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通史(第七卷)
8926600000017

第17章 电话的发明

在现代社会,电话是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和别人联系,只要拨个电话号码,马上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既快又方便。那么,电话是如何发明的?它的发明者是谁呢?

人们很早以前就想象过远距离通话。许多发明家也有过各种各样的设想,但都没有成功。历史的机遇降落在年轻的贝尔身上。

贝尔1847年生于英国,17岁进入爱西堡大学,主攻语音学。后迁居美国,在波士顿大学教语言学。对于研制电话,莫尔斯发明电报不久,人们对电的作用产生了极强烈的印象,波士顿大学的语音学家贝尔教授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业余时间进行研究,贝尔想,既然电流能够传递电波信号,为什么不能传播音波信号呢?贝尔打算研究电话,为此,他辞去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电话的研制中去。

贝尔自己有限的知识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想来想去,觉得只有请教专家指点。于是,他来到华盛顿,求教于素不相识的老科学家亨利,亨利给了贝尔以极大的鼓励,从而增强了他的信心。一位志同道合的18岁的技师沃森成了他的搭档,有了沃森的合作和帮助,贝尔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火一般的激情,向认定的目标努力奋斗。

电磁铁片的振动膜研制成功了。螺旋线圈的振动簧片,已达到设计要求。讯号共鸣箱也宣告完成了。贝尔和沃森还在波士顿柯特大街109号租下了两间废弃多年的马车棚,把它们改造成了隔音效果非常理想的“听音室”和“喊话室”。

经过两年的研究,无数次地拆装实验,经历了无法统计的挫折失败,两位年轻人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1875年6月2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贝尔和沃森像往常一样重复着讯音共鸣试验,坐在听音室的贝尔,突然听见了放在桌上的模型里传来“咯拉”“咯拉”微弱不清的声响。贝尔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他依靠着自己特殊的语音学家的敏锐听觉,判断出它不是脉冲电流产生的声音,而是从喊话室里传来的声音。

贝尔兴奋地跑到助手的房间来:“我在那个房间里听见了机器的响声。”

“是吗?我在修理机器。”

沃森用自己的手在机器上触了触,果然有一种极微弱的响声。

“就是这个声音,我们听见这个声音了!”

两个人的奋斗,到今天可以听见机器的响声,不论怎样,研究是取得了初步成果。他们继续实验,在现有的仪器前,任凭他们怎样大声喊叫,始终听不清楚声音。两人仔细研究后,认为毛病在金属振动板上,他们废寝忘食地一点点试着磨金属板,一次次实验,声音也一次比一次逐渐清晰起来。

1876年,他们终于制成了第一套传话器和听筒,贝尔还获得了美国专利局的专利证书,这时,贝尔刚刚29岁,沃森仅22岁。

1878年,贝尔和沃森在波士顿和纽约之间首次进行了长途电话实验,两地相距300公里,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一成功是得益于爱迪生的发明的。为了使电话跨越长距离,爱迪生改进了电话的送话器,在其中加大了感应线圈,使电话达到了实用化。这一年,贝尔电话公司正式成立。

由于电话的社会信息传递异常便利,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展,成为各个领域中的必要设施。

最初的电话体积非常大,通话声音也不是很清晰,讲话的人必须大声说话,而且通话距离也不能太远。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越来越先进,功能也越来越多。当我们享受电话带来的方便时,不应该忘记它的发明者——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