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逆向管理
8863600000064

第64章 明确定价目标,熟悉价格类型

逆向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得到最大的利润。而企业产品销售成效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由产品的价格所决定的。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营活动中,价格问题要复杂的多。或者是产品滞销卖不出去;或者是本来可以获得的较大利润却失之交臂。多少企业的产品因价格策略的不同或财源滚滚,或无人问津。价格这一“魔方”实在是太复杂了。薄利未必能多销,价高又何尝一定卖不出去。可见,价格问题也是管理的重大问题,经营者必须慎重考虑,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不可掉以轻心。

管理的目标是效益,不论是常规道理,还是逆向管理,这一目标都是贯穿在经营策略与管理过程的始终。而其它的任何环节如定价原则、价格类型都须围绕这一总目标进行。

1.定价目标

一般说来,定价的目标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达到目标利润率;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稳定该产品的价格。

(1)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在市场经济中,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是所有企业生产经营的总目标,当然也是其价格制定的重要目标。以长期取得最大利润为目标的价格战略,不可能在竞争对手林立或可能出现较多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实现。只有在垄断市场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达到这一目的。

垄断企业的价格战略在理论上将价格定在边际效益和边效费用一致的焦点上,靠这个价格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而且,因为对垄断产品的需求没有选择的余地,垄断企业有意识地压低市场供货的数量,充分利用非价格竞争手段,如服务与广告宣传等,这样就可能以有利的价格来销售自身的产品。在法国波莫瑞香槟酒公司的酒窖里,常年储藏着1500万瓶香槟酒,但每年只拿出600万瓶出售。公司的公关经理一语道破天机,他说:“酒必须在酒窖里存五年。更主要的是,我们有意要保持需大于供,只有这样,名牌香槟才物以稀为贵,才能卖好价钱。我们的酒,常常是法国总统府发传真来订购的。”

(2)达到目标利润率

企业投下一定的资本,并在将来取得一定的利润,二者相除的百分比就是企业的目标利润率。一般来说,企业规定的目标利润率应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如果银行贷款利率是8%,作为企业定价的目标利润率就应该在此之上。

采用目标利润率为价格战略目标时,要考虑下述两个问题:

第一,目标利润率无论从短期考虑还是从长期考虑。期限不同,利润率也不同。即为将来的发展要支付巨额的新产品开发投资、技术研究费、新投资的折旧费及利息,因而要相应地减少短期的收益。因此,要考虑目标利润或目标利润率减少到什么程度。

第二,对老产品调价和对现有工厂设备范围内所生产的新产品定价,都没有什么问题。如须增加新投资生产新产品时,目标利润率究竟是采用与新增投资有直接关系的目标利润率,还是采用原有的目标利润率,两者是不同的。特别是采用后者时,利用老设备而发生的间接费用什么标准分摊,由于情况不一样,其内容也明显不同。

(3)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有些企业的定价目标,是为了保持或增加本企业产品在市场全部同类产品销售中所占的比重。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一方面显示了企业进占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与企业预期目标利润率有关。在美国,企业平均预期目标利润率低于10%,其市场占有率为9%;市场占有率超过40%,其平均预期目标利润率为30%。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带来较高的预期利润率。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销量越大,企业越容易降低单位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当价格竞争构成销售的主要因素时,适当降价可以吸引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不过,这里还需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以维护和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的价格战略仍要使自己能够保持适当的利润水平。商战史上不乏这样的实例,有的企业为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惜血本猛降价格。虽然有可能挤垮了竞争对手,但给自己所带来的只是“无利润的繁荣”,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一旦又有国外企业进占市场,则会使自己的企业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4)稳定价格

大企业往往希望稳定商品价格,而力图避免相互之间发生两败俱伤的价格战。这是因为,在本行业生产销售过程中势均力敌的大企业,任何单方面的价格变动都会引起竞争对手迅速而强烈的反应。譬如,在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几十年殊死的搏杀中,双方的战斗往往都集中于非价格因素的争斗,而对价格战都是小心翼翼予以回避。以稳定价格为目标的定价策略,可以避免对双方都有害而无益的价格大战,这样方可以给企业带来稳定的利润。而且执行稳定的价格政策的企业,又会被其他企业视为行业带头人。

2.价格类型

基本的价格类型有四种,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当然需要对这四种类型的价格有透彻的了解。根据英国经济学教授费兰克·杰夫金斯的研究,这四种价格类型分别是:经济价格、机会价格、心理价格和市场价格。他对这四种价格的内涵作了如下解释:

(1)经济价格

这是生产或提供产品和服务时能赢利的价格。如果低于此价,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就不经济。

这里所说的经济价格不应与经济学家所说的供求价格混淆。供求价格是指价格上涨时,需求则下降;当价格下跌时,需求则扩大。但这要看是什么产品。主要日用品的需求量并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政治家们也已懂得利率只有大涨大落才可能对需求产生影响。因此可以说,经济学家的看法往往过分简单,其理论在实践中并不总是行得通的。

(2)机会价格

机会价格类似机会成本。机会价格涉及人们决定如何使用在满足基本需要后余下来可随便支取的那部分收入。价格可以决定消费者把钱花在哪种产品——常常是哪种奢侈品上。对于收入不同的人来说,奢侈品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对于穷人来说,奢侈品可能是一件新衣,而对于富人来说,则可能是一些款式新颖的时装。而且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奢侈品也会变成必需品。但是,一般来说,机会价格主要针对人们在较昂贵的物品和服务上花销的钱而进行竞争。一个人可以放弃买一辆新汽车的打算,而把这笔钱用于去外国度假。所以汽车制造商和旅游公司会提供互相竞争的价格去赚取消费者的这笔钱。但对穷人来说,可供他们选择的可能是啤酒和香烟。

(3)心理价格

心理价格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价格在表面上可以显得比实际便宜些。例如:99听起来比100少了许多。其二是人们愿意付高价,因为高价格意味着高价值,而低价格意味着低价值。在定价时,应考虑到顾客会有几分钱买几分货的观念。一种产品所以能打开销路,可能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它很贵,如罗尔斯·罗伊斯牌小汽车;反之,一种产品之所以滞销,也许是因为其价格过低。英国史密斯公司生产的手表质量比进口货要好,其滞销的原因就在于价格过低。高昂的价格还具有一种显贵的性质。很少有人喜欢接受众所周知的价格低廉的奖品或礼品。女人常因别人馈赠一瓶“昂贵”的香水而激动。

(4)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是一个人希望为一种物品所付的标准价格。如果所定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就会显得收费过高;如果所定的价格偏低,又可能引起怀疑。所以,重要的是正好提供人们希望支付的那种价格。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理由显得不足的涨价才引起需求量的下降。英国报纸涨价就遇到过这种情况,那时报纸的发行量持续下跌,直到新的价格被人们当作市场价格接受之后才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