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之后,衣服和人的关系可谓十分密切。人不可一日无衣。
然而,众所周知,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就是这样裸身露体地辛勤劳动,艰难生活,度过那漫长的岁月。那么,人类是为了什么原因,才感觉到有穿衣服的必要呢?这个问题,看来貌似平常,但如果追根问底,却难以得出确切的结论。
千百年来,围绕着这个问题,产生了种种说法。
很多人持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衣服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实用的需要。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人类自从猿进化为人之后,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散居于深山密林,荒野河谷,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赤日炎炎的盛夏和白雪皑皑的严冬。
为了自身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在日复一日的生息劳作中,感到单凭人体的本能,难以抵御烈日的暴晒和严寒的侵袭,必须借助外部的物质力量来帮助人类战胜大自然的风风雨雨,改善生存的条件。于是最初先寻找些树皮、草叶之类的东西披在身上,渐而渐之,发展成了衣服的形式。
东汉刘熙在《释名·释衣服》中的说法,可谓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说:“衣,依也,人所依以蔽寒暑也。”与刘熙同时代的王充也持有相同观点,认为衣服和饮食一样,都是维护人体生存不可或缺的要素。王充在他有名的《论衡》一书中便曰:“夫衣与食俱辅人体,食辅其内,衣卫其外。”
他并点明其具体作用是“衣卫体寒”。还有一些人都用不同的语言阐明了类似看法。坚持这种看法的人们认为,千百年来,衣服护卫着人体,帮助人类战胜了自然界的恶劣气候,为人类进化作出了贡献。
然而有些人持有另外一种看法。他们认为服装最初的功用,是为了遮羞的需要。原始社会时期,人类裸体群居,男女杂处,最初并未感觉到什么。但随着社会的进化,观念的发展,人们头脑中对于两性之间差别的意识越来越明显,渐渐产生了羞耻的概念,感到不能再把各自的性器官暴露在外,而必须用东西遮盖起来,于是有了所谓“遮羞布”之类的东西。
我们至今仍可见到一些反映史前期人类生活的文字和壁画资料,一群原始人不论是进行渔猎活动或是坐着休息,每人腰间都围着一块兽皮或者麻布片,这块东西既不挡风,又不蔽雨,但却起到掩饰性器官的作用。
三国魏张揖所编的《广雅·释器》便云:“衣,隐也”。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也说:“衣,所以蔽形。”这些说法都是一个意思,即认为衣服最初的产生和其功能是为了隐蔽身体的需要,而最主要是为了隐蔽性器官的需要。
除此以外,还有人提出第三种观点,认为衣服的产生是为了辨别身份的需要。原始人类共同劳动,财产公有,本无贵贱之分。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出现了私有财产,并产生阶级。人的身份也因此而各异,逐渐有了尊卑高下的观念,而服饰成了区别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
所谓“衣服有制,宫室有度”,穿什么衣服必须按照制度规定。东汉班固所著的《白虎通义》便提出:“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象为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他虽然不否认衣服有蔽形的作用,但可以明显地看出,他更强调其作用在于“表德劝善”和区分人们不同的身份,“别尊卑”。
同样,《管子·君臣》也指出:“衣服,所以表贵贱也。”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衣服在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中,确实曾起过别尊卑、表贵贱的作用。
如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官吏们便按照各自的级别高低而穿戴服饰,区别极为严格,绝对不得含混。西方社会也同样,服饰的不同,成为表明不同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
可是,衣服最初的起源,是否就是因为辨别身份的需要,这恐怕是值得考虑的。人类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时期,才产生了阶级,衣服只有到了这时候,才可能产生区别身份的作用。可是,在奴隶社会之前,人类已经有了某种衣服的早期形式,而那时的人是无什么尊卑高下可分的。
更有一种说法,认为衣服起源于人们对美的追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们为了追求美的意境,造成美的效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想到在人身上加上些什么,对人体加以修饰打扮,于是便出现了衣服的形式。《左传·闵公二年》云:“衣,身之章也。”章者,明也。
即通过衣服,把人体打扮得多姿多彩,美丽动人,更为引人注目之意。在衣服起源的种种说法中,这也不失为一家之言。
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朝夕相处的衣服,它的起源究竟出于什么原因,实在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只有在首先满足了物质的需要,具备了生存的基本条件之后,才可能产生某种精神意识上的追求。
如此看来,上述几种观点的第一种说法,似乎较为合乎历史事实,遮羞的观点,爱美的需要或辨别身份的效果都只可能位于挡蔽风雨烈日的功用之后。但是从原始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人类只用一块东西遮羞,不穿其他任何衣服也有相当长一个时期,那么“遮羞说”也是言之成理并持之有据的。而持有第三、四两种意见的人也都振振有词,不无一定道理。
一个民族的服装形式,与该民族的文化渊源、传统观念和心理因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服饰史是文化史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而衣服的起因,是服饰史中一个极为重要而且有趣的问题。上述诸说何为其真?抑或兼而有之?尚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有待于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