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
8927400000205

第205章 古生物钟是怎样形成的?

很多化石都是地质时代的见证人,在它们的表壁上存在着类似树木年轮的痕迹,可以用来当做计时器。这些化石为什么可以计时呢?古生物钟学家提出了种种学说。

潮汐说:海水中的化学成份(如含盐量)以及压力、光线等海洋的物理条件,都与潮汐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现代的瓣鳃类是生活在潮间带和潮下浅海中的动物,随着一天两次的涨潮,在它的贝壳表面上就留下了生长层。

因为潮汐是受月亮影响的,所以,在珊瑚以及其他化石上留下的每天的条纹,与月亮的潮汐有着直接的关系。

综上所述,潮汐对于海洋生物的生理过程和生活习性有着巨大的影响。

食物供给变化说:动物的进食是有周期性的。实验证明,现代珊瑚也是定时饥饿,定时进食的,推测古代珊瑚亦应如此。

所以,有的科学家们做了更进一步的推断:类似树木“年轮”的痕迹的形成与珊瑚每天进食有直接关系。生育周期说:不论古代或现代珊瑚,都是每一个朔望月繁殖一次。在繁殖期间,珊瑚正常的新陈代谢受到了阻碍,这时候骨骼上的碳酸钙的沉积量急剧地减少,直径收缩,在外观上出现了环沟状的构造。珊瑚过了生育期又恢复了正常。这就是珊瑚出现月增长标志的原因。

内生论与外生论:内生论者认为,某些生物体从遗传上就带有周而复始的循环周期,不受外界的影响(如生育周期说)。外生论则坚持生物之所以能够像上好了弦的钟表,主要原因是因为外来的有节律的刺激信号(如潮汐说和食物供给变化说)。

他们认为:地球的自转,昼夜的交替以及日光、温度等都是生物钟的演奏者。

古生物钟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还有待于科学家积极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