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皇权的战争
8889100000017

第17章 南朝与北朝(5)

靠耍这种小聪明,萧绎“读”了许多书。但是,与此相映成趣而又意味深长的是,萧绎并没有像其他学富五车的人那样,赢得人们的普遍尊敬,就连他的亲人对他都很轻视。

在萧绎兄弟相残方兴未艾之时,西魏起兵南下攻梁。西魏大帅常山公于谨对左右说:“萧绎庸懦无谋,多疑少断。”不久,西魏大军攻破江陵,萧绎被俘。城破之前,萧绎到东阁竹殿,命宦官高善宝毁去古今图书14万卷。城破之后,于谨问他为何焚书?萧绎凄凉地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要书何用?因此全部焚毁。”

日后萧绎被杀,梁名存实亡。

四、南陈:陈后主多情丢江山

南陈后主陈叔宝在历史上是一位风流情种,爱美人不爱江山,全无帝王之野心,亡国自在理中。

当初,陈后主曾纳龚、孔二女为贵妃,龚贵妃入宫时带一张姓侍女,年仅10岁,娇小玲珑,后被叔宝看中,纳为贵妃,生下一男孩名陈深。

张贵妃名张丽华,有天生一头七尺长发,色黑如漆,光可照物,并且脸若桃花,肤如凝脂,两池秋水,含情脉脉,深得叔宝宠幸。当年叔宝在承香阁养病,几乎全靠张贵妃一人服侍。

叔宝病愈后又于民间广采美女,得王、李二美人,张、薛二淑媛及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7人,陈叔宝因此更加荒耽酒色,无暇过问政事。所有百官奏事,皆由宦官蔡脱儿、李善度进请,陈叔宝倚在“隐囊”之上,将张贵妃抱坐怀中,共决可否。李蔡二人有不能记述的,即由张贵妃逐条裁答,无所遗漏。

因此,张贵妃得以干预外政,宠幸冠于后庭。宦官近侍无不与她内上连结,纵横不法,卖官鬻爵,贿赂公行。陈叔宝反觉张贵妃精明能干,一应赏罚诏命,皆决于贵妃。贵妃因而更加骄纵,凡大臣有不从己者,必于叔宝面前毁谮。群臣害怕,无不从风谄附,张贵妃之权势因此薰灼四方,使天下人只知有张贵妃,不知有陈叔宝了。

其时形势十分危急,陈叔宝却又见将军萧摩诃之妻年轻美貌,便与之通奸,事为萧摩诃所知,遂无战意。唯鲁广达率军力战,打败隋贺若弼军,杀死200多人。陈军争抢人头,献于建康请功。隋军趁机复出,直冲孔范大营,范部溃走,陈军大乱,萧摩诃也被隋军俘虏。

任忠急入台城,对陈叔宝报称败状,并说:“陛下保重,臣无所用力了。”叔宝大惊,拿出黄金,使任忠出外募人再战。任忠踌躇了一会,说:“陛下只有备舟楫,往就上流诸军,或许可以脱难。臣愿以死奉卫。”叔宝少觉安慰,即令任忠出外准备,自令宫人装束等待。

谁知任忠见大势已去,竟自赴石子岗,投降韩擒虎,引隋军入朱雀门。陈军欲战,任忠挥手斥之说:“老夫尚降,诸君何必多事。”守城将士闻言一哄而走。城内文武而官也皆逃匿。只有袁宪在殿中,尚书令江总带几个人在省中。

贺若弼与鲁广达激战至晚,生擒广达,夜绕北掖门而入,闻韩擒虎已得陈叔宝,即呼令相见。叔宝惶惧异常,汗流浃背,两腿战栗,向若弼拜了两拜。若弼笑说:“小国之君,相当大国之卿,拜也属于常礼。但入朝不失作归命侯,何必这样害怕?”各处陈军尚与隋师力战,后晋王杨广命陈叔宝作书,招谕各地,诸城守将大都闻风解甲。有部分不从者,不久亦被隋军扫平。

先前,陈叔宝派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毅出使于隋,特令袁毅画杨坚像带归。陈叔宝展图观看,大惊失色,说:“我不想再见此人!”现在做了俘虏,也无可奈何,于阳广门拜见隋主。

杨坚先宣诏抚慰,又传敕责其君昏臣佞。叔宝惶恐伏地,不敢答置一词。后来听到杨坚发下赦书,竟舞蹈谢恩,叩拜再三。

过了几日,陈叔宝见隋朝优待有加,便屡次向监守官求一官号。杨坚闻此,脱口说道:“叔宝全无心肝!”又问监守叔宝平日做什么。监守回答:“日夜饮酒,少有醒时。”杨坚又问:“一天能饮多少呢?”监守答说:“与其子弟,一天约饮一石。”杨坚大惊,说:“一石怎么能行,应让他节饮才好。”过了片刻,杨坚又说:“任他去吧,不然叫他如何度日!”

陈后主就这样醉生梦死地度其余生。

五、北朝:血雨腥风皇权路

北朝最早立国的是北魏,后分裂为东西两国,大致沿着今天的山西与陕西两省交界的地方,以自北向南的一段黄河为界。东魏占有黄河以东以及淮水以北的土地,西魏占有黄河以西及秦岭以北的关陇地区。东魏建都邺城,也就是今天河南省临漳县。西魏定都长安,是历代帝王龙兴之地。西魏的力量远不如东魏,就是南朝的梁政权也比西魏强。

北齐是高洋夺东魏政权建立的,是实力最强的;北周是宇文觉夺西魏政权建立的,力量最小。当宇文觉建北周时,南朝梁也被陈国取代。但不久之后,北齐与北周的力量渐渐持平,一方面北齐被南朝的陈国侵吞了淮南一带地区,另一方面北周越过秦岭,掠夺了汉中和四川等地。

由于北朝诸国多为游牧民族,原始落后,因此皇权之争有着更浓厚的血腥味。更为可悲的是西魏末帝元廓,被废之后,连官样的礼仪都没有,既没王号又无府第。寄居在北周大司马宇文护府中,受尽折磨,最后被毒死,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1.胡太后:杀死当皇帝的独生子

胡太后是北魏第七任皇帝元恪的贵妃,太子继位后被尊为皇太后。胡太后野心勃勃,淫荡放浪,最后轻信情夫之言害死亲子元诩,自己也被尔朱荣沉入黄河,落个国破家亡身死的结局。

胡太后名充华,是司徒胡国珍的女儿,据说“出生时,满室红光”,后经相士相面说“此女以后必当大贵”。胡国珍十分宠爱此女,聘请名师从小加以培养。她也聪明伶俐,对于老师教授的知识一学就会。短短几年,琴棋书画,骑马射箭,无一不精。天生丽质,人见人爱,及笄后更是亭亭玉立,在经阳城里没有人不知道胡司徒有一个才貌双全的俏姑娘。王公勋爵纷纷登门求婚,但都被胡国珍婉言谢绝了。

年轻好色的皇帝元恪听说后特地召到宫中,一见果然天姿国色,聪明伶俐,顿生爱慕之情。这时皇宫已经有了一位貌美性妒的高贵妃,把皇帝看得死死的,不允许他和其他妃嫔亲近,胡充华只好暂居别室,等待时机。

一天晚上,窗外送来沙沙的风雨声,胡充华躺在床上想着心事,蒙蒙眬眬将要睡去。忽然宦官悄悄来到她的房间,传她入宫侍寝。

一夕云雨,充华结下珠胎。北魏皇室惯例:“太子册立,生母便被处死。”好心的人劝她悄悄堕胎,充华慨然说:“我纵是一死,也要为皇家生一嗣子,不能为了贪生,断了皇帝宗祧。”十月临盆,果然生下一位皇子。皇帝喜出望外,赐名为诩,立为太子。胡充华不仅没被处死,反因母以子贵被封为贵嫔。

4年之后。元恪重病,药治无效,一命呜呼。儿子继位后,胡贵嫔等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被尊为皇太妃。她找一个机会轻而易举地除掉了高太后,自己一人临朝称制。

秋去冬来,又是一年一度皇家举行大祭的日子。由于皇帝年幼,按礼应该派遣宗室亲王代祭,但胡太后一改旧俗,亲自率王公大臣到太庙祭祖,俨然一副女皇帝的派头,好不威风。

冬去春来,胡太后挈幼帝元诩率领亲信王公到华林园游览,看着华林园花团锦簇,小桥流水,亭台楼榭,胡太后的诗兴大发,随口吟道:“化光造物含气贞”,命元诩续句。元诩乖巧伶俐,续咏道:“恭已无为仰兹英。”太后喜出望外,赞叹道:“七龄幼主,有这样的续句,也算难得了。”群臣也齐声赞扬,拼命奉承。这一天太后过得非常惬意,游览了很久,才尽兴而归。

野心勃勃的胡太后获得了皇帝般的权力后日见腐化,对于朝政也不太留心了。她整日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枝招展。清河王元怿这时已官拜太傅,长得丰神俊朗,风度翩翩。胡太后瞧在眼中,便经常夜间到元怿家中,暗送秋波,但对方却毫无反应。

一天傍晚,宦官急召元怿,元怿匆匆赶到正宫中已是华灯初上。到了大殿一看,并没有太后,只得硬着头皮往寝殿去见。此时太后已支走左右,正在等候元怿。却见太后明眸顾盼,光彩照人,香风微微。胡太后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元怿,对元怿又百般挑逗,令他不得不从。浅红色的窗帘严严地垂下来,房内弥漫着梦一般迷人的气息,两个人携手调笑,终成好事。

胡太后有了相好的之后,生活更加奢纵。对于亲信大臣,她也是恩遇有加,赏赐无度,一掷千金。为了树立自己的名声,她派高僧西去印度求取佛经,还在洛阳城内造了一座永宁寺收藏佛经。寺内有九级浮图(塔)一座,高达千尺,六面有闪闪发光的金顶。

就在胡太后春风得意、专心享受之时,没料到政变突然发生。原来,胡太后称制后,封父亲胡国珍为安定公,兼职侍中;妹妹为新平君,拜女侍中;妹夫义侍也受重用,升为领军将军,负责保卫工作。

亲信元义见元怿得宠超过自己,便暗生恨意,有好几次与元怿发生冲突。巧言利舌的宦官刘腾,讨得太后欢心,官至光初大夫兼侍中,卖官鬻爵,朝野议论纷纷。胡太后反而提升刘腾为卫将军,负责宫廷的保卫工作。元义与刘腾勾结,突然发动了宫廷政变;杀死元怿,幽禁了胡太后。胡太后结束了第一次临朝称制的生活,被软禁在冷宫,由刘腾负责监视,皇帝元诩也不准进见。胡太后暗自伤心,叹息道:“养虎遗患,就是我今天的下场。”

胡太后在冷宫一住就是5年,直到刘腾病死,元义耽酒好色也渐渐放松了警惕,才第二次临朝称制,下诏宣布元义、刘腾的罪行,贬元义为庶人,籍没刘腾的家产。

胡太后二次制称,改元考昌,但她不思改过,更加放纵无度,似乎要将逝去的岁月全部补回来。年届四十的胡太后整日盛装艳抹,和情人欢会。胡国珍的参军郑俨,容仪秀美,太后看上他后,便让他进宫陪宿。胡太后性欲很强,郑俨一人难以周旋,于是郑俨又把徐纥、李神轨引荐给太后。胡太后现在是多多益善,来者不拒,于是三人轮流陪宿,彻夜欢爱。特别是郑俨,容貌颇似元怿,引起太后对往昔岁月的追思,把对元怿的爱全部转移到郑俨身上,对郑俨始终迷恋。郑俨偶尔回家,胡太后都要派人跟去监视,防止郑俨和妻妾亲近。

胡太后复出后,北魏六镇军人起义。少数民族葛荣、杜络因等也纷纷起兵响应。北魏政局危急,胡太后却视而不见。后来皇帝元诩对胡太后行为不满,暗召安北将军尔朱荣入朝“清君侧”。消息传到徐纥、郑俨耳中,两人非常害怕,暗中给胡太后出主意,胡太后轻信情夫之言,下毒害死了儿子元诩。

无限权力能把人变得禽兽不如。在权力斗争中,父亲杀儿子,儿子杀父亲,已不足为奇;而今是母亲杀死亲生之子,而且是独生之子。胡太后毒死亲生之子,不仅凶恶残忍,而且愚不可及,她挖掉了自己生命的根。在中国,妻子和女儿法理上不能继承帝位。

元诩死后。既然已经宣布过生个男孩,男孩当然要继任为下届皇帝,所以胡太后知道无法隐瞒,只好马上再宣布,所谓皇子,本是皇女,而另立元诩的族侄,刚生下来才三个月的元钊当皇帝。这样重大的事件竟如此儿戏,胡太后把政治看得太简单了。

尔朱荣首先发难,一再宣言要追查皇帝元诩的死因,一面不承认胡太后政府,另行拥立元诩的族叔元子攸当皇帝,向洛阳进攻。胡太后派出去迎击的军队反而投降尔朱荣,于是情夫逃走,洛阳陷落,胡太后和婴儿皇帝,被尔朱荣装到竹笼里,投到黄河溺死。距她毒死亲生儿子,只两个月。

2.元善见:做了十六年傀儡后被毒杀

公元532年,尔朱家族被高欢战败。高欢进入洛阳,立元子攸的族侄元修当皇帝。

高欢是汉人,他定居六镇之一的怀朔镇(今绥远固阳),是一个典型的穷苦边民。六镇以鲜卑民族为主,元宏的汉化政策还不能影响到那么远,所以高欢在文化上彻头彻尾是一个鲜卑人,能说流利的鲜卑语。他没有受过教育,事实上他根本不识字,他也在艰苦中训练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英雄人物。对他一手扶植起来的皇帝元修,他尽到最大的礼敬。

不过元修当皇帝时才23岁,性格轻狂浮躁,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处境,极端不满意自己的权力受到限制。跟元子攸一样,他也想恢复皇帝应有的无限权力。于是他和镇守长安(今陕西西安)的大将宇文泰秘密相结。534年,乘高欢远在太原,元修从洛阳出发,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

高欢另立一位亲王之子11岁的元善见当皇帝,因洛阳距长安太近,就把首都迁到邺城(今河南临漳)。北魏帝国遂有两个政府,而各以正统自居。史学家称邺城政府为东魏帝国,称长安政府为西魏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