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手指点子库
8905600000182

第182章 职场秘点子(10)

在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中,梅兰芳继承和发扬了京剧艺术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一大批为人民大众所欢迎的性格鲜明、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给中华民族戏曲艺术宝库增添了灿烂的光辉。《金山寺》、《断桥》中为追求爱情自由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殊死抗争的白娘子;《打渔杀家》中与父亲并肩战斗英勇复仇的渔家姑娘肖桂英;《宇宙锋》中敢于反抗昏君佞臣的赵艳容;《抗金兵》中的巾帼英雄梁红玉;《穆柯寨》、《穆桂英挂帅》中英勇无畏抗击外侮的穆桂英;《生死恨》中饱受战乱之苦的韩玉娘;《黛玉葬花》、《千金一笑》中为封建礼教所不容的林黛玉和晴雯;以及《西施》中的西施,《霸王别姬》中的虞姬,《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等。梅兰芳塑造的这些艺术形象,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各种美好的道德情操与品行个性:有的豪放英武,有的活泼娇憨,有的温柔敦厚,有的聪明机敏,有的国色天香,有的孤苦伶仃……梅兰芳以这些美的形象美的描绘,给观众以巨大的美的享受。正如国外评论家所说:“他的表演不是在模仿女子,而是在创造中国女性的本质和意象,力求传达中国女性的温柔、含蓄、高雅等特征。”我国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则赞誉他为“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

自信是台阶

充分显示出自己的自信,你就会在社交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人的不自信表现有许多种,当看到一个在各方面都比自己好的人时,既想接触对方,向他学习,又怕对方会拒绝自己;既想和大家一块谈笑,又怕别人对自己的话不在意乃至讨厌;既想在他人面前证明自己的实力,又怕表述不当而被他人耻笑等等,最终只好自己孤单一人地缩在房中。

其实,你完全可以将一切顾虑都抛开,只要你做得不过分,大大方方,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如何干就如何干。不要怕说错做错,敢于面对现实、充满自信,那么你自然会大受欢迎。

有一个朋友字写得非常好,曾获几次大奖,可他就是有些不自信,一旦当着别人面写字,手便止不住地抖。有几次公司举办书画展,非常热闹,大家要他当场露一手,可是这位朋友却脸红脖子粗地拼命拒绝,一个劲地说“写不好”、“不会写”。开始大家还一起起哄劝他写,可是见他怎么都不肯,也只好罢了。只是因此一来,便再也没有人去注意他了,到后来再也没有人说他的字好了。

人应该正视自己,收起心理上的那种胆怯,充分显示出自己的自信,你就会在社交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想吃鱼,就别怕卡脖子;想有所作为,就不能怕失败。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一有机会便尽量使自己抛头露脸,大胆地推销自己,这是所有成功者基本素质。想抓蛇又怕被咬,顾虑重重,羞羞答答,终将一事无成。

一个人放弃了信心。等于放下了手中的武器,而甘认失败。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理想,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理想。

善于倾听

有位经理到大学去招聘职员,他对2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反复核查,从中挑选出三名学生进行最后面试。其中前两位大学生在经理面前夸夸其谈,声称自己的能力如何高、如何强,并提出一大堆的建议和设想。最后这位学生则与他们相反,在面试时,一直耐心倾听经理的见解和要求,很少插嘴,只有当经理询问时,他才很简练地回答。在面试结束时,他委婉地说:

“我将注意您的要求,也非常赞同您的见解。如果我能被录用的话,还望您今后多多予以指导。”三天后,这位善于倾听的大学生接到了录用通知。

当然,在求职就业中,也不能只是被动地倾听,适当时机也要有所表白。但表白不能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主题,而是要以对方为中心,比如“我很同意您提出的要求”,“我能为您公司做些什么”,“我很愿意为您工作”,“我会努力与您合作”,“我很重视您的见解”等等。

一个出身于高干家庭的学生,他到一家普通公司去面试,在介绍自己时说:“我的父亲是高干,但他对我十分严格,家中虽有保姆,但他从来不让保姆给我做我自己能干的活,而让我自己动手做,所以我虽然是在这个环境中长大的,但是什么事情都由自己做,也从不依赖父亲的职权。因此,到你们公司去,你们那儿的活,我都能干……”结果他获得了那份工作。

这位学生在求职时就是根据自己家庭优越于普通家庭的特点,而这特点又很容易引起用人单位的误解,在介绍自己时,尊重对方选择让对方乐于接受的观点,与对方保持观点的一致性和相同点,消除对方疑虑,缩短与对方在心理上造成的差距。

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有耐心的听众,并且把你对他的尊重和诚意表现在脸上。在工作中,最大的错误就是高谈阔论,自我表白,“我”字不离口:“我想担任这个职务,因为我有足够的把握和能力”,“我的设想是……”,“我的需要是……”,他们普遍缺少倾听的耐心,对别人说些什么很少认真地去听,而是只忙于考虑接上来说的话。由于无暇倾听,终使得他们不得要领被别人拒之门外,失去一次次机会而不自知。

扬长避短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里,个人必须随时充实自己,奠定雄厚的实力,否则难以生存下去,只有做一个有干劲的人,才不会被淘汰。首先,书本的知识是基础,想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必须再用自己的理解进行消化吸收才行。

学习并非一定要看许多书,能否由书本的知识中获得启示,得到实践性的智慧,这一点十分重要。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做学问必须懂得实践,这种求知的方式,才是正确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干劲以外,还需要哪种观念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最好的启示。如果只沉迷于学习,却不加以思索者,就难以获得知识。反之,如果只一味地思考,却不用心学习,又会沦为自以为是之徒。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并非指一定的人数,周围的任何人均可包括在内。意思是:对我来说,他们都是我的老师,我从优秀者身上学习优点,而有缺点者正可以做为我反省的提示。

此外,孔子还告诫众人,份内的工作,应尽快地完成;对自己的言论应负责任,尽量避免自我意识过强。这些训示也适合做为现代人的行为指标。由此可见,孔子的学问和理想,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最具实践性的学说了。

《庄子》中记有一则故事:

一日,齐桓公正在书斋看书,在院内工作的车夫轮扁,突然停下工作,进入书斋。

“请问殿下,这本书到底说些什么呢!”轮扁问。

“是一些圣人的言论和训示。”

“那一位圣人现在仍活在世间吗?”

“不,很早以前便去世了。”

“那么书中的话,岂不是如同渣滓一般!”

“你胡说些什么?渣滓,你意敢如此侮辱先圣,你必须说出个理由来,否则必定拿你治罪。

面对怒气冲冲的齐桓公,轮扁坦然回答:“我只是由长久的工作经验中获得这种启示。比如车子的承受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太重也不可太轻,得和车轮的承受力平衡。这个原理说来容易,但实际制作可就有困难了。当初我让我的儿子学习这项技术,至今尚未熟练。所以我虽已70高龄了,仍得自己亲手制造车轴。比如古代伟人的言论,都只是用嘴巴说说而已,国君所读的书,难道不是古人的渣滓么?”现今所谓的技术性秘诀,或经营理论,也许正如轮扁所说的一样吧!

虽然看书是一件有益的事,但如果沉溺于其中,而未付诸实行,这些死知识是毫无意义的。

往脑海里不停地填入繁杂的知识,充其量只是博闻多识的人而已,只有希望获得启发的效果,对知识有所选择,切实付诸实行,这样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才会发生作用。

在交际中,没有知识撑腰,不管你怎么讲道理,对方不会那么轻易地对你信而无疑。知识和“逻辑”相辅相成,彼此的重要性不分轩轾。问题就在于知识的脑筋跟逻辑的脑筋有很大区别,这一点务必认识清楚。知识是靠记忆储存于脑里,需要时它就靠大脑的联想功能把知识从脑里搬运出来。逻辑是井然有序的道理,它可以从搬运出来的知识,再创出新的知识,然后又储存在脑里。

换句话说,记忆只是把知识“藏在仓库里”,逻辑却可以在脑中把知识进行再创作。知识经过逻辑的再创作后,可以更深刻地烙在脑中。

许多人认为,只要把书看得多,那些知识就属于自己,从上面的说明可知,这是一种误会。

只有靠推理、判断,才能把知识完全消化,才能完全把它据为己有。不少人在书架上排满(装饰)了琳琅满目的书,说什么“书香满屋”,认为自己是跟别人迥然有异的知识分子而沾沾自得。可是他们是不是真的把那些书的内容据为己有了呢?真的在自己心灵中造成添血加肉的作用了呢?

有推理、分析这种习惯的人,就大不相同。就算书房中只有一本书,只要那本书的内容,它就可以胜过万卷书成为知识的基石,从中再创新知识,使它真正地属于己有。这种人,即使屋中没有充分的书,由于再创了知识,仅仅那一本书的内容,脑筋就够充实了。

逻辑能力是上天赐给人类的恩典。凭此恩典,人类的社会,在各方面比猿猴的社会优越、卓然,其中的差别,简值不能相提并论。临危不乱,或临事而机智应变,最能发挥作用的,还是要靠思考力、推理能力。

想一想,如果终夜不睡地倾力看书,穷其一生究竟能看多少本书呢?当然,您若这么做,可以吸收到数倍于别人的知识,可要知道,如果那些知识不经消化就装进脑袋,想必看后不久就忘得一干二净。要真是这样,看得再多又有何用?

就算那些知识全部给吸收、消化了,世上的知识,浩瀚如海,你消化的知识,又能占它们之中的多少?几万分之一呢?

该知之事何其多,穷我一生能知之事又何其少。人,为这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能不长叹一声?

环绕在我们四周的,是穷其终生也无法尽悉的未知的事物,其广度深度几乎是无限的。

所以与其知道得多,不如明辨该知道的是些什么。

对知识精于整理,善于整理,就等于把容量有限的容器——头脑,利用到了极限。众多学者终其一生专攻一种学问,废寝忘食地发掘知识的新领域。为了某种小小的发现,他们往往要损失其他的知识。

由于付出这种牺牲,有些学者就给封为博士,这不是表示他们成为学识博深的知识分子,而是表示他们是“知识的开拓者”。做为一个人,应该先知道知识是什么,然后,逮住那些原理,从中了解更多的事实。只有如此,才能发生“举一反三”的作用。这个方法,可使我们在别人看完一本书的时候,发挥出等于看完十本书的效果。同样“知一就知十”的意义,若扩而广之,就产生了跟“知十就知百”、“知百就知千”、“知千就知万”的结果。

这样就有可能使人类有限的知识,扩大到无穷无际。

所以说比别人拥有几千倍、几万倍知识的人,完全是靠这种“知一就知十”的作用而来。头脑必须具备比较、分析、推理、判断的机能。人类之所以号称万物之灵,原因正是如此。

所谓知识,只要你有那种求知的想法,看看书,立刻就手到擒来,这种人人能做的事,有什么稀奇?人,足以自豪的应该是抢先知道别人不晓得的事。这就跟登山运动员不惜赌注生死,决意攀登人迹不至的山峰那种心理一样。

登山运动员只有攀登谁都没攀登过的山,才能获得实质的成功。

许多人常对爬山者何以不顾艰难生死,不断向千仞绝壁挑战感到不可思议。如果问他们为什么干出这种看似没有意义的行为,他们就会回答:“因为那里有一座高山,所以非征服它不可。”同样,科学家也会说:“埋头研究看似一无益处的事,是因为对它感到疑问,所以,非把它搞清楚不可。”

因为有了疑问,所以向它挑战,于是真理终被发现。

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他们是“会思考的族类”。随着现代社会贫富的差距日渐拉远到天文数字的同时,头脑的差距也日渐拉远。

我们在学校学习的基础性知识,当然很有必要,但是,说穿了,那一类的知识,只要翻阅每天的报纸也基本上可以具备在身。比这更重要的,应该是学校不会教的、最基础的逻辑性的知识。做为一个人,想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生存下去,万不可失去这种逻辑性的能力。

一个人一旦丧失了这种能力,在任何聚会、任何讨论、议论、论辩的场合,提出任何主张,都将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而目的不能达到的话,你如何卓然有成?更清楚的说,光是拥有静如死水的知识,并不值得骄傲,还说什么拿它傲视众生?一般人认为,有知识的人当然比没有知识的人值得自豪。但是,若只是拥有静如死水的知识,那又跟没有知识的人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