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要记住的忠告全集
8933100000100

第100章 学会和他人合作互动

在社会生活中,朋友不是拿来看的,不是形式上的需要,而是实际生活中的需要,也就是说,朋友要互相效力,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离群索居,人是要过群体生活的。有一个比喻生动说明了这个关系:每一个人都是葡萄藤上的一根杈枝,其生命完全依赖在主藤上。杈枝什么时候脱离它的主枝,就什么时候萎缩枯干。一簇葡萄之所以味美色香,完全是因为依在葡萄的主枝上,仅靠分枝是无能为力的,如果要把分枝从主枝主剪断下来,那么分枝上的葡萄就要枯萎。

社会交往能增强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的接触面越广,他的知识、道德将愈加长进。一个人大部分的成就往往来自于他人的影响;他人常常在无形之中把希望、鼓励、辅助投射到我们的生命中,没有一个人能在孤身的环境里发挥出他自己的全部能量。

经常同他人合作,一个人就能发现自己新的能力。如果自我封闭,身上潜伏的力量就永远发挥不出来。要想使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就要广泛地结交朋友,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这是一条最有效的渠道。因为良好的人关系可以使你获得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在这些信息的引导下,加以恰当的判断,形成一个完善的认识,并付诸实施,你就会在事业上领先一步。

人际关系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起着独特的作用,在成功人士眼里,良好的合作是人际关系的体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前提。现代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证实,人际关系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力,这种关系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对每个人的发展却至关重要。

首先,朋友之间能互为补充。

尼采是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和生命哲学主要代表之一,认为自然界与社会中的决定力量是意志,历史的进程就是强力意志实现其自身的过程,人生的目的在于发挥强力、“扩张自我”。后来,鼓吹个人全才的尼采晚年精神失常。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行业之间充满残酷的竞争。独木不成林,没有同心协力的拼搏难以取胜。同心协力是一种互为补充的行为,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可以使自己完善起来。没有人是万能的,犯尼采的错误会误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利用自己的才智,借助他人的能力和才干,恰当地选择人才,可以使你拥有更多的合作者,优势互补。

其次,拥有朋友能使人感情融洽。

人是万物之灵长,没有感情的人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友谊,交流感情。成功时,交流成功的经验,分享快乐;失败时,相互倾诉,体味真实的生活,互相分担对方的痛苦,可以使自己和他人尽快走出失败的阴影,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

再者,有了朋友的交往,就能更好地掌握信息交流。

一个人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信息来源,封闭的状态只能使你陷入孤独的窘境。在一个信息化时代的社会,信息闭塞会使一个人彻底陷入失败的境地,因为所有有利于你发展的时机都因为信息的闭塞而贻误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你掌握各种信息,掌握了信息就等于掌握了市场,掌握了成功的可能。

人际关系如同一张无形的网,以上三点如同这张网上的经线,而与人交际的素质则是这张网上的纬线。与人交际是需要素质的,如果你以一个“马大哈”似的态度去与人交往,结果只有一个:失败。

怎样才能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呢?请你掌握好以下三点:

(1)机智

人际关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如果你在交际场上没有机智的应变能力,你就要吃亏。

一家英国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我国著名作家梁晓声。对方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是好还是坏?”

这是一个十分刁钻的提问。‘文化大革命’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问题,说好,显然不妥当;说不好,也很难说。英国记者提这样的问题,明明是要梁晓声为难。

怎么办?

梁晓声镇定自如,机智地反问对方:“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还是坏呢?”

英国记者忍俊不禁,笑着和梁晓声握手言欢,后来,二人成了好朋友。

可见,机智可以使人巧妙地摆脱困境,从而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广泛的人际基矗每个人都有机智的天赋,只要善于学习,都可以培养挖掘出来。

(2)幽默

可以这么说,一个有幽默感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因为生活中需要欢笑。幽默之于人际关系而言,如同润滑剂的作用,所以幽默是一种使人更具魅力的资源。

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是两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有一次,为了研究如何对待法西斯,两个伟人见面了。他们在一起讨论了对付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详细计划,但在某些利益分配上,各自为本国的利益着想,一时不能达成一致协议,这是一个很伤脑筋的事情。

一天傍晚,罗斯福去拜访丘吉尔,他没有让工作人员禀报,便直接进了入丘吉尔的住处。正好丘吉尔刚刚洗完澡,一丝不挂地走出来与罗斯福面对面地站着,两个人一时都很尴尬。

丘吉尔灵机一动,哈哈大笑着对罗斯福说:“罗斯福总统,我可是向着贵国全面开放,毫无保留啊!”

两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一场难堪的尴尬就这样化解了。后来,双方各自做出适当的让步,从双方的利益出发,很快就达成了协议,从而为法西斯的加速灭亡奠定了基矗

一个有幽默感的人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他的魅力在于,可以在针锋相对的斗争中,以轻松的方式战胜对手。

(3)理解

理解是沟通的桥梁。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通过理解可以弥补这个差距。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学会理解,在理解别人的同时,也获得了别人的理解。理解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能有效地防止人与人之间尖锐的对立,从而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找到事业上的好伙伴、好帮手。

合作可以使一个人有光辉的前景,但前提是必须具备互动的能力,也就是说广泛结交朋友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人际关系如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处理得好可以使你受益很多,处理不好则会使你受到很大的损失。

我国著名作家王蒙总结的21条人际关系准则可供我们借鉴:

(1)不相信那些动辄汇报谁谁谁在骂你的人。

(2)不相信那些一见了你就夸奖歌颂个没完没了的人。

(3)不讨厌那些曾经公开地与你争论、批评你的人。

(4)绝对不布置安排一些人去搜集旁人背后说了你一些什么。

(5)绝对不在公开场合,尤其不能在自己的权力影响范围内,即利用自己的权力或者影响召集一些人大谈旁人说了你什么,那样做等于拆自己的台。

(6)不回答任何对于你个人的人身攻击,只讨论不仅对于你和你的对手,而且对于更多的大众,对于社会和国家,对于某种学理的建设和艺术的创造确有意义的事。

(7)一般不做自我辩护,但可以澄清一些观点,一些选择,一些是非。

(8)一时弄不清楚或一时背了黑锅也没关系。你还是你,他还是他。一个黑锅也背不起的人只能是弱者。

(9)不随便拒绝人,也不随便答应人。不许愿,不吊人家胃口,不在无谓的事情上炫耀自己的实力。

(10)不急于表现自己,也不急于纠正旁人,再听一听,再看一看,再琢磨琢磨。

(11)不在背后议论张长李短。

(12)记住,人际关系永远是双向的,学人者人恒学之,助人者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同理,说人者人恒说之,整人者人恒整之,害人者人恒害之,耍人者人恒耍之,虚伪应付人者人恒虚伪应付之。

(13)绝对不接受煽动,不接受挑拨,绝对不因A的煽动而与B为敌,也不因B的煽动而向A冲去。

(14)在人际关系中永远不考虑从中捞取什么。

(15)永远不要以为任何你接触的人比你傻比你笨比你容易上套。

(16)对某人某事感到意外时,先从好处引导引导,可能他做这件事是为了帮助你,至少客观上对你无损,而千万不要立即以敌意设想旁人。

(17)永远不与任何人包括对你最不友好的人纠缠,你搞你的人际纠纷,我忙我的业务工作。你搞纠纷的结果未必能怎样怎样,我搞业务工作的结果很可能有一些成绩。我的一切成绩都是对你的最好回答,更是对友人的最大安慰。

(18)寻找结合点,契合点,而不是只盯着矛盾分歧。永远安然坦然,心平气和,视分歧为平常,视不同意见的人为现实的诤友或候补级诤友,而不是小气鬼般地一见到意见不一的人就如坐针毡,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19)永远不从个人利害的角度谈论与思考问题,永远不“我、我、我”与人争论。

(20)把人际关系的处理当作一个特殊的课程,从中分析和进一步掌握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社会结构,我们的哲学传统与时尚思潮,我们的逻辑学、科学、文明教养、心理健康等等,这也就是上一条所说的学理化的意思。

(21)可以用足气力去学习、去工作、去写作、去装修房屋,乃至去旅游去赛球去玩儿,但是用在人际关系上,用在回应摩擦上,用在对付攻击上,最多只发三分力,最多发力30秒钟,然后立即回到专心致志地求学与做事状态,再多花一点时间和气力,都是绝对的浪费精力、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交际箴言

社会交往能增强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的接触面越广,他的知识、道德将愈加长进。一个人大部分的成就往往来自于他人的影响;他人常常在无形之中把希望、鼓励、辅助投射到我们的生命中,没有一个人能在孤身的环境里发挥出他自己的全部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