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天水相连的玉水寨,还是平静的湖面上映照出的蓝天白云,或是玉龙雪山顶上浓密的云雾上方,只要有心,你就会发现这里由于既没有工业污染又没有汽车污染,所以天蓝得真像是满天的蓝宝石,时而乱云飞渡,时而云彩又像什么人在天上画了几笔,看上去是假的。我是一个最喜欢看天的人,哪怕就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每每只要能穿过密林般耸立的高楼缝隙,看见了灰蓝色的天和云,我总能产生对大自然的一种莫名的欣喜感觉,更何况来到这如诗如画的丽江,走到哪里,每天我都要看看天,生怕错过了欣赏这几乎时时处处都在千变万化的蓝天和白云。在我摄影的照片中,给我留下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几乎所有的照片里的云和蓝天都是不一样的,然而又都是那么诱人的。
第二个深刻印象就是无处不在的从雪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无论你参观任何一个景点,所有的地方都有水。
在束河古镇,所有的古街两旁,在凿刻得整整齐齐的石板之间或者石板下面,雪水哗哗地流着,而且是那样地清凉、清澈、清新。当地人每天一清早都把成筐的啤酒用绳子捆牢,吊在雪水中冰镇,这冰凉的雪水成了天然的冰箱。
束河古镇所有的街上几乎都有“三眼井”,就是街两旁石板下的水用三个大石板分隔成三个区域,据说之所以分成三个部分,就是为了合理使用水源:顺着水的流势,第一个区域是用来淘米的,第二个区域是用来洗菜的,第三个区域是用来洗衣服和杂物的,可见人们在这里井井有条地过日子的历史已经相当悠久了。
再看玉水寨,顾名思义,全是水。玉水寨离雪山最近,成年地流着大量的雪水,束河古镇的水就是从这里流下去的,尤其是费了老劲儿爬到了山顶上,欣赏着壮观的大片向山下流淌着的水域,更是心旷神怡。
尤其让人难忘的就是来到雪山脚下,看到从雪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所形成的宽阔的雪水河,日日夜夜静静地流着,人们在雪水河上修建了大桥,又在河里修建了像梯田一样的大片石阶,供游人们欣赏雪水在石阶上流淌的美妙和壮观。
观音峡和黑龙潭公园的湖水也是从雪山上流下去的,这两个地方的景色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不但平静的水面上能够映出湖岸上亭亭玉立的亭台楼阁和郁郁葱葱的树木,而且由于湖水太静而且清澈,所有的倒影和实物都是清清楚楚地上下对称得一模一样。
第三个印象就是这里的石路。我们在这里走了整整四天,除了梯田和山上,就没有见到一块土地,所有的路都是用各种各样石头铺成的,无论是古城还是古镇,无论是湖边的路还是山间小路,甚至雪水河旁的所有的路,几乎没有一条路不是用石头铺成的,所以到处都很干净,没有丝毫尘土,不仅给丽江增添了古香古色的风格,也给了游客们舒适、清洁的感觉。
丽江,我会在梦中重游故地,魂牵梦绕是我永远的记忆。
天涯共此时
自从姐夫2005年过世以后,姐姐每年秋天都从美国回来探亲,为了让姐姐散心,几乎都是她和我两个人利用这个机会一起旅游几天。
2009年秋天我们决定到桂林旅游,因为决定是自助游,我事先还在网上搜索了关于桂林自助游的信息。正巧小哥、小嫂正在云南旅游,而且他们也没有到过桂林,就约定四个人一起在桂林碰头并旅游几天。我们兄妹总共四人,这次要三个人加上小嫂一起旅游也是很难得的一次机会,我别提多高兴了。
我和姐姐先到达桂林,第一天两个人就乘船游漓江欣赏著名的象鼻山,其实要我看,所谓的象鼻山也就是形似象鼻,而且规模较大而已,真正让我惊叹的是离象鼻山不远的一座小山的悬崖峭壁上,居然盖起了几间庙不像庙,亭子不像亭子的两排房子,好奇心使我的注意力从船开出到开回的全过程中,几乎都在琢磨这个建筑是怎样固定在悬崖上的。
接着我们两个参观了芦笛岩,好大呀,最开阔的地方比北京的国家大剧院还要高大。里边有很多彩灯,把整个溶洞装饰得就像上海霓虹灯闪烁的南京路。里边有很多形状各异的巨石和钟乳石,人们给它们都起了很多好听的名字,细细琢磨,还真恰如其分。
当天下午小哥小嫂和我们在汽车站见了面,晚上就乘船参观了“两江四湖”。乘船沿着湖与河,能够看到岸边全都安装上了排列紧密而且造型很漂亮的灯柱,把周围照得通亮,再加上湖中心较宽的几个地方,搭建了不少独具匠心、形状特异的建筑,而且色彩缤纷、灯火通明,还有几个在岸边搭起的小舞台,有青年人载歌载舞或弹奏古筝。在“两江四湖”中乘船游览,简直就如同水上的灯火晚会一样热闹。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乘大巴前往闻名遐迩的阳朔。快到阳朔时,我们游览了“世外桃源”,这里不但有清波荡漾的水湾,还有绿油油的田园风光,以及零星可见的桂林特有的馒头山,尤其当小船从“燕子窝”的水洞里钻出来之后,水路两旁的竹林里全是高大而浓密的凤尾竹,真气派。紧接着看到水路旁边的亭子里,一群身着原始少数民族服饰的青年载歌载舞,欢迎着远道来的客人,船上的人们也伸出手向他们打招呼表示感谢,宛如刘禹锡的《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来到阳朔已经是吃午饭时间了,我们在饭店里一边吃饭,一边欣赏着窗户对面的“月亮山”。所谓月亮山,就是在一座不高的山上奇特地又有一座小山脊,而这个小山脊的正中央有一个好似月亮的圆圆的大孔,这座小山脊就因此得名“月亮山”。看到此景,我不由得赞叹上天铸造的奇迹,因此这顿饭吃得也格外香。
饭后我们来到阳朔城南,这里有一棵古榕树,远看像一把绿色的巨伞,近看盘根错节,叶茂遮天,树干粗得就像在山东胜利油田见到的石油油罐那么粗,而树冠大得就像一座小树林,据说已有1500年的树龄。这样大的一棵树,不要说亲眼见,就是电影里也从没有见过。
随后,我们乘游船顺漓江而行,途中一边吃着船上的小吃,一边用心观赏着沿途的山水风光,发现阳朔这里才真正是人们称为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因为当游船来到一处,船上的导游让大家自己拿出一张20元的人民币,告诉大家,钱币上的桂林山水就是这个地方,果然不假,完全一样。
晚上,我们带着买好的昂贵门票,走进了《印象刘三姐》的山水演出剧场,刘三姐歌玗坐落在漓江与田家河交汇处。一进入剧场,柔和的聚光探照灯照亮着群山背景,就像泼墨山水画一样迷人,让人产生了误入仙境奇观的感觉。这是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所有的演员都是当地人。整场演出都是在漓江的水面和江岸上,时间是60分钟。一会儿在黑暗的江中出现了电影荧幕;一会儿几十个男青年在江中十几条宽大的红绸之间跳起了捕鱼舞;一会儿江岸的灯光中出现了一群赶着牛的人们;一会儿一条小船上出现了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在一个大月牙上婆娑起舞;最后一场最壮观,上百个全身用小灯泡镶嵌出身体轮廓、身高几乎完全一样的姑娘们,排队隐隐出现在江中,不但巧妙地变换着队形,身上的灯泡还不断地变换着颜色,有时全变白色,有时全变黄色,有时全变蓝色,在昏暗的江面上缓缓地移动,最后渐渐消失在夜幕中,远远看去美轮美奂,编排得天衣无缝。散场时,我们四个人都觉得饱尝眼福,非常满意。
回到我们住的西街,这里是阳朔的市中心,晚上九点多正是最热闹的时候,我们在街上逛街、购物之前,先在酒楼楼上饱餐了一顿,品尝了阳朔特色菜之一的大田螺,从落地窗向外望去,整个繁华的西街购物街尽收眼底。
我和姐姐每次出门旅游都喜欢在旅馆的门厅里多坐一会儿,也许姐姐在美国呆久了,养成了西方人的生活习惯。我和小哥、姐姐逛完街就坐在旅馆门厅的沙发上(小嫂进房间洗澡了),和四个丹麦人聊起了刚才的演出,他们问我们:“为什么这么精彩的演出却很少有人鼓掌?”姐姐说:“可能是观众不了解刘三姐的故事因而不懂得演出内容。”我表示反对,别看小哥不太会说英语,他全听懂了,他就用中文说:“是因为中国人太熟悉张艺谋的大手笔了,不足为奇了。”我赶紧赞同地把他的话翻译给那几个丹麦人,没有想到的是,其中一个人认为我和小哥观点这样一致一定是两口子,我笑着赶紧说这是误会了,呵呵。
第三天,我们又回到了桂林。上午,我们乘出租车来到离桂林26公里的古东瀑布公园,从公园门口到瀑布还要经过一个荫蔽幽静的小山谷,山谷里稀稀松松地生长着北方很少见到的热带植物。走在山谷石板铺的小路上,欣赏着各种各样的热带植物,聆听着布谷鸟美妙的歌声,身边还有美丽的蝴蝶飘来飘去,感到惬意得很。来到瀑布跟前,才发现此瀑布并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但是与众不同的是,瀑布是从两个上下紧连的大石坡飞滚而下,很适合年轻人攀岩,于是人们就在大石坡上凿出了几排坑,还制作了一些铁锔供游人攀岩,当我们坐在一旁休息欣赏瀑布时,的确陆陆续续有成帮结队的年轻人,来这里体验着在瀑布中攀岩的刺激。
司机带我们来到一个湖滨饭店吃午餐,看着眼前这开阔而寂静的湖面,远处的芦苇丛里时不时有水鸟出没,觉得这顿饭还是为欣赏湖中风景而来,所以吃得很满意。饭后下了酒楼才发现,原来这个酒楼就像傣族的竹楼,楼下是一大片空地,有很多娱乐项目:台球、乒乓球、象棋、扑克牌,居然还有几把大摇椅供游人休息,最使我们高兴的是有两个电动自动洗牌麻将桌,我们以前只是听说,从来没有见过,这回一玩就是一个多钟头,终于开了“荤”。
回到市内用过晚餐,我建议到外边坐坐,于是我们来到解放桥下的漓江边。九月漓江夜晚的微风佛面而来,却没有感到丝毫凉意;解放桥上灯火辉煌,江两岸的霓虹灯若隐若现,水面上不但被这些灯光映照得闪耀着五彩缤纷的涟漪,还有两三只竹筏漂在水面上,轻轻摆动着。小哥打开了话匣子,出神入化地讲起了“文革大串联”时,他和几个清华同学初生牛犊不怕虎,在严冬季节过江的惊险经历。我们开始是四个人并排坐着,听到紧张的时候,我居然站到了小哥面前,一边听一边提问题。讲完了他的经历天也不早了,我们应该打道回府了,然而这美妙的漓江夜晚,我们都恋恋不舍,因为明天一早我们就要分手了,我和姐姐回北京,他们两个继续在南方旅游。我们四个都已是花甲之年,这样在一起旅游、同吃同住、久久畅谈的机会今后能否还有是很难预料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后就是不能再有机会重聚首,我们也会天各一方,遥相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