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动物进化史
8924600000006

第6章 海底世界(1)

无脊椎生物时代

寒武纪结束后,地球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开始进入无脊椎生物时代——奥陶纪。

奥陶纪是古生代第二个纪,约始于距今5亿年前,结束于距今4.4亿年前。

在奥陶纪时代,地球上藻类的变化并不大,三叶虫的数量仍居全体生物的首位。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除三叶虫之外的其他无脊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都远远超过了寒武纪,珊瑚、腕足类、腹足类、海百合和鹦鹉螺等无脊椎生物异军崛起,让海底世界变得五彩斑斓。

奥陶纪时期的地球陆地与寒武纪及寒武纪前期基本相似,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依然未出现任何动植物。不过,由于海域中的水生植物不断地进行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含氧量进一步增加,为陆地生物的诞生奠定了更加良好的基础。

在奥陶纪的海域中,最奇异而特殊的类群当属无脊椎动物笔石,主要包括对笔石、叶笔石、四笔石、栅笔石等,全部属于正笔石目的科属。

笔石,千万不可对它顾名思义,它并不是石头,也不是动物,而是一种微小的蠕虫状生物。

笔石与现在的珊瑚虫一样,属于群体生活的生物。但笔石群体远没有珊瑚虫群体大,整个笔石群体仅有5厘米左右。

自奥陶纪早期开始,笔石就已经大量繁殖。这种生物有的固定在海底岩石上,有的在海底陆地匍匐着,有的在海水中游移着,有的漂浮在海面上。

虽然只是同一种生物,但它们姿态万千,构成海域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科学家对古生物的研究中,笔石被列入至关重要的一种。这是因为笔石不仅在地球历史上占据着一个漫长的时期,而且它是逐渐变化的。由此,科学家可以根据笔石的种类判断其他海洋生物化石的年龄。

在奥陶纪早期,与笔石一同崛起的还有苔藓虫,它们演化迅速,属种繁多,包括枝状的尼可逊苔藓虫、围块状的古神苔藓虫、薄层状的变隐苔藓虫和攀苔藓虫。

到了奥陶纪中期,在当今依然倍受瞩目的生物——珊瑚开始大量出现了。此时的珊瑚主要有复体的里亨珊瑚、单体牛角状的四射珊瑚、扭心珊瑚、新疆珊瑚等。虽然这些珊瑚远没有现在的珊瑚靓丽多姿,但已经可以组成小型的礁体,为深邃的海域平添了几分活力。

与笔石和珊瑚虫“平分天下”的生物还有腕足动物,它们演化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在奥陶纪时期出现了大量类群。比如钙质壳类的腕足动物就曾盛极一时,而几丁质壳的无铰类则步入衰亡。

此外,腕足动物中的共凸贝群、小嘴贝群、正形贝群等在奥陶纪均比较常见。共凸贝群贝体较小,其槽、隆已经开始发育,腹壳内具有匙形构造,主要有杨子贝、三房贝、扭月贝等。小嘴贝群两体凸出,发育出了喙部,身体上的饰褶比较粗强,主要有孔嘴贝,小褶窗贝等。正形贝群的贝体类似方形,其饰褶或粗或细,主要有正形贝、德姆贝等。

值得一提的是,奥陶纪的无脊椎动物中的头足类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头足类属于软体动物,有直长形的震旦角石,它们类型繁多、壳体巨大,在浅海中称雄一时,也有鬏卷型的环喇叭角石和欧亚角石。

腹足类在奥陶纪也开始悄然崛起,它们演变显著,很快就产生多种属群,如螺塔低宽的马氏螺和蛇卷螺,螺塔直高的脊旋螺和后纹螺。

三叶虫依旧称霸

不得不说的是,曾经称霸地球海域的三叶虫在奥陶纪依然是霸主,它们进入了繁育高点的时期。

由于这一时期的海域中出现了多种生物,而三叶虫往往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因此三叶虫为了更好地生息繁衍,演变出多种多样的形态。

有的三叶虫头、胸、尾三部分大小基本一致,头和尾均没有明显的装饰,且壳体缓平,如大头虫;有的三叶虫头部比较大,头部的前缘不仅环绕着一条平阔的围边,而且生长着整齐的瘤粒,如隐三瘤虫;有的三叶虫在胸、尾部位生出了用于防卫的尖长针刺,如裂肋虫;

有的三叶虫居然演化出了能够曲成球状的壳体,如隐头虫。

奥陶纪的海洋中约有500多种三叶虫,虽然没有寒武时期的种类多,但在数量上却毫不逊色,这也是今天的三叶虫化石如此普遍的原因之一。此外,三叶虫会定期蜕去外壳,那些被掩埋在海底的三叶虫外壳也常常变成化石。

考古学家在世界各地的海岸岩石中发现了几千种不同的三叶虫,这足以说明三叶虫不愧为曾统领一个时代的生物。在各种三叶虫化石中,有的三叶虫身体上长着长刺,用以抵御其他生物的侵袭,有的三叶虫将眼睛生在长长的触角上,以便埋在泥沙中仍然可以洞察周围的情况,而多数三叶虫在受到其他生物的侵袭时,都可以像今天的犰狳一样,将带壳的身体蜷缩成球状,从而化险为夷。三叶虫的这些形体特征,为它能够更好地生存提供了保障。

然而,尽管三叶虫曾一度在地球的海域中称霸,但最终还是灭绝了。这是为什么呢?考古学家发现很多三叶虫化石上都保留着被某种生物咬过的痕迹,经研究推测,可能是无颌鱼类的兴起导致了三叶虫灭绝。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生物界的规律。三叶虫的灭绝,说明地球的海域中出现了其他新兴的生物。的确是这样,在奥陶纪时期,出现了千奇百怪的生物物种,它们是现代动物的最早祖先。

奥陶纪的生物类群

接下来总结一下奥陶纪时期各种生物的面貌。

头足类:身体分头、颈、躯干三部分;有头足,又分腕及触手两种形态,足基部腹面有管状的漏斗,用以排出外套腔内的水。壳体呈圆锥至圆柱形,壳面饰有波状弯曲的横纹。头足类是海洋中最大的食物资源之一,目前尚存的头足类动物有章鱼、乌贼、鹦鹉螺等。

无颌类:与“有颌类”相反,没有上、下颌,头的边缘长着奇怪的骨板,是地球上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无颌类动物是最原始的水生鱼形脊椎动物,通常无偶鳍,内耳只有一个或两个半规管,用鳃呼吸并以鳍作为运动器官,摄食方法是将含有微小动物和沉积物的水吸入口中。目前地球上尚存的无颌类动物已经不多,最突出的代表是南美的萨卡班巴鱼。

说到无颌类动物,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谜团。早在140多年前,考古学家发现了一种牙形石化石,但一直猜不透它是哪种动物的化石。直到1995年,考古学家借助显微镜看到了牙形石的庐山真面。原来,牙形石来自奥陶纪时期没有骨骼和上下颌的鱼形动物。它们的身体多呈细长的圆锥形,有的像是带尖的耙子或梳子,有的像是锯齿状的小棒或凹凸不平的刀刃。

双壳类:因具有大小相等、左右对称的两壳而得名,头部不明显,足呈斧状或具足丝。双壳类是无脊椎动物中生活领域最广的门类之一,现今比较常见的有牡蛎、青蛤、河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