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逆向管理
8863600000072

第72章 技术与效益的矛盾调适

通过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率的方法一是通过节约劳动使单位劳动的产出提高;二是增加产出,使单位劳动的产出提高。在实践中,产出的增加和劳动的节约往往并不一定是同步的。这就需要调适好技术与效益的矛盾。技术的本质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后,通过应用这些规律和获得的知识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所提供的一种方法、手段和工具。技术能够减轻人类的劳动,节约人类的劳动消耗,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这是人类之所以不断地探索自然、追求技术进步的原因。效益则是指人们在从事某一活动之后而取得的成果,这种成果对企业而言就是经济效益。技术对效益的作用是通过提高效率来达到的。效率与效益是不同的,效率是针对某一人类活动的过程而言的,是指提高人类活动有效性的方面。从效益方面来讲,不一定随着技术的提高、效率的提高而提高,但这并不是说技术对效益没有作用。相反,技术也对效益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企业利用技术主要是通过两种类型的创新:一种是产品创新,另一种是过程创新。前者是通过产品的更新来取得效益,后者则是通过提高产品生产过程的效率来提高企业的效益。管理者主要应从这两个方面来处理好技术与效益的矛盾。

1.产品创新与效益的矛盾调适

技术用于企业产品创新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产品的全面更新,二是产品的局部创新。

企业进行产品局部创新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给产品赋予一种新的性能。

第二,给产品一种新的质量水平。

第三,给产品一个新的功能。

第四,给产品一种新颖的外部特征。产品局部创新的目的是延长产品的寿命周期,使产品的使用价值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顾客购买该产品的效用水平,使该产品为企业取得一个满意的利润回报。然而尽管技术与效率的关系总能保持在正相关的范围内,即任何一项有用的技术都可能直接导致效率的提高,但是技术与效益并不总是这样,这是由于两个因素的存在:一是取得技术资源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种代价有时表现为一项技术开发费用的支出,有时表现为取得一项技术所支付的价格费用。如果企业利用不同技术用于争夺同一个产品市场时,技术的相对优势就成为重要的因素。一个企业可能选择一种能提高效率的技术,但并不一定能为企业取得效益,这是因为其他企业可能会采用更具优势的技术,从而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因此,正确处理技术的产品创新与效益的矛盾关系时,一定要考虑这种创新能否提高产品的差别化优势,能否导致企业产品效益的提高,而不能只看技术引起的效率的方面。对于应用新技术进行产品更新型创新的企业,如果这种创新能够同时处理好新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匹配,新产品与成本的关系,那么这种新型的产品将会为企业提供一个全新的成长空间,企业可以通过新产品的营销来取得满意的回报和效益。

2.过程创新与效益的矛盾调适

企业运用高新技术进行生产过程的完善、改进和重建就是企业的过程创新。过程创新的实质是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这种效率的提高表现为企业生产过程消耗的节约、成本的降低。一旦产品创新确定之后,实现这种创新的生产过程效率就直接地影响着产品的效益。效率较高,产品的单位成本就会降低,从而企业利用价格调节购买者心理的效用水平的余地就大,产品的竞争能力就强。

企业进行过程创新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重大的过程创新,另一种是生产过程的优化创新。重大的过程创新一般都是在产品创新从商品化走向产业化阶段发生的,在这一阶段企业要建立起一种能有效地生产新产品的加工程序和方法。这一阶段企业由于生产过程的重大创新可能建立起一种生产流水线或者是自动化的生产线。在建立了基础性的生产过程技术后,企业会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而对生产过程进行局部的完善和改进,从而进入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创新的阶段,这个阶段需要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是,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可能会引起再一次的质的过程创新。比如:以前对某一过程的自动控制技术是建立在电子管和可控硅技术基础之上的,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原来的这种控制系统显得技术陈旧了,尽管对原来的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改进,但仍然解决不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等问题,这时集成电路的发展为建立一种全新有效的系统提供了条件,这种新的系统的建立就是属于重大的过程创新。因此,技术应用于过程创新使企业获得了成本和质量方面的竞争优势。

企业处理好技术与效益的关系问题主要涉及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两方面,产品创新是使企业获得效益的新的增长空间,而过程创新是使企业充分利用新的增长空间,增加效益和利润,是实现成长的重要方面。技术与效益的矛盾运动就是通过这种技术进步在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中的实现来促进企业效益的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