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人类的奥秘
8892300000007

第7章 人类真正的远祖究竟是谁?

最早的人类到底是由灵长类、海洋生物进化而来,还是由“天外来客”演变而来?直到今天,仍没有一位科学家能证据确凿地肯定或否认任何一种论断,这依然是困扰人类的最大难题之一。

我们是不是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在英国人类学教授利斯特·哈代爵士那儿找到了一种答案。在距今400万年~800万年前这一时期的人类祖先,不是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中。在人类进化史中,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这一阶段在人类身上至今留下许多“痕迹”。这些特征在别的陆地灵长类动物身上都是没有的,而在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身上却同样存在。所以有灵长类动物体表都有浓密的毛发,唯独人类和水兽一样,皮肤裸露;灵长类动物都没有皮下脂肪,而人类却有水兽那样厚厚的皮下脂肪;人类胎儿的胎毛着生位置,明显不同于别的灵长类动物,而与水兽接近;人类泪腺分泌泪液,也是水兽的特征,在灵长类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

根据这些认识,哈代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400万年~8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经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海水分隔了生活在那儿的古猿群,迫使其中的一部分下海生活,进化成为海猿。几百万年以后,海水退却,已经适应水生生活的海猿,重返陆地,它们就是人类的祖先。海猿历经沧桑,在水生生活中进化出两足直立、控制呼吸等本领,为以后的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发展语言交流等重大进化步骤创造了条件。这使得他们“得天独厚”,超越了其他猿类,进化成为地球上最高等的智慧动物。

把不同动物的生理特征进行比较,可看出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在这一方面,人类也与所有的陆生哺乳动物不同,而与水兽相似。人类的潜水本领相当出色,在古代猿人生活的地方,人们发现一种古史前贝冢。这些贝冢都是生活在深海中的种类,要采集到这些贝类,就要掌握屏息潜水本领,这在灵长类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人类是天生的潜水家,他们屏息潜水的时间远远超过其他陆地生物。

通过上述讲解,我们的祖先是不是由海洋生物进化而来的呢?聪明的你自己好好考虑一下吧。

近些年来,一系列发现又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生命天外来源说的热情。人们注意到,地球上的生命尽管种类庞杂,但却具有一个模式,具有相似的细胞结构,都由蛋白质构成活体。

这就使人不能不问,如果生命果真是在地球上由无机物进化而来的,那么为什么不产生多种生命模式。人们还不断地从天外坠落的陨石中发现有起源于星际空间的有机物,其中包括构成地球生命的全部基本要素。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在宇宙的许多地方存在着有机分子云。这使许多人深信,生命绝不仅仅为地球所垄断。一些人还注意到,地球上有些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常周期性地在全球蔓延。而其蔓延周期竟与某些彗星的回归周期吻合。于是这使我们有理由怀疑,会不会有些传染疫苗来自彗星?如果是,那么人是外来客,也是很有可能的了。

解决了一些疑问,新的疑问又让我们走进了古老的人类研究之门。既然人类的祖先与海洋生物相似,那会不会是海豚呢?让我们一同解开“人猿相揖别”之谜吧。

“人猿相揖别”——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这似乎早已成了定论。自从达尔文有了对人类起源的科学定论后,“上帝造人”的神创论遭到致命打击,人猿同祖的观点日益深入人心。

考古学家通过化石分析指出,大约在地质时期的新生代第三纪,由于生态环境的剧变,以及古猿内在身体结构的特点,有一支古猿从森林不定期到地面学会了直立行走,从而迈出了从古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然而,一位叫米高尔·奥登的法国医学家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人类和海豚的亲缘关系超过猿猴,人类的祖先是海豚!”人类体性亲水,猿猴厌恶水,这是一个最明显不过的分水岭;人类婴儿几乎一出生就能游泳,人类的脊柱可以弯曲,适宜水中运动,而猿猴的脊柱是不能后伸的;人类能以含有盐分的泪液表达感情,有趣的是海豚也会流泪;人类喜欢吃鱼、虾与海藻,猿猴却不喜欢。

在人—猿同祖与人—海豚同祖的两种对立的观点之间,人类学家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人类祖先海猿说。在很久以前,陆地上有一批古猿,它们生活在森林中。后来,自然界发生了变化,一场大火烧光了所有树木,古猿失去了生息的地方,于是来到陆地上。他们为了生存,找不到野果,就去海里寻找食物。由于经常下海找食物,渐渐地它们有了潜水的能力。但好景不长,一场地震毁掉了它们生息的家园,它们只好入水为生,久而久之,便形成 了人类学家所研究的始祖海猿。

人猿揖别,多少年来一直为人类自身所热切关注,然而时至今日,它却依然是个未解之谜。看来,人类祖先究竟是猿还是海豚,要留给未来去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