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要记住的忠告全集
8933100000104

第104章 与上司相处之道

身为职场中人,细节可谓是影响成功的“魔鬼”。忽视细节的人往往要遭遇到难以估量的损失。对细节的疏忽会使你的形象大打折扣,有人因为不注意细节而失去大笔订单;有人因为细节的疏忽失去晋升的机会;有人甚至丢掉饭碗。

与上司相处是个很微妙的问题。古人有“伴君如伴虎”之说,此话一语道明了与上司相处的那种如履薄冰的感受。职场中人很多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与上司相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火候掌握得好,晋升有望,火候掌握不好,个中的苦楚只能是打掉门牙往肚里吞。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一朝跃上皇帝宝座之后,不少当年的穷哥儿们到京城去找他,希望他能看在昔日哥们的份上,关照点什么。可是,他们都没有从朱元璋那儿捞到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朱元璋最忌讳别人知道他出身贫寒的老底,他生怕别人知道他的过去有损他皇帝的威严。所以,他一律拒绝接待那些进京来访的人。

有一次,一位和朱元璋从小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凤阳赶到南京,几经周折总算进了皇宫。

两人一见面,这位好友当着朝廷文武百官大呼小叫起来:“哎呀,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好威风呀!你还认得我吗?咱俩可是从小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呀,你干那些坏事可都是我替你背的黑锅呀!有一回,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子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还被豆子卡住了嗓子眼,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哩……”

这位朋友还在喋喋不休,朱元璋早已是面红耳赤,恼怒不已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你竟如此这般揭我的老底,今后我这皇帝的脸往哪儿搁?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这个穷哥们杀了。

这位可怜的老乡的结局是对不给领导留面子的人的一种警诫。给领导留足面子,等于给他一个下楼的台阶,此乃聪明人之举。

慈禧太后喜欢看京剧,而且,每看完一场戏后,都要给艺人一点东西。

有一次,慈禧太后去看著名京剧演员杨小楼的戏,散戏后,她把杨小楼叫到面前说:“桌子上的糕点都赏赐给你了,你可以带回家去。”

杨小楼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赐后,跪在地上叩头谢恩。可是,他想要的东西并不是这些糕点,于是便壮着胆子说:“多谢老佛爷的大恩,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敢请老佛爷赏赐奴才点儿别的东西。”

此时,慈禧还沉浸在看戏的兴奋中,心情很好,因而对杨小楼的请求没有发怒,而是温和地问:“你想要什么?”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可不可以赐个‘字’给奴才呢?”

慈禧一听,乐了。马上命人拿来笔墨纸砚,当即挥笔写了一个“福”字。

可是,慈禧这个“福”字被她一不留神多写了一点,“示”字旁写成了“衣”字旁。杨小楼一看,心里着急了,如果拿回去,别人肯定要笑话;如果不拿回去,又犯了欺君之罪。因此一时陷入了两难境地,急得浑身冷汗直冒。

慈禧太后也意识到自己的笔误了,顿时也感到有点难堪。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这时,只见大太监李莲英上前一步,笑着对慈禧太后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多一‘点’呀!”杨小楼也是个很聪明的人,急忙附和李莲英,说:“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此等大的福气奴才怎敢领呢!”慈禧太后正愁下不了台阶,两位这么一说,乐得顺水推舟,说:“好吧,隔天再赐给你吧。”一场尴尬就在笑谈之间化解了。

维护上司的面子不是一件小事,他的老底即使你清楚,也不要当着众人给他揭出来,无论在何种场合;即使他说了错话,你也要采取委婉的话语去纠正,千万不要直来直去,虽然从道理上来讲你纠正他的错误是在帮助他,但并不一定收得到好的效果。

战国时,赵国自恃兵力强于燕国,遂起伐燕之念。当时苏秦在燕国辅佐昭王,为了减少合纵内部的摩擦和实力消耗,共同抵御强秦的武力威胁,苏秦到赵国游说赵王,希望通过和平外交途径解决两国争端。

当苏秦到达赵国时,赵王并不想坦然面对燕赵争端,故而有意避开这一话题,只是礼节性地敷衍:“苏卿远道而来敝国,寡人有失远迎,失礼!失礼!”苏秦看穿了赵王的心事,心中有数,但表面上装作没事一样,只字不提两国争端的话题,也不挑明自己的来意,而顺着赵王的面子,与他寒暄一番。然后,苏秦好似漫不经心地与赵王聊起天来,说:“臣今天来的时候,途经易水河,见一只蚌打开盖正在晒太阳,此时一只鹬上前来啄其肉,蚌急忙合壳而紧紧钳住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日不下雨,你蚌即死矣!’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抽不出来,明天抽不出来,你要变成死鹬了!’两者互不相让。这时,一个渔翁上前连鹬带蚌,一同得之。”

赵王听了这个故事,觉得很有趣,便随口说道:“从来没有听说过苏卿你还懂动物的语言呀!”

苏秦一看火候到了,沉吟一会儿后,严肃地对赵王说:“现在秦国想讨伐燕国,赵、燕两国倘若久以兵戎相见,血流漂杵,恐怕最后让秦国坐收渔翁之利呀。大王三思吧!”赵王一听方才明白苏秦聊天时讲那个故事的用意。赵王思忖片刻后,脱口而出道:“好!从今以后,赵、燕两国没有兵戎相见的时候了,有什么事两国坐到一起来谈判。”

就这样,眼看就要起的战事,因为苏秦巧妙地游说而和平地解决了。

苏秦游说赵国的事例对今天的职场中人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当你遇到上司在某些问题上出现判断上的失误时,你在纠正他的错误的时候,或者在某一重大决策上你要帮助他作正确的决断时,都可以很好地借鉴苏秦善于从侧面打开局面的手法,采取他能够接受的方法,将你的意思委婉地告诉他,使对方平心静气地接受。

与上司相处时,不仅要为上司留面子,而且还一定要注意留点空间给上司。

每个人工作的目的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生活的需求,二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上司也和你一样,也有怕“冷冻”、怕丢工作,怕被“刮胡子”,怕被不信任。上司其实在职场中也和你一样,处处有如履薄冰的感受,只不过他和你怕的心情有所不同罢了。他还要怕他的上司,如果你能力不够,不能胜任工作,他不好向上司交差;如果你做起事来处处功高盖主,他又怕你夺了他的位置,怕管不住你,失去带领其他部属的威信。遇到这种时候,上司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可能要卑鄙地打击你,找你的茬,搁置你的计划,阻断你向上沟通的渠道,甚至恶意地挑拨你与其他同事的关系。总之,一切可能压制你的手法他都要采用。尤其当主管支持他的时候,他给你穿小鞋,挑你的毛病,那简直太容易了。当然。如果你具备比他强的实力,完全可以与他一搏,和他争个高低,为自己的发展争取职位。但你并无取代他的野心而挨他的整,那实在不值。

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得聪明点,注意留点空间给上司,你要留神几个绝招:

(1)时时向上司“请教”

明明你比他懂得多,但你得尊重他的地位,和他讨论某项计划时,请他多多“指教”,使他在心理上有你不如他的宽慰,很多上司都很在乎这一点。

(2)做事留有余地

不要把事情做得太完美。把情做得十全十美是很危险的,这会给你带来祸患。但也不能把事情做得一团糟,如果那样你就得卷起铺盖卷走人。最安全的办法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犯一点小小的“错误”,留一点遗憾让他来纠正,让他来显示他比你更高明。

(3)不要忘记归功于上司

溜须拍马屁有损人格,这种事避开为好。但要注意在一些特别的场合夸耀上司,尤其是在主管领导在场时,这样等于间接地为上司做了公关宣传,他会心里很舒服。切忌目中无人,有了功劳要说“主要是领导有方”。

如果你有很强的能力需要展示一下,一定要注意掌握分寸。比如,你有一套很好的方案需要实施,可以先说服上司认可,而不要动不动就“越级”上报,生怕主管领导不知道你是个人才。

有一个毕业于知名大学的高材生,论才能而言,确实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加上思维敏捷,创意独特,到一家媒体工作期间,他出类拔萃的才能很受人瞩目。随着他影响的扩大,他在单位里的地位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部门主管开始感到不安。由于害怕他取代自己的位置,部门主管采取排挤的手法,压制他,不采纳他的合理化建议。时间一长,两人之间产生了矛盾,二人当中出现了一条看不见的鸿沟。

于是,他干脆采取越级报告的方法,以为这样可以摆脱部门主管的辖制。可是他每每打到上级去的报告都被转回本部门主管手里,“退回原级处理”。这样一来,他与本部门主管的关系彻底破裂了。最后,他只好辞职走人。

交际箴言

与上司相处时,一定要注意留点空间给上司。给领导留足面子,等于给他一个下楼的台阶,此乃聪明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