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逆向管理
8863600000007

第7章 逆向思维在企业中的应用领域

优秀的经营者应该具备逆向思维能力和突破传统观念的勇气,这样才能在常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中抓住机会,拓展市场,使企业兴旺发达。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能将不利条件变为有利条件,将缺点变为潜在动力,出其不意地使自己从劣势变为优势。薄利多销是一般的颇有效的经营之道,可是有时比商品的正常价格高出几十倍乃至几百倍、上千倍的奇特高价却格外招徕顾客,赢得市场,甚至还会产生轰动效应,使生意空前兴旺起来,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厚利多销比薄利多销更具魅力。

经营中的逆向思维就是要克服流向想法,按市场需求的实际,不循常规,反向求异,以异务奇,以奇取胜。

(1)经营目标上的逆向思维

经营需要机遇,机遇特征越明显,追逐的人就越多,追逐的方向和目标就越集中,从而形成一股巨大的“目标流”,这就容易产生“一哄而上”的局面。这反而使成功的难度增大。聪明的企业家则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实力,运用逆向的管理思维,放弃众矢之的第一目标,捕捉伴随而来的第二目标、第三目标。在美国西部掀起淘金热的大潮中,真正找到金子发财的人并不多,多数人则是空手而归。但在这潮流中,有两个年轻人,一个看到淘金现场水源奇缺而去卖凉水;另一个专卖耐磨的牛仔裤,他们都发了大财。

(2)产品开发中的逆向管理

[1]时间反弹。日本瓜农,开始以大瓜的目标把瓜种到很大才出售,结果滞销,后来一反常规,专卖微型西瓜,获得成功。后来又调整种瓜周期,改在淡季销售,结果在市场上仍很畅销。

[2]回归反弹。推出“复古”新产品。在消费市场上,人们往往周期性地产生“怀旧心理”、“崇古心理”,如在现代家具充斥的市场上,仿明清家具也很受人青睐,就是这个道理。

[3]功能反弹。与追求高质量产品相逆,推出质量标准略低的实用、价廉产品。

(2)营销中的逆向管理

瑞士一家表店曾经门庭冷落,很不景气,后来店主贴出告示说,本店有一批手表,走时不很精确,大约24小时慢24秒钟,望君看准选择,广告贴出不久,积压手表即全部销售出去。这种“家丑外扬”法运用逆向管理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诚实”的企业形象,不可谓不“奇”。有个毛纺厂出产一种呢子,没想到质量不过关,呢子面上有许多白色斑点,结果产品积压没有销路。这时厂里的设计人员突发奇想,既然有白色斑点的毛病不易克服,能否将这些斑点由瑕疵变成装饰呢?于是他们在生产中就刻意追求那种效果,将斑点加大,最后生产出一种别具一格的产品,名叫“雪花飘”。“雪花飘”一上市便成为抢手货。厂里的人们称这种经营方式为“歪打正着”。

日本有个大的体育用品公司,也曾采取过违反常规的方案。他们独出心裁,起用外行搞新产品设计,原因是外行头脑没有条条框框,反而更可能想出独创性强的新点子。结果是一位足球教练——不折不扣的外行,经过认真的设计和研究,为这个公司推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运动鞋——散步鞋。这种鞋一投放市场就大受欢迎,甚至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散步风潮。可见,利用逆向思维能使企业管理取得成功的。上述两个例子,一个是将缺点变优点;一个拿外行当内行。逆向管理思维的好处在于,不受常识或常规的束缚,见人所不见之处,异想天开,从而产生新的创意,逆向管理的巧妙运作,常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