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说话的魅力
8917100000009

第9章 成事不说3

中国人常说“积阴德”。能够用同样的心,想想别人的处境,忍耐自己的不便与不悦,非但不苛责,还主动减轻对方心情的负担,就是积阴德。

大约在二十年前,我连续好几年利用寒暑假期,从美国飞到中国台湾,为国画大师,也是宋美龄女士的老师黄君璧先生撰写一本《白云堂画论画法》。黄老师是个一丝不苟的人,每张画在分色打样,也就是印出样张之后,他都要亲笔签名,才算过关。稍微有一点不对,他就会退回去重作。

偏偏百密一疏,当整本书都印好装好之后,我拿到,吓一跳,天哪!在封面上把黄大师的黄字,切掉了半个。我当时心想:“完蛋了!非重印不可了。”可是拿给黄老师,他看了一眼,却说:“可以啦!”

我事后有一天,偷偷指着那个地方给黄老师看,我还没开口呢,九十多岁的老先生已经先说了:“印都印好了,还讲什么!”我不能不佩服黄君璧大师,他平常可以很严格地要求,但是碰到状况,他“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已经是我第三章谈“成事不说”,因为它太重要了,不但显示了一个人的成熟,更表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只有对人生看得透的人,以及能够“忍”的人,才可以经常做到“成事不说”。

我年轻的时候气盛,忍不住,像我在给儿子的书里就写过,有一天我打电话叫计程车,对方说马上到,我就站在门口等,眼看我叫的车子从面前疾驶而过,是空车,表示他没认出已经到了我家。隔了好久,才见那车子由另一边开回来。

那司机却一见面就对我撒谎,说他因为堵车所以迟到。其实迟已经迟了,我应该成事不说,但我硬是按捺不住脾气,顶回去:“算了吧!我明明看见你空车从我门前开过,你是不认得路。”

当时,他没吭气,但我相信,他一定很气。

直到年岁渐长,我才比较能成事不说。举个例子,有一天我跟朋友约好了打球,事先订好室内球场,可是我等了二十多分钟,朋友还没到。打电话,他显然正在开车,原来因为下班回家打个盹,睡着了。

我当时一肚子火,但迟了已经迟了,成事不说,硬把火气压下来,用很平和的语气对他说:“别急!别急!我只是担心你,小心开车,慢一点没关系,安全重要。”后来我不止一次听他跟人说,我是最值得交的朋友。我猜,那一次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还有一回,有一位大学系主任,约好到我办公室来谈事。还没到约定的时间,就接到那教授的电话,一直道歉,说因为有一位官员去学校参观,他得接待,恐怕会迟一些。

我立刻说:“没问题,先去好好招呼官员,千万别着急,因为我反正在办公室,有事做,您随时来都可以。”

这位教授是台湾著名的演讲家,据说好几次在演讲时提到我这段事。

你说,当对方焦虑,而且感觉很不好意思的时候,自己稍稍忍耐一下,主动为他缓解情绪,甚至安慰他,不是可能让对方深深感念吗?

对,我们要主动为别人缓解尴尬。

举个例子,今天你把一大笔钱交给朋友,他不好意思数,但是不数又怕少了,他心里一定不安。你可以主动说:“请您千万数数,不是怕我少给你了,而是因为我糊涂,搞不好多给你了,你数数,免得我吃亏。”

他是不是因此可以很顺理成章地数钞票了?又譬如有人迟到,进门直抱歉,很不好意思。你如果会做人,可以说:“没什么,没什么,我们也刚到。”

又或者你开车去接一个人,他临时有事,手忙脚乱地打电话给你,说可能迟几分钟出来。你可以说:“不要急,我正好在车上听一个节目,挺有意思。”或者:“没关系,我在车上看报,今天的报还没看呢!”

于是他心头沉重的大石头一下子轻了。要知道,当你主动为对方开脱,给对方搭台阶的时候,那是体贴,甚至给他的感觉是“恩”。想想,“恩”这个字不是因为你有心吗?你有心,对方一定点滴在心。

相反,譬如你接一个人,他没办法准时出来,你就算不吭气、不怨他,他却可能怨你。一边鸡飞狗跳地赶着化妆、穿衣服,或办理公务,一边在心里暗暗地怨你。因为你给他心理的负担,使他赶,而且可能因为赶而做不好。结果,明明是你等他、你接他、你帮他,他反而怨你,甚至恨你。

中国人常说“积阴德”。能够用同样的心,想想别人的处境,忍耐自己的不便与不悦,非但不苛责,还主动减轻对方心情的负担,就是积阴德。也可以说,这样讲话,是“积口德”,怎能不让听的人温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