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把品牌做大:20家著名企业的品牌成长谋略
8944600000070

第70章 皮尔·卡丹PK杰尼亚——男装王国各领千秋

皮尔·卡丹,这位在法兰西共和国与埃菲尔铁塔和戴高乐总统齐名的服装巨擘,就可谓是“出奇制胜”的杰出典范。在皮尔·卡丹数十年的服装设计和经营生涯中,他独树一帜,不断创新,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最前面。给法国时装界注入了朝气和活力。

1950年,在创造欲的驱使下,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开始独立创业。从此,他凭借独特的创造力和高明的经营眼光,不断开拓设计领域,在五光十色、群芳斗艳的巴黎,很快打开了市场。1957年,皮尔·卡丹开了“亚当”男装店。

自从开创自己的品牌以来,皮尔·卡丹在审美的领域中是一位伟大的创新者,他非常大胆,不拘泥于传统。他的服装线条明快,富有青春感和时代感;他设计的灯具、家具和各种装饰品,无不造型新颖,光彩照人。人们相信皮尔·卡丹的设计永远是与众不同的,谁都看不到他的创造力的终点。

皮尔·卡丹十分重视和强调服装造型线,或口外轮廓线,年年变化出新,或以圆形,或用矩形取胜,皮尔·卡丹被时装界誉为挂式大衣的先驱,其特点是在宽大简洁的造型里,独具匠心地运用了多种打褶方法,有人说,他在褶裥方面运用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全部音阶。他长于任何可能的褶裥,或旋绕成锥形的领口,或形成放射状的茄克,创造出独特的凹槽或弹夹式褶裥。

对于皮尔·卡丹来说,奢侈品就意味着创新精神,高档服装意味着与众不同。他不否认自己在世界服装界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他不断地给予大众一种惊奇感。曾有人向皮尔·卡丹请教过成功的秘诀,他很坦率地说:“创新!先有设想,而后付诸实践,又不断进行自我怀疑。这就是我的成功秘诀。”的确,从1959年的成衣革命,到率先给自己制作的服装印上自己名字的缩写字母,都无不体现着“创新”二字。

与皮尔·卡丹相比,同为国际顶级名牌的杰尼亚,却不求最新,只求最精。长期以来,杰尼亚从不追求新奇的款式和华丽的色彩,而是凭借精美的面料,无与伦比的剪裁以及极高的制作品质享誉世界。

1910年,不到20岁的埃尔梅内吉尔多·杰尼亚在意大利比耶拉开了一间手工纺织作坊。最初这间简陋的作坊只能生产一些小块的羊毛面料。事业略有起色后,杰尼亚又召集当地流落街头的纺织技工,开始生产精细的羊毛面料,与垄断全球精羊毛市场的英国人展开竞争。当时,年轻的杰尼亚就立志要设计、生产高品质的男装面料。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埃麦尼吉尔多从原材料、设计、工艺、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对品质与信誉的要求几近苛刻。就像一位艺术家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充满感情,倾尽一切。到1938年,杰尼亚公司生产的面料已经出口到40多个国家。

杰尼亚(Ermenegildo Zegna)在原料采购和制造工艺上始终信奉“永远最好”的完美主义,它的采购单上几乎囊括全球所有最负盛名的原料出产地。

就拿它的原材料来说,甚至让人觉得过于奢侈:澳大利亚的美丽奴羊毛、南非的马海毛、中国内蒙古的羊绒、江浙的丝绸等等,全是当地最好的原料。而且,原料的挑选也非常严格,比如茄士咩要求来自三至五岁的中国山羊。这些面料非常轻薄、柔软、透气、抗皱性强。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牛仔布也如同羽毛般的轻盈。

杰尼亚布料制造过程中所有用的水,来自意大利山区,这种水不含矿物,因此非常柔软。因为它此外,衣服上的纽扣全部是人工钉制的,而每件外套也都由人工熨平。这些细节,都不是一般男装品牌所能比拟的。面料的整理十分精致,创造出闪光的丝绸质感,经过丝光处理的棉制品和轧光后的亚麻布所制成的既优雅又舒适的服装。

杰尼亚以其近百年来对其面料品质的严苛追求,一直是男装王国中的低调奢华,又不乏性格的优质之选。国际上,杰尼亚男装常常成为金融界人士和其他领域高级行政人员的着装选择。据说,一套穿过的西装,放回衣柜用衣架挂上6天,西装上的褶皱就会自然拉平,看上去就和刚刚熨烫过的一样。其面料之考究和精细由此可见一斑。

杰尼亚1990年进入中国时,在北京王府饭店开了一家专卖店。那时的富豪们只知皮尔·卡丹,尚不知杰尼亚为世界名牌男装。直至1993年,《时尚》杂志连篇累牍地渲染杰尼亚男装的高品质体现在何处——犀牛角做的扣子,澳大利亚羊毛和印度棉花织就的面料,全部手工缝制等等,杰尼亚逐渐成了高消费阶层男士的首选品牌。

在国际著名男装西服品牌中,若以面料排名的话,杰尼亚当仁不让;但若论设计上的大胆新颖,谁也不能和皮尔·卡丹争夺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