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荔枝最先的名称叫“离支”,见于公元前2世纪汉朝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
据考究“离支”即是比喻荔枝离开树枝(支)后“一日色变,三日味变”。1世纪后期的《异物志》和3世纪后期的《广志》中又写作“荔支”,“支”或作“枝”解,后来改称荔枝。
荔枝果实成熟时为红色,故还有“丹荔”等名称。
中国荔枝栽培历史悠久,据葛洪(公元281~341年)著的《西京杂记》记载,汉朝初期,南海尉赵佗,曾将荔枝作为贡品向汉高祖刘邦进贡。其后,汉武帝刘彻又于元鼎6年(公元111年)从南越(岭南地区)引种了荔枝百余株到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3世纪初期张勃所写的《吴录》也有“苍梧多荔枝,生山中,人家亦种之”的记载,可见远在公元前3世纪,广东和广西西南部已广种荔枝。但梁家勉认为:广东和广西栽培荔枝,不只开始于公元前二三世纪,可以肯定,由开始知道生产到能够加工包装远运,由简单播种繁殖到育苗繁殖,直至成批苗木北运西安,绝不是短期所能做到的,而是有一段没有文字记载的更悠久的历史过程。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述四川栽培荔枝最早的文献《秦记》所记事实早于公元前316年。因此可以认为,中国荔枝最早栽培年代应在秦、汉以前,即至少在公元3世纪之前。荔枝原产于我国南部。据考证:海南省中南部、广东省西南部、广西东南部和云南的南部至今仍保存着多种类型果实的野生荔枝林现今海南仍可见到主干挺直高大,树高32米,胸高直径194厘米的野生荔杖树。
福建莆田现有古荔“宋家香”,树龄已超过1 250年,树干已空,但仍有生机,并能结果。四川宜宾县现存5株树龄过千年的荔枝树,其中一株树高16米,干围5.6米,冠幅直径40米(为目前所知树冠最大者),1967年株产达1 500千克。荔枝单株产量最高的要属福建龙海县九湖一株号称“荔枝王”的兰竹荔枝,最高年产量达1 750千克。
我国历代果树专著有15部,有关荔枝方面的就占了10部,其中,北宋时代蔡襄所撰的《荔枝谱》(1059年)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一部果树方面的专著。《蔡谱》云:“福州之西舍日水口,地少加寒,已不可殖”,可以说是最早提出了荔枝亚热带果树的生态属性和分布界限;《蔡谱》也首先观察到荔枝花多果少和隔年结果现象,并提出了结果母枝的概念。
如“有间岁生者,谓之歇枝,有仍岁生者,半生、半歇也;春雨之际,傍生新叶,其色红自,六七月时,色已变绿,此明年开花者也,今年使者,明年歇枝也”。荔枝是我国最早的大宗出口创汇果品也可从中得到佐证,“闽粤荔枝食天下,其余被于四夷”,“入京师,外至北戎西夏,其东南舟行新罗,日本、流求、大食之属,莫不爱好,重利以酬之,故商人贩益广,而乡人种益多,一岁之出,不知几千万亿”。另外,从文字记载来看,荔枝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高压繁殖和采用低温及气调贮藏的果树,如《游宦记闻》(张世南,1233年)记述:“廿年来始能用掇树法,取品高枝以肥壤,包以黄泥,封护惟谨,久则生根,锯截移种之,不逾年而实自繁矣”;关于贮藏方面,早在明初朱权《月瞿仙神隐书》就记载“初生荔枝,临熟时摘,入瓮浇蜜浸之,以油纸封固瓮口,勿令渗水,投井中,虽久不损”。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注意到荔枝树体内的贮藏营养有大小年的关系:“每一年多,则一年少,闽中谓之歇枝,广中谓之养树,岁岁丰盈,则树易衰,养之而后经久不坏,子且繁大,盖树自养,非人养也”,这可算作是对果树贮藏营养的概念最早认识。至于品种的选育,最早的记载始见于3世纪郭义恭的《广志》:有“焦核”“春花”“胡偈”“鳖卵”等品种;北宋中期张宗闵在《增城荔枝谱》中著录的荔枝品种已有100个之多;清朝道光6年(公元1826年)吴应逵的《岭南荔枝谱》将广东荔枝品种进行分类归纳为58种,目前许多主要主栽品种,如糯米糍、桂味、妃子笑、三月红、怀枝、黑叶等均有记载。从历史文献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荔枝栽培与实践中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