠炎和出血等症,对心脑血管危害更大。因此,啤酒与白酒不宜同时饮用。

白酒忌凉饮

许多人在饮酒时,都是启封后马上就饮。实际上饮未加温的凉酒容易引起毒性反应和醉人。这是因为白酒除含有酒精外,还含有甲醇、甲醛、乙醛等杂质。甲醇在人体内分解较慢,且有积蓄作用,如果摄入4~8毫升便会引起中毒,其结果往往是损伤视神经,从而导致双目失明。甲醛、乙醛是醇类的氧化物。甲醛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饮后容易引起头痛,其毒性比乙醛高30倍。甲醇、甲醛、乙醛的沸点低,如果将酒加热时会全部挥发。因此,白酒忌凉饮,应加热后饮用。即使是在夏天,也应饮热酒或温酒。

冬季忌饮冷啤酒

冬季饮啤酒,虽然具有促进饮食的作用,但过凉的啤酒酒味淡薄,饮后身体发冷,同时不热的啤酒,酒味苦涩。所以说,冬季饮啤酒,以15℃为最佳,这样的啤酒口味纯正。另外,啤酒不应直接加热,饮用时可将酒瓶放进30℃左右的温水中加热即可。

“冒沫”的啤酒未必好

不少人认为,啤酒泡沫汹涌而出表示“气足”,是好啤酒,泡沫徐徐上升是“气不足”,啤酒质量不佳。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开启啤酒后,泡沫汹涌而出的“喷酒”现象是一种异常现象。据专家们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原料麦芽受某些微生物污染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一些代谢物在制作过程中进入啤酒,使二氧化碳很容易“跑溢”而产生“喷酒”。二是厂家在装瓶时,二氧化碳充气过量,导致比例失调。三是啤酒的存放不当,开启动作过猛等。

老年人不宜经常饮啤酒

啤酒虽富有营养,但是老年人经常饮啤酒也是有碍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