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山楂种植新技术
8876900000007

第7章 土肥水管理(2)

硼对生殖器官有促进作用。含量最高的部位是花,硼可以刺激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受精过程。硼还能增强树对钙的吸收和利用。促进氮素的吸收,增强光合作用,果树缺硼表现为受精不良,花而不实,还会影响根系的发育和光合作用。但是,假如硼用量过多,也会发生毒害,表现为叶面发皱,叶色发白,叶缘黄化,变褐。

3.铁

铁是叶绿素形成不可缺少的元素,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叶绿体蛋白质的形成,促进呼吸作用。缺铁,会发生叶片黄化或白化。在一些多钙质偏碱性的土壤中的山楂园,黄化率有时高达60%。假如施铁过量则增大了磷的固定,降低了磷的肥效。

4.锌

锌是植物体内碳酸酐酶的成分,能促进碳酸分解过程,与光合、呼吸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运转关系密切。缺锌会使叶片变小、变形,叶脉间出现黄白斑点,细根发育不全。

如含锌过量,会出现幼叶黄化,并产生赤褐色斑点。

5.镁

镁是叶绿素和植酸盐的成分,能促进磷酸酶和葡萄糖转化酶的活化。缺镁,会妨碍叶绿素的形成,使叶片出现网状黄化。单独施钾,则会助长镁的缺乏。假如含镁过量,土壤中的镁/钙比过高时,会影响果树生长。

二、生产山楂绿色和有机食品对肥料的要求

不合理的施肥,除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外,更大的危害是污染环境,给人、畜带来潜在的灾难。肥料对环境的污染,包括对土壤、水质和大气的污染。因此,山楂的施肥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进行。

(一)禁止和限制使用的肥料

生产AA级山楂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时,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禁止使用有害的城市垃圾和污泥,医院的粪便垃圾及含有毒气、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的工业垃圾,禁止使用未经腐熟的动物粪尿及未经腐熟的饼肥。

生产A级山楂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时,允许有限制地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使用化肥时,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氮和无机氮之比为1∶1为宜,大约是饼肥1000千克加尿素20千克,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20天完成。化肥也可以与微生物肥料、有机肥配合施用。一般饼肥1000千克加尿素10千克或磷酸二铵20千克,加微生物肥料60千克,最后一次追肥也必须在收获前30天进行。城市垃圾,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后,才能限量使用,黏性土壤每667平方米年施用量不得超过3000千克,砂性土壤不得超过2000千克。

(二)允许使用的肥料

生产山楂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有四类:一是农家肥,二是绿肥,三是商品有机肥,四是其他有机肥料。

1.农家肥料

农家肥是农家自行积制的各种肥料。

所有农家肥料,原则上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对外地农家肥料,应确认其污染物含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量后,才能使用。

2.绿肥

将植物的绿色部分耕翻入土作肥料者,均称为绿肥。绿肥分为栽培绿肥和野生绿肥。667平方米绿肥,产鲜草一般在1500~2000千克。绿肥营养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

3.商品肥料

(1)商品有机肥:指以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和生物废物等物质为原料,加工制成并已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登记认证及许可生产的商品有机肥料。

(2)腐殖酸类肥料:指泥炭(草炭)、褐煤和风化煤等含有腐殖酸类物质的肥料。

(3)微生物肥料:指用特定的生物菌种,培养生产的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制剂。它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通过特定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改良植物的营养,或产生植物生长激素。根据微生物肥料对改善植物元素的不同,可分为五个类型。一类是根瘤菌肥。能在豆科植物上形成根瘤,可同化空气中的氮肥。有花生、大豆和绿豆根瘤菌剂。二类是固氮菌肥。能在土壤中和很多作物根际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又能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长。有自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剂等。三类是磷细菌肥。能把土壤中难溶解磷转化为作物可以利用的有效磷。有磷细菌、解磷真菌、菌根菌剂等。四类是硅酸盐细菌肥料。能对土壤中的云母、长石等含钾的铝硅酸盐及磷灰石进行分解,释放出钾、磷与其他灰分元素,改良作物的营养条件。有硅酸盐细菌、解钾微生物制剂等。五类是复合微生物肥料。含有两种以上有益的微生物,它们之间互不拮抗,并能提高作物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供应水平,并含有生理活性物质的制剂。

(4)半有机肥料:又称有机复合肥。为有机与无机物质混合或化合制成的肥料。主要包括两个类型。一类是经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加入适量的锌、锰、硼、钼等微量元素制成的肥料。二类是以发酵工业废液干燥物质为原料,配合种植蘑菇或养禽用的废弃混合物制成的肥料。

(5)无机(矿质)肥料:矿质物经物理或化学工业方式制成,养分为无机盐形式的肥料。主要包括五个类型。一类是矿物钾肥和硫酸钾;二类是矿物磷肥,如磷矿粉;三类是煅烧磷酸盐,如钙镁磷肥和脱氟磷肥;四类是石灰石,只限在酸性土壤中使用;五类是粉状硫肥,限在碱性土壤上使用。

(6)叶面肥料:喷施于植物叶片上并能被吸收利用的肥料。叶面肥中不得含有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主要包括两个类型。一类是微量元素肥料,以铜、铁、锰、锌、钼、硼等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为主配制的肥料。在叶面喷肥时,最后一次喷肥时间,必须在收获前20天喷施。二类是植物生长辅助物质肥料。在生产中,可以使用天然有机物提取液或接种有益菌类的发酵液,再配加一些腐殖酸、藻酸、氨基酸、维生素和糖等配制的肥料,作叶面肥料喷施。

(7)其他肥料:包括不含合成添加剂的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的有机副产品和不含防腐剂的鱼渣、牛羊毛废料、骨粉、氨基酸残渣、骨胶残渣、家畜加工废料与糖厂废料等有机物制成的肥料。

三、山楂的施肥时期、施肥量与施肥方法

(一)施肥时期

根据山楂年生长周期中对肥料的需求,山楂丰产园的施肥次数,一般采用“一基、三追、八次喷”的模式。

“一基”是:秋施基肥。时间以根系第三次生长高峰期前30天左右为好。在山东南部地区,为9月上中旬,以土杂肥为主,配施少量氮肥。

“三追”是:第一次于花前10天左右,追施花前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主要作用是补充树体贮备营养的不足,促进枝叶生长、开花坐果和幼果的发育;第二次于7月中下旬追施果实膨大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生长和花芽分化;第三次于8月中旬追施果实增重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主要作用是促进叶片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增加单果重,促进花芽继续分化,并制造尽量多的贮备营养,以满足翌年春季生长发育的需要。

“八次喷”是:从萌动期开始,每隔20天左右,对叶面喷肥一次。每次喷肥,根据山楂生长发育的需要,合理选用喷肥品种。

(二)施肥量

关于施肥的数量,由于园地之间土壤肥力状况的差别较大,因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施肥标准。可是,各地丰产园的实际施肥量还是有重要参照价值的。

(三)施肥方法

1.根际施肥

也称土壤施肥。全园已深翻后,施肥可采用沟施、穴施、放射沟施肥或环状沟施肥。穴与沟的深度为30~50厘米,但应注意每年变换施肥穴、沟的位置。

2.根外追肥

又称叶面喷肥。根外追肥的主要目的,是补充山楂在关键生育期对肥料元素的需要,提高树体的营养水平。根外追肥后,约15分钟至2小时,肥液即可被叶片和枝梢的气孔及表面角质层吸收,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由于在阴天和早晨与晚上,肥液在叶片和枝梢保持湿润的时间,比晴天和中午肥液保持时间相对较长,故根外追肥应选在阴天或晴天的早(10时前)晚(16时以后)进行。又由于叶片背面气孔比正面密度大,故根外追肥重点应喷布在叶背,以增大吸肥量;还由于幼嫩叶片和新梢的角质层和木栓层的组织比老枝干薄,吸肥量大,故根外追肥在新梢生长期实施,效果更为明显。

根外追肥,将肥液与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混喷,可以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其做法是:将配制农药应加入的清水量,当作根外追肥的清水量,加入应该用的药量和肥量,充分溶解,拌均匀。尿素属中性,可与农药混用;磷酸二氢钾可与中性与酸性农药混用,不宜于与碱性农药(如石硫合剂)混用。在使用农药和喷布肥液时,要先细读说明书,弄清可否混用。如不明其酸碱性,则可先做试验,凡混合后发生沉淀为不宜混用,不发生沉淀就表明未发生化学变化,可以混用。

(第五节)合理灌水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水对果树是起着命脉作用的生态因素。是生化介质、光合原料、运输载体、调温良物。肥料的分解,养分的吸收、合成、运转必须在水的参与下,才能进行。

一、山楂需水的特点

水对山楂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影响。山东费县1981年春季遭受严重干旱,无水浇条件的山楂花朵坐果率仅6.5%,而适时灌水的山楂花朵坐果率为34.8%。大金星品种的平均单果重,一年灌水四次者为12.5克,灌水二次者为9.2克,未灌水者仅7.9克。

据河南省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对山楂园的土壤含水率测定,保持山楂树正常生长的土壤含水率,安全范围为9.3%~11.7%,萎蔫范围为7.3%~9.1%,致死范围为5.8%~8.6%。各产区的试验观察证明:年降水量低于700毫米的地区,或虽高于700毫米,但在山楂需水高峰期降水不足的地区,必须进行灌溉。

在山楂的年生长周期中,有三个需水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从萌芽到开花前;第二个高峰期,是从落花后到生理落果前;第三个高峰期,是从果实着色后到采收前。据此,应将灌水与施肥统一运筹,在4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上中旬追肥及施基肥后,应各灌水一次。

具体到一个山楂园是否需要灌水,必须以土壤含水率的测定为依据。除使用仪器测定外,也可用手测法和目测法来判断大体的含水量。取山楂园根系集中分布层土壤,用手紧握土团,挤压时土团不碎裂,说明土壤湿度在安全范围内,此时一般不需灌水。假如手松开后,不能形成土团,或稍微挤压土团即破碎,就说明土壤湿度已经低于安全范围的临界点,需要灌水。

适宜的灌水量,应该是使根系集中分布区内经灌水后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假如用手测法和目测法测定,也就是灌水后取根系分布层土壤用手握紧,指缝处有水挤出,但又不致有滴掉的水珠,土团抛地即散,此种持水状态即为适宜。

二、节水灌溉技术

解决山楂园缺水难题,不外是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开源即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在丰水季节做好水的保蓄工作;节流即采用节水耕作方法和栽培方法,以及采用节水新材料与新技术。

(一)喷灌

利用机械设备把灌溉水喷到空中,像降水一样再落到地面。这种方法具有基本不产生渗漏、节约用水、保持土壤的疏松状态不被破坏、调节小气候、机动性强、节省劳力、工效高等优点。现已被愈来愈多的生产者采用。

(二)滴灌

以水滴或细小水流缓慢地施于果树根域的灌水方法。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水泵、过滤器、输水管(主管、干管和支管)、灌水管(毛管)和滴水器(滴头)。主要优点是:比喷灌省水一半左右,省工方便,适用于各种地貌(山地、丘陵、平原),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效果非常显著,是果园灌溉的发展趋势。

(三)地膜覆盖加穴贮肥水

借鉴山东农业大学束怀瑞教授在苹果园进行的该项试验中的技术,在山楂园中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山东省曹县青堀集镇朱庄村储贵华经营的山楂园,采用了这项技术,与相邻而未采用此项技术的地段比较,5厘米深处地温提高3℃左右,5~10厘米深土壤含水量提高23%,栽植的成活率提高17.4%,进入结果期提前了2年,4年生园的产量为1675千克,比对照高45.8%。

地膜覆盖加穴贮肥水的操作方法是:2月下旬,在距树干20厘米(定植当年)、40厘米(二年生树)、60厘米(三年生树) 处,挖深40厘米、直径为20厘米左右的穴。幼树挖2个穴,盛果期树挖4个穴,分散栽植的大树每2平方米树冠挖1个穴。将用玉米秸秆或其他秸秆捆绑成长30厘米,直径为15厘米的草把,用水或尿水混合液泡透,放入穴内,用土埋过草把5厘米,土层浅薄的园地可将草把斜埋,然后再将地膜覆盖于营养穴上,覆盖面积可大于穴外缘65厘米,每穴用膜0.8~1平方米。盖后适当加土将地膜压住。加土时,要使穴上的地膜成凹形。浇水方法:3月下旬至4月下旬,每10天左右浇水1次。5月上旬至汛期来临之前,水分蒸发较大,6天左右浇水1次。每次每穴浇水4升。根据果树生长发育的需要,可结合浇水,追施化肥。在成龄大树园试验,这一方法比对照园增产36.8%。

(四)贮水袋简易滴灌

贮水袋用0.09~0.1毫米厚的增强薄膜袋,袋径为50厘米,长度视装水量而定。一般每袋贮水200~250升。水袋安装于距树干1米左右处,袋口接两根水管,一根直径为5~6厘米,作补水管和进气管;另一根直径为0.5~0.6厘米,作滴水管。滴水端管口处固定在地下20厘米处,管口处放些卵石或石子,以利于渗水并防止管口阻塞。滴灌器具装好后,覆地膜,盖草。然后向袋内注入洁净的水(根据需要也可溶进各种肥料),装水量为容积的80%,进气管朝上,系在树干上,以利于进气,滴水管上可装一个控制阀,在需要灌水时打开阀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