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印象西部——西藏
8864000000005

第5章 要了解的宗教关键词

转经 藏传佛教中普及面最广的一种特别礼仪,是指信徒围绕寺院、佛塔、佛殿或者神山等,从左向右转一圈或是转几圈、甚至成百上千圈并进行祈祷的一种仪式。信徒们认为,转经可以积累功德,也可以得到佛的佑护。

拉萨转经路一共有三条,这三条转经路形成三个圈,外圈最大,围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和小昭寺转一圈为外圈,藏族人称之为“林廓”。中圈在外圈之内,即围着大昭寺转一周为中圈,中圈也叫“八廓”。在大昭寺内围着供有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的觉康佛殿转一周为内圈,也叫作“囊廓”。

一般来讲,在寺院的转经路上都有金属或木质的玛尼经筒,人们一边走一边拨动这些经筒,这些经筒的表面都刻写着六字真言;经筒的内部有的放着经书,有的放着刻有经文的玛尼石。藏传佛教的教律认为,凡转动玛尼经筒一回,等于将筒内经文诵读一遍,可积累功德。

六字真言 六字真言是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藏音“?嘛呢叭咪?”,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它包含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及金刚部心等内容。“?”,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所谓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暇;“?”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人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藏传佛教把这六字看作经典的根源,主张信徒要循环往复吟诵,才能广积功德,功德圆满,方得解脱。

活佛转世 达赖和班禅两个喇嘛系统均采用独特的活佛转世制度。达赖系统转世制始于三世达赖。班禅系统转世制始于四世班禅。除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外,一些大的寺院也实行活佛转世制度。

藏传佛教认为活佛是永恒的,通过连续不断的“转世”来到世间生活。因此一位活佛圆寂时,就要根据种种“征兆”和“启示”,来确定活佛转世的方向和地点,然后再派人沿着一定方向寻找被认为是活佛化身的“转世灵童”。有时找来的“灵童”不止一个,会出现纠纷和争执,因此清乾隆皇帝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特颁发两个金瓶,一置北京雍和宫,一置拉萨大昭寺。凡在理藩院注册的藏传佛教蒙、藏大活佛,如章嘉呼图克图、哲布尊丹巴、达赖、班禅等转世时,均须将寻得的若干“灵童”的名字写在象牙签上,置于金瓶中,由理藩院尚书在雍和宫或由驻藏大臣在大昭寺监督掣签来确定“灵童”,然后经过“坐床”仪式,便正式成为“转世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