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争留术:用心留才必读的10个经卷
8892700000004

第4章 将国际化人才据为己有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都增强了,造成了世界性的人才短缺以及人才白热化争夺。

比如说,一次大型人才交流会上,有7000多个岗位有国际化人才空缺,对国际化人才需求极其旺盛。从这一点上看,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已经与国际“接轨”了,但是,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才能算是“国际化人才”呢?他们身上又具备了哪些普通人才所不具备的素质呢?一旦聘用他们,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

其实,对“国际化人才”的定义在很多专家的眼里,是既模糊清晰,甚至有人会认为“国际化人才”就是外国人才。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国际化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外国人才、国外华裔人才、华侨人才、定居国外的留学人才等等。同时,它也包括那些有过国外学习背景、具有国际眼光、通晓国际惯例,有着良好跨国文化沟通能力,最起码通晓一门外语及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进入企业以后,会在工作中发挥出强大的能量,为企业做出更多贡献。

说起索尼,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带有“SONY”这四个字母令人激动的电子产品,但是,索尼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独特的人才招聘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

张燕梅现任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但是每个接过其名片的人都会看到“人力资源发展部”几个字,而不是想象中的“人力资源部”。对这个特别之处,张燕梅解释说:“这几个简单的字,见证了索尼人力资源部门发展的历程。”

能够进入索尼工作的人都十分优秀,有这样一句话曾经广为流传:有过在索尼工作背景的人,在今后的求职过程中会比较被看好。因为,其他公司也相信,索尼在选拔人才和培训人才的标准上,是非常严格的。

张燕梅表示,索尼需要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如何吸引、招募国际化人才加盟索尼,是索尼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最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立足于索尼独特的企业文化,张燕梅亲自主持开展了好几项人力资源开发项目,其中的一项就是吸引国际化人才,假如吸引不到,就将本土人才培养成国际化人才。

为此,索尼(中国)每年都在国内知名学府举行校园招聘宣讲会,在经过层层严格筛选之后,一些真正符合索尼公司要求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就会被索尼公司送往日本总部进行学习和工作,让他们在日本学习到更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还帮助他们建立起更为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在逐渐学习的过程中,这些人才都会慢慢具备国际化意识,眼界也变得更加开阔。

这些注入索尼公司的新鲜血液,有的将会继续留在东京发展,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都愿意选择回到国内,成为索尼(中国)公司各个岗位上的生力军。任何一个大型企业都难以避免员工跳槽的事情发生,在竞争激烈的电子产品行业,索尼面临的压力更大。因此,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对此十分恐惧,但张燕梅却有着自己另外的看法:索尼人被人挖走,至少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业界对索尼人才的认可。

索尼这种自成一派的人才观念,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化人才,同时,将自己的本土化人才培养成为国际化人才,更留住了优秀人才的心。

拥有一位优秀的国际化人才是每个企业都梦寐以求的,但是,一个企业要想充分利用全球的人才资源,就必须实行无国籍的人力资源利用。在吸收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注意他国劳动法

每个国家的劳动制度都不一样,在很多国家,使用人事聘用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当地法律可能会要求开在当地的企业雇佣当地人作为自己的管理人员。比如说印度,假如一个企业想要到印度开办子公司等,就必须接受当地人为雇员,或者是中、低层领导等。

——薪酬水平各有不同

因为吸引国际化人才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招聘活动,因此,各国人才之间不仅存在着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且其家庭也在世界不同国家间流动,所以企业要招聘这样一个人才,所需要的费用相当大,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工资水平在不同的国家也有所不同。

——根据自身需要设置选人方案

目前为止,国家化人才的应聘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只是一个发展阶段,而这项政策的完善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企业实施国际化人才战略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需要来设计适合自己的选人方案,这样才能避免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