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的智慧
8894700000004

第4章 新管理者时代

管理者类型纷繁复杂,不同的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和领导艺术都不同。然而优秀的管理者总是具有共同的气质和能力。

管理者特质

管理者类型纷繁复杂,不同的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和领导艺术都不同。然而优秀的管理者总是具有共同的气质和能力。领导成功由很多要素组成,但成功领导的版图必然有很多能力和素质拼贴而成:

聆听、理解和沟通能力。管理者惟有聆听,才能了解员工的想法,才能贴近员工,控制整个工作的进程。理解是行动的基础,理解员工,深入他们的心灵才能得到信赖和尊敬,才能打造完美的团体。相互沟通才能清除团队朝同一方向努力的障碍。

训练和教育能力管理者必备的素质是能对员工进行训练。训练包括业务的训练,让员工学习到处理工作事项的知识和能力;另一项培训则是,训练有潜力的员工成为主管。训练员工的领导能力。向员工授予权力。让团队成为一个梯队。让自己离开的时候,团队依然运转顺利。

有远见和清晰目标的管理者应该很清楚自己和企业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如果面临挫折乃至失败,这个目标会给他力量,让他继续支撑下去,让他继续奋斗。如果一个领导人不知道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现这个目标,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决断能力,做为管理者相当大一部分工作是在进行判断和决断。有效的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要有决断力,包括工作分派、人力管理、协调员工等往往必须由管理者作出果断的决定。

充满激情,对生活、对未来,尤其是对事业和工作要充满激情,管理者应该喜欢自己所做的工作,应该喜欢做自己的工作。应该能够调动员工,赋予他们激情。

解决冲突高明的主管知道如何降低部属冲突事件的不利影响,既不会视而不见,更不会反应过度,对不相干的部属发脾气。他会直接将部属找来,找出冲突的原因,或者轮流工作,降低冲突的几率。

集思广益妥善利用员工的智慧,集思广益达成决定,是主管最有利的武器。尤其是影响整个公司的决定,常常需要顾及各部门的需求。有效的主管善于征求员工的意见,再作决定,以免独断独行地决策,让员工不理解,产生抗拒心理。

求知欲和魄力,领导应该有了解一切的意愿,应该尽量多地学习,应该乐于冒险,乐于尝试新的事情。他不应该因为失败而担忧,相反,他应该欢迎失误,应该知道错误和失败可以教会他很多东西。在逆境中学习也是本书一再重复的主题。坦承和成熟思想和行动的诚实、一贯地坚持原则以及基本的身心健康,是坦诚的基础。成熟对一个领导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领导不只是领路或者发号施令那么简单。每个领导都需要学会敬业,善于观察,善于和他人共事。

卓越的管理依赖自己塑造。这种努力和塑造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而且领导的培养和塑造每年都需要几十亿美元的经费。偶然发现的、环境塑造的和完全凭胆识脱颖而出的管理者,比按课程教出来的管理者要多得多。培养管理者的课程只能是教人一些技巧,但个性和远见卓识是教不出来的,也从来没有人试着去培养个性和见识。但是,培养个性和见识正是塑造领导人的最佳办法。领导基本素质并不是指一个人天生的、不能改变的个性。真正的领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在自我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最后实现自我超越。

管理者是挑战者

变化不以人们的爱好而到来。很多人痛恨变革,迷恋在过去的成功和安逸中,抗拒变化。但是,优秀者欢迎改变,主动适应改变,在改变中发展自己。

出色的管理者就应该是变革的迎接者。要成为优秀管理者就意味着自己必须在大多数时间远离安逸稳定的状况。事实证明,这种挑战变革的意志力,是管理者最重要的特质之一。

20世纪80年代,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一蹶不振,艾科卡出任公司的总裁,艾科卡发现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一点复苏的希望都没有。不过,艾科卡决定接受这项挑战。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重新选择人才,建立了一支远离安逸、愿为企业出生入死的队伍。艾科卡终于将奄奄一息的克莱斯勒救活了,使它重新登上世界一流汽车的宝座。

艾科卡获得联邦政府慷慨的贷款,终于使克莱斯勒起死回生。他决定引进迷你厢型车,结果掀起了一场交通工具革命。在艾科卡奋力扭转克莱斯勒的那些年里,在克莱斯勒服务的员工都过着远离安逸的日子,他们心里都有挥不去的阴缠感。可是,艾科卡并不因为这类心理痛楚而停下脚步,他仍然按自己的计划进行改革,艾科卡步步为营,终于用双手把他的组织拖出了死亡线。

容易脱颖而出的管理者是那些愿意在机会降临时勇于迎接挑战的人,他们掌握新知识,了解最新的社会变化,勇敢面对不断涌现新的挑战和各种新问题,他们有勇气、有信心去接受他们,他们锐意改革,决意打破过去。

固步自封不应是管理者所应该有的,管理的方法一定也要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做相应的改革,一味地用以前的成功经验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只会陷入管理的泥淖中。

精通业务:成功管理者的路径一种观点认为,管理者熟悉业务与否并不重要,技术官僚成为一个贬义词。确实,很多成功的管理者并不是相关业务的内行。

但是,即使是非业务专家从事管理工作,成为一个业务精通者也是他们必须的选择。

管理者最好是内行,而且一流的管理者最好是这个领域最有造诣的专家。因为精通业务意味者可以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进行精确的评估,可以让团队里的人信服。管理者精通业务还可以设定有效的目标,控制业务进展,对员工进行激励和鼓舞。一个业务精通的领导者让员工充满信心。

微软公司是这一理念的例子。微软提拔技术骨干担任管理人员,这样做的初衷是鼓励他们继续在技术领域发挥他们的作用。选择管理人员的标准就是他们的技术水平,这种技术水平会使他们一旦被雇用为开发员后,就会逐级晋升,最好的开发员最终将会成为最高级别的管理人员。

微软公司认为,技术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一流的技术才能,召则在微软公司内将无法得到其他员工的尊敬。管理人员不仅应是优秀的程序设计师,还应当是有气质、有勉力的领袖。

在微软,要想成为一位经理或者主管———虽然在本质上经理就是主管———你必须具备两种基本的素质,如果你两者兼而有之,那你就是一个天生的主管:其一,你的技术才能应该超过你的同事或你手下的那批人。其二便是你的领袖气质。

我们不难发现,在第一线管理层的经理人员大多不具备主管才能。但那些在第二线,具备这两种素质的经理人相对来说要多一些……在第三、四层,经理们能把管理工作干得相当好,同时他们的技术才能也十分卓越。

微软公司人事部负责人曾说过:“一些公司总是因事设人,如有了一项事业,招来一批人,再找一个人来管理他们,而我们绝不这样做。我们的做法是因人设事,有一个天才的实干家他创造出一番事业,他自己就是这个事业的管理者,而他的同伴就是他的下属。”

“现在,许多公司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挖掘一支中层管理队伍,通过几年来的经验积累,我们终于发现应当重视并且培养管理才能……”微软的文化传统在于:只要你能做出一番事业,你便是经理。

精通业务的管理者,并不沉醉于业务,但又对业务具有非凡的远见,可以给予员工指导意见。认识自我认识自己是管理者所面临的最艰巨的任务。

如果管理者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知道自己要实现什么目标和为什么要实现这个目标,管理者是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的。认识自我这句镌刻在古希腊戴尔菲城那座神庙里惟一的碑铭,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尼采曾说:“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管理者应该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发挥长处,克服缺点。本尼斯曾经提到过“华伦达因素”,管理者应该具有这种能力。华伦达家族也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高空杂技演员世家。70年代早期,70多岁的卡尔·华伦达说,在他看来,生活如同走钢丝,一切都是机会和挑战,对此人们赞叹不已。他那种专心致志于目标、任务和决策的能力令人钦佩不已。后来的事更加深了本尼斯对沃伦达的认识。几个月以后,在没有安全网的情况下,华伦达在波多黎各的圣约安市的两个高层建筑之间进行高空走钢丝表演时,不幸坠落身亡。他在掉下时手中仍紧紧抓着平衡杆。他曾一再叮嘱他的家庭成员不要把杆扔下,以免砸到下面的人,他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话。后来,华伦达的夫人说,在她丈夫掉下来之际,她生平第一次看到,华伦达将注意力集中在坠落而不是在钢丝行走上。他曾亲自检查了牵引绳,以前他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与坠落前的华伦达一样,人们发现这些领导人似乎从未想过失败。我们所谓的失败,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次失误。

认识自我,熟知自己的技能并能有效地加以利用。认识自我非常重要,缺乏自我认识,领导人和管理者会给组织造成极大的损害。无能的经理就像无能的医生,可能使组织的问题恶化,使组织失去生命力。管理者应如何进行自我设计这是他们事业成功的不可或缺的第一步,因为已经成功的管理者们都是从这里开始迈向成功之路的。

错误的员工理念说“老板永远是对的”,其实老板也有犯错的时候。问题是,许多管理者欠缺自信,以致犯错也不肯承认;有的则是明知自己错了,依然我行我素。最糟的是,有的员工因为害怕被处罚,不肯指正管理者的错误,同时又丧失对管理者的敬意。优秀管理者,能够迅速认错,并且从错误中学习,不会只看到别人的错误,他们知道反省错误发生的原因与效果,比一味责怪他人重要多了。管理者决不能自己欺骗自己,尤其不能撒有关自己的谎,他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优点,而且也要了解自己的缺点、正视自己的短处并积极改进。一个管理者的原始材料就是管理者自己,当他知道自己是一块什么材料、要制造什么,那么他就可以把自己变成有用的产品了。

一位企业管理者说,如果他有什么管理技巧可言的话,那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犯尽可能多的错误,然后增强及时改正的能力。另外一个管理者则说,错误不过是做事的另一种方法。因为这些领导人能从失败中寻找经验和教训,所以,失误是走向成功的起点,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败。古希腊人相信:人要想超越他人,就必须在自我和理念、或感觉和思维之间取得一种完美的平衡关系。自我和理念或感觉和思维都来自对整个世界的了解,都来自“对全部事实的具体研究”,而真正的了解必须通过自身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获得。

约翰·加德纳说过:有才华是一回事,但是成功地发挥才华又是另一回事。那么怎样才能成功地发挥出自身才华呢?毫无疑问,源于成功的自我设计基础上的自我塑造和自我改变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磨炼和提高自己的才能,才能确保自己是一个有创意的、新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