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人类的奥秘
8892300000020

第20章 失落的“天堂”在何方?

1996年,以符·库德里亚夫采夫为首的俄罗斯学者在对照了柏拉图著作《对话集》原文后,提出了最新见解:柏拉图所说的亚特兰蒂斯实际上指的欧洲西南的一块大陆,由于这个词与希腊语“岛屿”单词同音,长年累月,一代又一代的翻译,越来越趋简化,最后把“亚特兰蒂斯”这个词后面还应带上的“陆地”、“半岛”等单词给遗漏了,后人以为这是座岛屿,从而造成了失落的“天堂”的千古之谜。

原来,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中有一段关于神秘的亚特兰蒂斯(意指“天堂”)的精彩描述。说是距今1200余年前,地球上存在过一座亚特兰蒂斯岛,岛上山水秀丽,物产丰富,十个国家的人民和睦相处,创造了独特、辉煌的民族文化,真可谓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其中最大的一个国家,大部分人民都住在一个城里,生活得幸福美满,自由自在,亲密和谐:应服从的服从,该统治的统治,一切都恰到好处。全城分五个行政区,黑、白、红三色的建筑物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市政机构,金顶银墙的寺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看上去一目了然,井井有条。他们生活、劳动,历经十代王朝,长盛不衰,还曾在君王大西的率领下,一举征服过埃及、北非各国,威震四海,显赫一时。然而因为地震和洪水相继发生,这一后来被称为“大西洲”的富庶岛屿竟在一天一夜中沉落海底,无影无踪。从此,亚特兰蒂斯之谜让世人整整猜了2500多年直到今天。

人们争论,究竟有没有过这座岛?一些人以为,有关亚特兰蒂斯的章节,从头到尾统篇皆是柏拉图的杜撰,是他为“理想国”找实例。但更有一些人不这么看,他们从考古学家发掘出的遗址、文物中找根据。于是,一场针对文字本身的考评也从不间断过。亚特兰蒂斯的故事出自柏拉图的先祖克里托之口,他曾按照书本,逐字逐句向晚辈们讲述过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575年间某日,古希腊著名政治家梭伦与一位埃及辩术士在谈话中提起此事,并说是他的祖父(也叫克里托)直接听梭伦说起的。

失落的“天堂”到底在何方?古代和中世纪不乏饶有兴趣、孜孜以求的探索者。有学者提出,该岛存在于大西洋中部,现今的亚速群岛、威德群岛等大概是消失的“天堂”的残留地。但也有人提出,此说源于“亚特兰蒂斯”一词与英语“大西洋”相近,误导人们作出了这样的解释。

1882年,美国学者通过翔实的地貌、人文考证,进一步提出:古埃及和美洲大陆联系紧密,玛雅文明中包括有许多古埃及文化的影子,如金字塔、木乃伊等,正是由于当年有这座岛的存在。自1958年有人在巴哈马群岛附近海域发现海底有各种奇怪的规则状石砌物体,欧洲各国探险家、考古家纷纷前往探究,在海洋深处找到了据说是石墙和台阶类的完整建筑结构物。一时间,亚特兰蒂斯之谜似乎就要大白于天下。但这种假说,到了20世纪60年代,很快被海洋学者所否定。他们认为,这里只是一片高地沉没,是北极川溶解后各海洋水位普遍提高造成的,这显然与柏拉图关于灾难的描述不相符——《对话集》说的是“亚特兰蒂斯和雅典发生战争之后,有过洪水、地震,一天一夜便沉没了”。

天堂位于地中海的克里特岛附近,柏拉图所指的“海克力斯之柱”的对面,即今天的直布罗陀海峡以西。古希腊人称从雅典到克里特岛的一段地方为山崖。现有的克里特岛,曾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万商云集,近悦远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经历了500年的辉煌后,意想不到的天灾毁灭了一切。今天的克里特岛只是亚特兰蒂斯岛的残存部分。

20世纪70年代,法国学者提出疑问:若真是这样,我们将亚特兰蒂斯岛消失的时间和考古学家确定的米诺斯文明衰落的日期相对照,就会发现,该岛沉没和梭伦和埃及辩术士谈话的这段时间竟缩短了10倍,错误的产生莫非是古埃及文100和1000书写时十分相近之故?谁也说不清。

柏拉图在描述亚特兰蒂斯的主要城市时,曾这样说到:整个城市高高矗立于海平面之上,朝海的斜坡十分陡峭,一直延伸到远远的海边,无穷无尽……城市建在一抹平川之上,长和宽都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这十分符合欧洲大陆西部的情况。大致在大不列颠岛和今天的法国西北之间的区域,原来有联成片的大陆,突如其来的地震、洪水使其昼夜之间沉落于海。

柏拉图的“天堂”之谜,看来还要延续下去。它的破译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达,有赖于水下考古、宇航摄影等先进设备来验证人类所做过的种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