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逆向管理
8863600000070

第70章 统一兼容,创造企业管理的和谐

逆向管理的最大特色就是打破经验主义,以独特的管理方法去创新和发展。创新是企业生机的源泉,是企业的希望。它已成了最有效、最基本的竞争武器。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来创造新的商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创新,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创新不能脱离过去,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脱离和周围事物的联系。在企业的逆向管理中,创新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处理好和方方面面的关系,调适好前后左右的矛盾。创新的目的不是标新,而是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任何一个组织,没有一个兼容和谐的内部关系,其管理是失衡、低效的。达到管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实现管理思想和手段的兼容,是关系到企业管理成败的重要前提。企业管理的类和谐,一是要使管理宗旨、思想要与管理手段、方法协调、和谐,也就是管理手段、方法这些“形式”要服从管理宗旨、思想这一“内容”,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二是在管理思想、手段、方法之间,要尽可能在作用方向上保持一致,互相“兼容”,避免由于作用方向的相左而产生作用力的相互碰撞、抵消。这两方面的和谐,是关系企业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前提。比如:要鼓励企业职工创新、勇于接受挑战性的工作,这一指导思想应该说是很好的。但如果企业在管理制度上不允许有越轨行为,不允许职工在工作中发生差错和失败,甚至对越轨行为、差错、失败要予以惩罚,那么,职工创新精神是不会被激励起来的,他们只能是被动的、驯服的工具。其原因就在于创新行为必然要冲破旧制度,也必然有失败、差错,甚至有多次的失败、差错,要鼓励职工创新,勇于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就必须允许越轨,允许失败。又如:企业要加速资金周转,以提高经济效益,但如果在供销人员的分配制度上,规定其报酬只与推销总额挂钩,那么,供销人员就有可能为取得高额报酬而只管产品推销,不管货款回笼。结果,企业销售产品的资金迟迟收不回来,资金周转反而停滞,甚至会使呆账、死账激增,与企业的初衷背道而驰。

企业管理的每一种政策、制度、激励方法,从其自身分析似乎都是有理、有利的。但是,如果实施起来,就有个与手段、方法相互适应、协调的问题。比如:在企业中实行重奖个别有功的科技人员,意在更大程度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但是,在重奖个别科技人员的同时,更多的科技人员的工作环境得不到改善,分配仍是平均主义,那么,这个“重奖”的管理手段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还得画个问号。弄不好,还会引起广大科技人员的反感、抵触。又比如:企业决定建立现代化的控制系统,以对生产过程实行有效的监控管理,这个决定,似乎也是对的。但如果不对传统的统计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加以改革,企业内部信息反馈滞后,信息人为失真,那么,这个现代化的控制系统就会失灵。

和谐的思想在模糊管理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其功能应用得好,将越加显出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