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FBI教你10秒钟读懂面部微表情
8920100000029

第29章 这样提建议最有效

我们学习和运用微表情,一方面是希望知道对方想什么,一方面是如何在这个基础上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让对方听自己的,这不光要靠微表情,还要结合一些心理技巧。

谨慎使用否定的表情和词语

要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就要少用否定的表情和词语。正如在介绍愤怒情绪时所说的,否定的态度最容易引发愤怒,不管是“你不行”“你行吗”,还是“他啊,他不行”,都会不同程度引起别人的愤怒情绪。人在愤怒的时候会燃起反抗的情绪,也会产生排斥心理,甚至作出冲动的决定。因此,要想自己的想法被人接受,先要减少否定态度,从而制止否定表情的产生。

试想一下,你在跟部门同事商讨一个策划案,你的想法很不错,但不是所有人都赞同。为了让那些不赞同你的人都点头,你使用了错误的方式:“你说我的想法不好,难道你的就好吗?你看看你的策划案,都是些什么?”即便你嘴上不这么说,可心里有这样的想法,于是脸上就会做出轻蔑的表情。千万不要小看这一个表情,就算它再轻微,哪怕只是轻声冷笑,也足以让对方抓狂。对方一旦察觉到你这个表情,就会产生愤怒情绪。如果大家这几天都在为了策划案日夜加班,那么心情本来就烦躁,你的这个表情无疑是个导火索,一场口角之争在所难免。

因此,不要轻易持否定态度,不要轻易流露出否定的神态。不仅如此,也要少用否定的词语,比如“不”、“别”。

看到这样一句话你会怎么想:“不要想那个方案,集中注意力。”

你会先想那个方案具体是什么样的,在不要想的时候已经在想了。人们在对待孩子的时候经常用“不”和“别”,“不要去碰那个东西,那很危险”、“别吃这个,这个很辣”。可孩子偏偏要去碰那个,吃这个,让人非常头疼。其实否定词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后面动作的强调,让人更加注意后面的动作。比如有人对你说“不要想那只红色的猴子”,你一定会想红色的猴子是什么样子的?怎么会有红色的猴子?难道是狒狒或者是猩猩?结果你已经走神了,把注意力放在了“想红色猴子”,而不是前面的“不要”。

曾经有位离婚的男士一直意志消沉,他总是想着自己离婚了,可当心理医生告诉他,你应该想着自己变成单身了,而不是离婚了。从此之后,他的状态好了许多,还认识了其他优秀的女人。

用否定的态度生活是件很累也很容易让人意志消沉的事情,如果你想表达自己,少用否定的语气,直接提出建议更为妥当。所以先不要否定别人的方案,不如多说说自己方案的优势在哪里,这样既能让大家对你的方案有客观认识,也能保证团队的和谐氛围。

抽象地提出建议

如果我们总能准确表达或接收谈话内容,那么交流就不会产生歧义和误解。可惜的是,我们的交流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话听起来是一个意思,反复琢磨就是另外一个意思。而且人们喜欢用一些非量词来表达程度,更让人模棱两可的是没有参照物比较,比如还不错、还行、少许、非常、更好,等等。

你做好了一个方案让领导看,领导说“还行吧”。这个“还行”是什么意思,如果对方不直截了当告诉你,你就必须多加揣测,是“不够好”,还是“就这样吧”。因此当你听到这类用语的时候一定会想追问:“‘还行吧’是指什么?通过还是不通过呢?”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这样模糊、抽象的交流正是一个不错的提建议方式。因为概念模糊,所以对方不得不自动填补一些信息上的缺漏。不妨举个例子来证实一下。

A:你觉得这场晚会办得怎么样?

B:还不错。

A:这还多亏你们来捧场呢,真是谢谢。

B所说的“还不错”就是一个模糊概念,他的真实含义可能有很多种:一、我没有多关注,敷衍一句好了;二、看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三、根本看不下去,但不能伤了你的自尊心,还是鼓励一下。但又不想违心说很棒,所以折中说了句“还不错”;四、在同等程度的晚会里,这场晚会算是精彩。至于A是否考虑到了这么多,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所以这种提建议的方式,有句形象的解释:“这可不是我说的。”

我们有时为了让对方加深对某个建议的印象,会选择故意遗漏一些信息,让对方自己感觉到,这样的效果会比我们直接说出来要好,起码顾及了对方的尊严。像这样:

A:你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

A为人十分执拗,而且自卑,如果别人直截了当对他提出意见,他会感觉对方瞧不起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模糊地提出建议是最好的方式。

B:还行。

这样的说法不会让A产生排斥感,只会让他思考“还行”是什么意思。

A:你的意思是还有改进的地方吗?

B:是的,我认为你可以做得更好。

让对方自己领悟到还有改进的空间,比你直接说出来要好很多。

尽管有时在顾及别人自尊心的情况下要使用模糊的提建议的方式,但这里并不提倡总是用这种方式。它带给人的误解会比正面效用多,而且真诚相待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守则。

有些抽象的话语可是给我们添了不少麻烦。当我们去超市的时候,总是看到一些食品包装上写的:更美味,更好吃。初看上去没什么问题,我们高兴地买了回来。打开一吃,味道一般,甚至还不如其他品牌的同类食物好吃。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这个“更”字上。更美味,更好吃,根本没有提出参照物,是比这个牌子从前的食品好吃,还是比其他牌子的同类食品好吃,我们并不清楚。如果你拿着食品跟商家争论:“你们的食物没有更好吃,比起某某品牌来可差远了。”商家一定会这么回答你:“我们可没说比某某品牌好吃,是你自己那么认为的。”

抽象的话让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理解,而从脑子里冒出来的理解一定是跟自己有关的。我们坚信自己的理解是对的,可事实并非如此。党派在竞选的时候都会提出一些惠民政策来拉高自己的选票,有些党派很务实,有些党派很会利用抽象概念。比如在医疗福利政策方面,某党派就曾说:“你想要什么样的医疗福利体制?没错,那就是我们要给你的。”看上去真让人激动,这是多么体贴公民的一个党派。但事实上该党派已经为将来的执政找好了借口,如果医疗福利制度的确是有所改进,但远远低于人们的期望,该党派会说“这就是我们要给你的,我们没有撒谎”。

因此,有人跟你说“不错”、“还行”的时候,一定要观察对方的微表情,看他到底是在肯定,还是感到为难。

不过在审讯罪犯的时候,抽象的问话方式的确起到了一些作用。比如“我们都知道了,你老实说吧!”此时观察罪犯的微表情,如果是惊恐,就证明他的确是犯下罪行了。

用这招套别人的话也是十分管用的,“我都知道了”,当对着你怀疑有所隐瞒的朋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再配上笃定的神情,朋友一定会有1秒钟的停顿,这代表他很惊讶,没想到你都知道了。一旦出现这个表情,就别犹豫了,他一定是有事情瞒着你。“你还是不想说吗,你要瞒到什么时候”,这样的追问等同于进一步施压,很少有人能承受这样的压力,除非是个城府极深的人。

这里既然提到了“我都知道了”,就必须讨论一下“都”这个词。它也是个模糊了概念的词语,跟“总是”、“从来”有一样的抽象效果。我都知道了,知道了全部,还是知道了80%?这个很难估算。还有“总是”和“从来”,有的人失败过两次,就说自己“总是失败”、“从来都是这么失败”。老师也喜欢用这样的词来评价学生,“总是迟到”、“总是不写作业”、“从来都不好好学习”,可事实上,学生迟到的次数一年只有三次,不写作业的次数屈指可数,不好好学习也只是偶然会走神而已。人们习惯把自己看不惯的行为夸大化,好激起其他人的同感,让道理站到自己这边。

还有一些广告词说“大家都说好”。这个“大家”包括了多少人,100?200?1000?2000?根本只是一个模棱两可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