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逆向管理
8863600000063

第63章 吃亏能给企业带来效益

日本有一个和松下幸之助并列为“经营双雄”的人——坪内寿夫。在他一生中,收购和重整过150家企业,其中还有不少是大企业。他成功的重要启示之一便是不怕吃亏,先予后取。重整这些即将倒闭或已经倒闭的企业,首先是资金问题。而为了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日本专门制定了《公司更生法》。根据有关条款,坪内寿夫所接手的大多数企业,是可以削掉70—80%的债务的。事实上,这早就有先例可鉴。如日本另一位重整大师早川种三,在重整10多家大型企业时,就采用此法,巧妙地切掉了许多的债务。可坪内寿夫却不这样干,他采取的都是“自主重整”,原来企业所欠的债务,一分钱也不会少。如重整佐世保重工时,总额超过213亿日元的债务,他不仅一分钱不少,而且还早4年全部归还。主要债权人的银行,对它的这种做法自然特别感激。因而后来还出现了银行争先为其贷款的局面。最高时竟达到1000多亿日元。可以说,假如他不是这样能吃得亏,要想如愿地达到这样大的重整量和重整效果,绝不可能。

运用赠送取得经营成功的例子也很多。美国的马可氏威尔牌(Maxwell)咖啡,于1965年至1966年间,在日本举行过三次赠送样品活动。当时采取的赠送法是夹在面包包装内的办法。第一次赠送活动在1965年3月至5月,与日本第一屋制面包公司合作,把咖啡样品夹在1斤装的面包包装内,送出200万份样品,赠送范围是日本全国,这是试探性的举措,获得意外的成功,面包公司和咖啡公司在业务上都有惊人的进步,吸引其他面包公司纷纷请求参加分送样品工作。

马可氏威尔咖啡尝到第一次赠送甜头,于1965年10月至翌年1月,与日本7个地区和7家面包公司合作:东京地区仍由第一屋制面包公司担任,大阪地区有神户屋制面包公司,名古屋地区有敷岛制面包公司,福冈地区有粮友制面包公司,仙台地区有虎屋制面包公司,札幌地区有罗巴面包公司。7个地区共发送出样品600万份,比第一次多了两倍。

第三次赠送样品活动,是在1966年秋季。除了第二次的7家面包公司继续合作外,又增加了3个地区和3家面包公司:静冈地区的惠比寿制面包公司,新鸿地区的郁金香食品公司,福井地区的富士面包工业公司。10个地区共送出咖啡样品1000万份。马可氏威尔咖啡经过3次大规模的赠送样品,效果立竿见影,很快打开了在日本市场的销路,在该市场赢得了销量第一的宝座。

马可氏威尔咖啡决定在日本采取赠送法促销攻势的基本原因有三个:

第一,马可氏威尔咖啡在市场占第二把交椅地位。如果一种牌子的商品在市场上已占第一把交椅的地位,就没有赠送样品的必要。马可氏威尔咖啡在开展赠送活动前,很多日本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牌子咖啡的存在。

第二,马可氏威尔牌咖啡的品质确实已改良,在其他国家市场已获得广泛好评。可惜,日本市场多数的咖啡消费者是其他厂牌咖啡的“忠实惯用者”(rayal user),从不尝试马可氏威尔牌咖啡。

第三,据市场调查的结果,有60%的咖啡饮用者一直习惯于用一个牌子的咖啡,不轻易改变习惯。如果不用赠送样品,他们永远不会掏钱买其他牌子的咖啡尝试的。

鉴于上述原因,马可氏威尔公司作出大胆决策,投下巨额资金进行大规模赠送攻势,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可氏威尔咖啡赠送成功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马可氏威尔咖啡本身品质确实良好,有使消费者一尝即爱的魅力。

第二,选择面包公司配送赠品的媒介,不仅合作者对路,受赠者正是咖啡的消费者。

第三,面包公司为其本身利益,有了免费的赠送品附在自己供应的产品上,无形中增加了竞争能力,故在推广销路上积极配合。

以“赠送法”进行促销,立意是“放长线,钓大鱼”,“吃小亏占大便宜”。一种新产品,它在市场的知名度不高,用户极少,为了打开销路,花钱做广告、印刷宣传资料,乃至免费赠送一些样品,是十分必要的。“先尝后买,方知好歹”,这是一句古老的生意经。所以很多有心计的经营者不惜“挥金如土”,大搞赠送活动。上述的万事发香烟和马可氏威尔咖啡能够获得经营成功,就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

以赠送搞促销活动,绝不能盲目行事,必须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和精心策划,并进行精细的核算比较,如觉得此举有前途,才能行动。“放长线”以图“钓大鱼”,如果有经营者把“长线”放在游泳池里,那必然是徒劳无功,血本无归。“放长线”要放在有“大鱼”的地方,才有“钓大鱼”的可能。所以,采用赠送法促销要注意根据不同产品、不同市场分别慎重使用,其最根本原则是在能赚回钱的市场和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上。